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斯松开了他,忽而又哈哈大笑,腰都快几乎快伸不直。
死了好啊!这样他就不用担心秦国会出现第二个李斯。
秦国有他就够了!
李斯神色平静下来,拭去眼角的泪花,勾唇道,“师兄,请吧!”
他取出药粉,倒在酒中,推至韩非跟前。
韩非垂首,理了理自己凌乱的衣领,轻咳几声,嘴唇没了血色,他抬头看着李斯,缓缓开口,“若师弟还念及我们师兄弟之间的情谊,可否再帮我一个忙。”
李斯眸光闪了闪,“你说。”
“咳咳!随我一同入秦的人,他们是被我所累,不该同我一起命丧于此,若可以的话,烦请师弟替我向秦王求个情,放他们归韩。”
“可以。”
韩非端起那杯毒酒,手微微有些颤抖,他看向窗户外投过来的日光,心中长叹,纵使他心情有万千抱负,如今也只能止步于此了。
“等等——”
急促的脚步声传来,夹杂着高呼声,“等等!等等!”
昌平君喘着粗气跑了进来,见韩非手中正端着毒酒,吓得赶紧夺了过去,砸在地上,慌乱道,“你没喝吧?”
他甚至捏着韩非的下巴,试图掰开他的嘴查看。
韩非神情错愕,不明所以地挣脱开他的束缚。
昌平君见他还有力气挣扎,脸上也没中毒的迹象,长舒一口气,“大王有令,召韩非觐见。”
李斯蹭地一下站起来,眼神带着寒光,质问道,“昌平君,大王为何改变主意?”
昌平君轻咳一声,笑道,“这事我不好解释,等见了大王你们便知晓了,总之韩非子,你现在不用死了!”
韩非并没有想象的那般高兴,秦王即便现在不杀自己,早晚也都是要杀的,现在之所以留他一条性命,怕不是觉得自己还有其他的利用价值。
可他是绝对不可能归顺秦国的。
正阳殿内,嬴政的案几之上赫然摆放着两样东西。
一个是他所熟悉的玉米,另一个体型圆润,外皮呈现绿色的花纹,是被太后称为西瓜的东西。
这西瓜据说还是太后和扶苏他们亲手种的。
太后想用这两样东西换韩非。
嬴政冷哼,自己问她要,她不愿给,现在想问他要人了,倒知道把东西送过来了。
不过种出玉米是大功,问他要个人也并非不可以。
嬴政更好奇的是,太后为何会对韩非突然感兴趣。
信中虽说是要给扶苏找个新老师,可据他所知,扶苏的老师已经有两位了,其中一个魏夫子不就是法家人吗?
韩非虽在法学有极高建树,但仅活跃在贵族阶层,与太后想要兼济天下的理念并不相符,且他不善言辞,性格孤僻,不管怎么看都不会是合格的老师人选。
不过,太后有句话说得很对,人死了,那就再也没有转圜的余地,世上大才甚多,可如韩非这样的人却寥寥无几,现在就杀了的确可惜。
一旁的吕乐,听命把西瓜给切开,看着里面红色的果肉,咽了咽口水,切下一小块,小心放入口中。
一炷香之后。
“大王,此瓜无毒,味甘,汁水充盈,滋味甚妙。”
嬴政看着手里的瓜,咬了一口。
不得不说那人真的很会吃,无论是她烹饪的食物,还是她种的食物,味道都很不错。
嬴政心情甚好。
韩非被带进来的时候,见秦王唇角上扬的模样,又惊又骇,忍不住开始想自己的各种死法了。
“韩非,你不愿追随寡人,寡人也不愿放你归韩,按道理你这条命留不住。”
“可有人要保你一命,既如此,寡人便将你送给她,能活多久,那就看你自己的本事。”
“还有不想连累韩国人,就不要妄图回韩国,不然寡人不介意将韩国整个翻过来,再杀了你。”
嬴政薄唇轻启,吐出的话带着浓浓的杀意,目光寒冷如冰。
韩非眸光微滞,眼中涌起一丝讶异,“多谢大王不杀之恩。”
若还能活着,没有人想死。
韩非不知道秦王留自己的用意,更不知道到底是谁救了自己,但既然活着,那便还有希望。
韩非被人带了下去。
李斯忍不住发问,“大王,您欲将韩非送给谁?”
“太后问寡人要人,寡人自然不好拒绝。”
嬴政轻笑,或者说,太后给了他留下韩非的理由。
太后?
李斯眼皮颤抖,瘦削的手在袖中攥紧,他将朝中大臣都考虑进去了,独独没想到这居然有太后的事?
他不甘心地道:“大王,韩非终是会选择回到韩国的,留下他只会徒生祸端。”
嬴政挑眉,“那时候韩国已经尽归寡人手,他又能如何?”
李斯要说的话被堵了回去,挣扎道:“他不会对大王尽忠的,更不会有助秦国。”
嬴政也学着赵元溪那流氓一样的态度,摆摆手道,“昔日寡人能留下郑国,今日便能留下韩非,他不忠心寡人没关系,只要能干活就行。”
难不成他还能逃脱自己的手掌心么?
迎着新一天的太阳,韩非在雍城门口停下,看着高大的城门不由陷入沉思。
“老师!”
尚处变声期少年的声音,让韩非一怔,远远地看到自己的那个学生朝他跑过来,他也不禁难掩激动。
“老师你受苦了!”张良眼角有些泛红,见韩非憔悴的模样,声音略带哽咽。
他却不知道自己如今的模样,瞧着并不比韩非好多少。
韩非问:“你为何在这?”
“此事说来话长。”
赵元溪出现在张良身后,笑盈盈道,“既然说来话长,两位不如且随我先回宫再说。”
“见过秦国太后。”韩非已经从押送他来的士兵口中得知,留下自己性命的人是太后,不管秦国太后救下自己的原因是什么,至少这恩情,他还是得认。
“韩非子多礼了。”赵元溪莞尔一笑,打量着眼前这个容貌不显,却气度不凡的瘦弱男子,当真是人不可貌相。
赵元溪将人迎进了澧阳宫。
大殿内,那些法家学子都来了,还有好些其他学子也过来凑热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