老师伯的一个跪拜,惹的海玉蛟思绪万千,最终海玉蛟决定行使女皇的权利。
见海玉蛟开始行使女皇的权利了,赵以擎和老祖奶相视一笑,似乎他们的目的达到了一样的微笑。
海玉蛟正琢磨两位老人家到底是何许人的时候,师伯赵以擎又问起十娘。
海玉蛟记得很清楚,在她讲述宫廷发生的事的过程中,所有没露过面的人,她用的都是化名。
比如十娘,她对大家说的是小絮,也没提章家的事,只说小絮是海家世交的后代。
当然,十娘出现在京城,进入了皇宫,成为女皇陛下的心腹,这些都不是秘密。
可十娘是传家的功夫,江湖上不该知道她,师伯和老祖奶怎么知道的?
“师伯,小絮就是十娘,王太后的封地在泉州,小絮护送王太后和她的弟弟敬国侯,以及族人去王家的封地。
另外,我大哥海敬护送海家和洪家的家小,去了我大哥海岸的封地幽州。
我已通知我们家和洪家的其他在地方为官的人,让他们把家小分别送去泉州和幽州。让这些为官的人固守原地,保一方平安。”
自从谭老道来到京城,名义上看着像是在帮助海玉蛟,老道也说他和宗青交往甚厚。
老道还经常自诩他是宗青的救命恩人,更是大祥帝国,甚至于天下苍生的救命恩人。
很可惜,这个时候,海云和洪笙已经故去,当时去前线跟着宗青转战南北的小子营的其他人虽然都还健在,可这两百个小王和一百个侯爵,因为联姻的事,早就跟宗青离心离德了。
当时发生了什么?谭老道怎么救的宗青,这些事只能听谭老道的一面之词。
可恶的是,这个谭老道假装豁达,一边到处自诩他所谓的恩德,另一方面当有人问起发生了什么的时候,老道却笑着说不值一提。
“蛟儿姐姐,何业理和宗虎都是崔华的丈夫,在广东的时候,宗虎是大丈夫,何业理是二丈夫,两个人经常共伺一妻,三个人同床共枕……”
“啥?”
十娘的汇报,海玉蛟只觉得头部重重一击,就像谁狠狠的打了她后脑海一下。
二夫共伺一妻?一个王爷,亲王级别的王爷,一个白丁,这样的两个人怎么能共伺一妻?
还有刘贵妃呢?连宗青都头疼的刘贵妃,曾经从宗虎的被窝里赶走了王后,鸠占鹊巢的刘贵妃,怎么能容忍崔华如此骄横?
对呀!
海玉蛟似乎恍然大悟,关于崔华所有的传闻里,一直没有刘贵妃的影子,难道刘贵妃受制于崔华?
而让海玉蛟感觉被重重一击的不是这些,而是宗虎骗了宗青,把他的亲信何业理安排在京城,还负责左右御城,那就是说,左右御城已经归属宗虎了……
“对,蛟儿姐姐,我们已经在宗虎的虎口里了。”
十娘看穿了海玉蛟的心事,也知道京城海玉蛟恐怕待不住了。
“姐,撤吧!京城恐怕我们待不住了。”
海玉蛟看了看自己的肚子,是该走了,可这个小东西怎么办?
海玉蛟有些后悔,后悔自己为什么没早点招兵买马。
现在左右御城的兵力指不上了,御林军只有两万人,大内侍卫三千,禁卫军五千,这点兵力不足以控制局面。
海玉蛟正打算请牛月娥一同去见王太后,想商量一下怎样面对这个局面,就听皇城内锣鼓齐鸣。
海玉蛟知道,这是有人撞通天锣,敲醒王鼓。
通天锣,醒王鼓,都是本朝设定的,还是当年赵金洵研制出来的。
所谓通天锣,是在皇城门内立了两根十八丈高的擎天柱,原木取自原始森林之千年古树,每根擎天柱都要十几个成人连手才能环抱。
两根擎天柱顶端一根横梁,上面吊着一个巨幅的铜锣,据说铜锣放平,可以站上五百个御林军。
有没有那么大不知道,反正是不小。铜锣有多大都不出奇,出奇的是这个铜锣特别厚。
厚到什么程度?
这么说吧,无论狂风骤雨,哪怕是拳头大的冰雹,打在上面,不会出现铜锣音,顶多就像打在金属上的声音,并且不会有回音,更不会有余音。
当年赵金洵把这个铜锣挂出来,何红菱笑了,对着宗祥说:“老七够坏的,来回路过这里,我的拂尘碰到它,吓醒了你的美梦,可就别怪我了。”
还没等宗祥说话,赵金洵笑着对何红菱说:“四姐,你的拂尘能把它弄响,我就当着你的面把它吃下去。”
别看那时何红菱也已年过五十,顽皮劲儿却不减当年,拿过纸笔,当时就立了文书,让赵金洵签字。
赵金洵刚要签字,其他几个兄弟拦住他:“老七,别上当,你四姐那个拂尘,山石都能打得粉碎。”
赵金洵笑着摇了摇头:“二哥,放心吧!我就怕四姐不让咱大哥睡安稳觉,所以才设计了这个锣。”
见他胸有成竹,章鲁生反问何红菱:“四姐,你这个文书不公平。七弟输了他吃铜锣,那你输了咋办?”
赵金洵说不用,我准赢,四姐准输。我不能用四姐准输的事情要她难堪。
何红菱一听,拉倒吧,我也不敲了,也别丢这个人。
说是这么说,何红菱是个什么事都爱研究的人,事后没事就去琢磨这个通天锣,想尽了各种办法,别说是拂尘了,何红菱扛了根滚木都没敲响它。
何红菱又来找老七:“老七,你把那个破锣弄走,它都不响,放在那干嘛?”
赵金洵笑着反问四姐:“不响?四姐,凭你的能耐,一点声音都弄不出来?”
何红菱知道七弟在奚落自己,言外之意说自己老了,就狠狠的瞪着他:“梆梆梆梆梆梆,还没有你睡觉咬牙声音大呢!”
赵金洵告诉她,你别忙,明天就让它响。
何红菱说她要听锣声,赵金洵说保证锣鼓齐鸣。
第二天一大早,何红菱就去了皇城门,抬头一看,是变样了,在对应通天锣的中心的位置,垂直悬起了一根很粗的木头,有点像攻城门用的撞木。
何红菱明白了,恐怕只有锣的中心点才能敲响。可这个撞木吊起来这么老高,谁能够得着?
何红菱喜欢新鲜事物,这个通天锣她惦记好几天了,现在有机会能敲响了,肯定想第一个敲响它。
就见何红菱纵身跃起,一个空翻,在空中来了个倒挂金钩,左脚正踢在撞木上,撞木撞向通天锣,只听得一声巨响,跟着是余音缭绕。
就这一声响,把守城门的士兵震得双耳失聪,眼冒金星。何红菱也没好了,也震得她头晕目眩。
听到巨响,宗祥他们都赶了过来,何红菱揪着赵金洵的脖领子,一个劲儿的你……你……你,我……我……我,不是说不出话,是听不到自己的声音,说不下去话。
其他哥几个问发生什么事了,何红菱听不见,一直揪着赵金洵,狠狠的瞪着他。
宗祥说:“别问她了,问问守门的士兵。”
那几个更完,一个个蹲在地上直哆嗦,问啥都听不见。
这时候赵金洵说话了:“大哥,哥哥们,我四姐把通天锣弄响了。”
听说是通天锣响了,宗祥赶紧找来何红菱的徒弟们,让她们给士兵们看看耳朵,检查下身体。
何红菱的师妹红霞过去拉开师姐,帮她检查耳朵。
“没事,四姐没用全力,给他们做做耳部按摩,在安静的地方休息一会儿就好了。”
听说是通天锣响,宗祥抬头看了看撞木:“阿洵,撞木这么高,谁能够得着?你以为满朝文武都有你四姐那两下子?”
海晟鸿也说:“有那两下子也不行啊,再被震个七窍流血,这东西就不叫通天锣了,应该叫要命锣。”
哥几个正劝赵金洵拆下通天锣,可了不得了,皇城门外来了好多人,多到不知道多少人。
有士兵,有百姓,有文武官员。
不只皇城门外,皇城里的工匠,士兵也都围了过来,都听到巨响了,都不知道咋回事。
宗祥让几位赶过来的将军先去安抚士兵,然后再让士兵帮忙安抚百姓,并告知大家,近期会出告示。
哥六个去看望何红菱,何红菱已经缓了过来:“老弟,姐最佩服你,你是真有两下子。
可是老弟,你那个催命锣没啥用啊!你想过没有?将来哪个老臣敲锣,你再把他震死,那可就成诛杀功臣了!”
章鲁生笑着说:“完了,我四姐震傻了,哪个老臣能有您那个身手?”
见章鲁生也议论她,气的何红菱白了他一眼:“死章鱼,老七肯定还有东西去推动那个撞木!”
赵金洵笑了:“知我者,四姐也!”
赵金洵告诉大家,都别着急,等下午,下午他保证让大家满意。
“小老七儿,我就等你到下午,你要是不能让我满意,你那个破锣你不吃我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