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着,我便开始在那庄严肃穆的法坛之上精心地摆放起诸多神只的牌位来。这些神只可不一般呐,有三清道祖,即元始天尊、灵宝天尊与道德天尊;还有三茅真君,分别是大茅君茅盈、二茅君茅固及小茅君茅衷;更有威名赫赫的四大天师——张道陵、葛玄、许逊和萨守坚;当然也少不了威风凛凛的四大元帅——马灵耀(华光天王)、赵公明(正一龙虎玄坛真君)、温琼(东岳大帝部将)以及关羽(关圣帝君);最后还有那神通广大的三坛海会大神哪吒呢!如此众多的神只牌位一字排开,顿时令整个法坛都显得熠熠生辉起来。
然而,仅仅设立这些神只的牌位还远远不够。为了以防万一,在真正遇到强敌而难以抵挡之时能够有所依仗,我还特意设立了五营兵马的位置。说起这五营兵马啊,或许许多人对其知之甚少。实际上,它们被细分为上五营、中五营和下五营三个部分,并且是以所供奉的神将作为区分依据的哦。比如说……
下五营分别为:东营金精军、青令旗、青面,主帅为陈元帅;南营木魅军、绿令旗、绿面,主帅为胡元帅;西营水灵军、蓝令旗、蓝面,主帅为孙元帅;北营火妖军、赤令旗、赤面,主帅为王元帅;中营土怪军、黄令旗、黄面,主帅为郑元帅。这五支军队各有所长,在整个军事体系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其中,东营金精军擅长冲锋陷阵,其士兵个个勇猛无比;南营木魅军善于设伏和奇袭,常常能给敌人出其不意的打击;西营水灵军精通水战,在江河湖泊等水域作战时如鱼得水;北营火妖军则拥有强大的火力攻击能力,所到之处火光冲天;而中营土怪军则以防御坚固着称,能够坚守阵地,抵御敌人的猛烈进攻。这些下五营的军队与上五营和中五营相互配合,共同构成了一个完整且强大的军事力量。
这种类型的存在,大体上可归类为地兵地将抑或阴兵阴将一类。它们乃是由五鬼兵头所供奉的神将,亦被称作“五营军头”。这些五营神将的头部大约只有两个拇指般大小,其身躯并不存在,仅仅通过一根铁棒来连接着头部。这五个头颅分别呈现出不同的颜色和特征:其中一个是青脸,代表着东营将;另一个则是红脸,象征着南营将;还有一个是黄脸,对应着中营将;再有一个是白脸,寓意着西营将;最后一个是黑脸,代表了北营将。
而说到这道教中的人物,不得不提及那赫赫有名的四大天师。首先便是张道陵,字辅汉,原名张陵。他可是道教的创始人呐!由于他最初创立的五斗米道又被称为天师道,因此世人尊称他为张天师。张道陵作为天师派的第一代天师,在道教之中地位尊崇,被誉为祖天师。
再者,还有许逊此人,字敬之,乃晋朝时期极为着名的道士,更是道教净明派的祖师爷。他与张道陵、葛玄以及萨守坚并称为道教的四大天师。许逊生来便个性聪颖,曾师从大洞君吴猛学道。他因品德高尚且孝顺廉洁而出名,得以被推举为孝廉,并出任旌阳县令一职。然而,他却对功名利禄毫无兴趣,毅然决然地放弃官职,向东归去。此后,他在西山专心修道炼丹,还着书立说,成功创立了“太上灵宝净明法”。
葛玄,表字孝先,乃是三国时期赫赫有名的高士道士。其于道教领域造诣颇深,被奉为灵宝派的开山祖师。传闻之中,葛玄曾长期在江西的阁皂山上潜心修道。在此期间,他常常践行辟谷之术,通过不食五谷来修炼身心;同时还服食各种灵草妙药,以求达到超凡脱俗的境界。不仅如此,葛玄更是精擅符咒等诸般道法,所掌握的奇妙法术数不胜数。正因如此,后世的道教对葛玄尊崇有加,敬称其为“葛仙公”,又因其在道教中的崇高地位,而获封“太极左仙公”这一殊荣。到了北宋宋徽宗在位之时,葛玄进一步被册封为“冲应真人”;待到南宋宋理宗当政之际,他再次荣膺“冲应孚佑真君”的封号。
萨守坚,道号全阳子,亦有别称为崇恩真君,此外还有萨真人、萨真君以及天枢领位真人等诸多称号。这位传奇人物乃是中国南宋时期道教神霄一脉当之无愧的代表性人物。萨守坚凭借着高深莫测的道术声名远扬,在南宋乃至元代都具有极大的影响力。他施展出神奇的咒枣之术扶危济困,帮助贫困之人脱离苦难;运用威力惊人的雷法铲除世间奸佞邪恶,维护正义与公道;更手持宝扇为平民百姓申冤报仇,伸张人间正气。萨守坚的晚年时光则是在福建泉州度过的,彼时他依然以精湛绝伦的道术闻名于世,慕名前来追随求教者多达数百人。
在那神秘而古老的道教世界里,有四位威震天下的元帅,其中就包括赫赫有名的马灵耀马元帅和备受尊崇的赵公明元帅。
先说这马灵耀马元帅,他可是道教中常常被提及的华光大帝啊!人们还亲切地称呼他为灵官马元帅、三眼灵光、华光天王或者马天君等等。这位马元帅乃是道教护法四帅中的一员猛将,其威名远扬,令人敬畏不已。
再看那赵公明元帅,更是家喻户晓,他还有个响亮的名号叫赵玄坛,又因座下有一只威风凛凛的黑虎相伴,故而也被称为黑虎玄坛。赵公明可了不得,他是道教所信奉的财神爷呢!传说中,他拥有神奇的法力,可以役使雷电,驱除瘟疫,消除灾祸,并且秉持着公正无私的原则来主持世间的公道。据说早在秦朝时期,赵公明就在终南山修道成仙,自此之后,道教将他尊奉为“正一玄坛元帅”。根据《辞海》的详细记载,赵玄坛生得一副威猛模样:面色黝黑如炭,浓密的胡须根根竖起;头上戴着一顶坚固无比的铁冠,手中紧握着一根沉甸甸的铁鞭,胯下则骑着一头凶悍的黑虎,当真是气势如虹,无人敢与之争锋。
关羽,这位大名鼎鼎的关元帅,又有诸多尊称,如“荡魔天尊”以及“伏魔大帝”等。在道教之中,他更是被尊奉为护法四帅之一,其地位举足轻重。无论是在宫廷还是民间,关元帅的信仰都极为广泛且深入人心,人们亲切地称他为“关圣帝君”。
而与关元帅齐名的温元帅,原名温琼。作为东岳十太保中的首位太保,他不仅身负重任,而且影响力巨大,可以说是最为忙碌之人。他身兼多职,既是道教护法将神,亦是着名的“马赵温关”道教四大元帅之一;此外,他还是真武大帝麾下三十六天将中的一员。如此众多的职务集于一身,使得温元帅整日奔波劳累,但也正因如此,他所产生的影响堪称无人能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