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即,李梦天又向护国军小队的士兵进行了动员,陈述了日本帝国主义不可能在中国长久的待下去的理由,结论是最终取得胜利的一定是中国人:“假如。你们还是要死心塌地的当铁杆汉奸,到时候,那后果是怎么样,你们大家心里清楚,不光你们要背负着历史的骂名。就连你们的亲戚朋友、父母,都要背负着汉奸家属的罪名。”
再加上一些早就决定参加这支部队的护卫军的互动,很快大家就坚定了投身这支部队的决心和信心。
尽管这是一个小小的物资中转站。所有的物资储备对于日军来说是不大。但是,对梁营长他们来说,足够让人瞠目结舌的。单是野战火炮就有十几门,没有开封的迫击炮,还有轻重机枪,子弹。
武器装备就装了整整五大车,大家还要再装这些东西的时候,被李营长制止住了。
“我们现在当务之急的是粮食、药品。看看能不能找到这些东西。”
说实在的,日本人的药品是少的可怜,就是这样,也找到了几十箱子。
各种各样的罐头拉了满满一车,随后是大米装了满满的两卡车。
每辆卡车上都装满了货物。
不仅给每辆车都加满了汽油,而且还都放了几个备用的大桶。
李梦天前前后后看了一遍,对周围的战士说:“只要是能不用包装箱的,一律不用包装箱,那样可以节省地方,多装点东西。”
有了李梦天的这个指示,战士更是来劲了,本来已经装得满满的车上又在不断的往上螺又是加罐头,又是加面粉,又是加大米。负责开车的司机阻拦不住,只得来找李梦天:“长官,不能再这样装了。”
“为什么,现在物资就在眼前,假若错过这个村,就再也没有这个店。”
“因为车也跟人一样,他就那就这么大的力气,你偏要拉很多,他能跑得起来吗?”
“跑不起来不要紧,你可以慢着点。”
“他就是慢着也走不动,将来一旦出现问题,直接趴窝,跑都不跑了怎么办?你装的这么多东西还不如少装一点呢。”
“这些铁家伙不是装多些就能拉多些吗?怎么到你这里就没有劲了呢?你是不是还心向着小日本鬼子?”一连长华为民不高兴的对那个司机吼道。
“车辆是机器,机器都有自己额定的功率。现在已经又额外拉上了一门大炮。再装上东西。这要多大的力气能把它拉动?”据理力争。
华为民还想跟司机大吼的时候被李梦天制止住了:“每个车上装多少东西应该由司机说了算,他们在这个方面最有权威性,任何人不得强求。”
看看已经装的满满登登的货车,原来想一个车上多坐几个人押运,现在感觉到多一个人就少装一份物品,所以最后一个车上只留两个员。
郭治安在请示怎么处理这些妇女的时候?真的让李梦天有点为难了。
他认为这些人是至少不能让他们占着车少装物品,更不能让她们随部队行动:“把他们全部放开,让他们各自回家。”
听到这话,有的人有的就已经掉下了眼泪。有的声称绝不回家,自己就是回家,也没有脸面见面见自己的亲人,与其那样,不如死了更好。
“我们受尽的是小日本鬼子的欺凌。本来以为早,见到了救星,没想到你竟然能说出让我们自生自灭的话来。假如你真的不想管我们的事,希望你能开枪,把我们都杀掉。”
说话的女孩子,年龄不大,尽管满脸憔悴,但是掩饰不住那秀丽的容貌。
李梦天刚想发火,结果被郭治安拦住了,并悄悄的在他的耳边说道:“长官,这些人和日本人本来就有深仇大恨,如果用好了,他们是一支不可小觑的力量。再说我们部队现在也有女兵。”
你李梦天不解地问:“你们里边也有女兵吗?”
“你没发现吗?我们这里边有十几个女兵。作为部队的医院,在救助和护理伤员的时候,那些女兵不论是耐性上还是服务,还是细心上,都要强于男兵,效果跟男兵更是不可同日而语。”
“我怎么就没有发现里边还有女兵?”
“这些女兵的服装跟男兵一样,为了不暴露行踪,所有女兵的头发都剪成了短发,跟男兵一样。再加上整天转战南北,风餐露宿。原本湿滑圆润的脸上也都变得粗糙不堪。只要不是熟悉的人,很难发现他们是女兵”
“难怪我们没有发现。不过,100多里的路,让他们怎么回去?”
“我们不是也要走回去吗?大不了多走一段时间,我们晚上行军,白天找地方隐蔽起来不就是了吗?”
“如果你跟他们能说得通就行,如果说不通,我们就把他们放到这里,让他们自己想办法逃生。”
在交谈中发现,这些被送往前线的女人都是来自于朝鲜、华夏,还有个别的苏联的年轻女子。她们也知道自己将面临着什么样的危运,可是万万没有想到,在这个地方竟然被中国的军队给救了。
刚才跟李梦天没说话的女孩叫金玉涵,竟然是燕京大学的学生。
从内心的说,他们非常的感激拯救他们的这支军队,但是又担心这支军队把他们放在这里,不闻不问,不管不顾。当郭志安向他们说明李营长的意图之后,大家都表示愿意跟随部队和小日本进行战斗。
于是李营长命令:每车随车押车的人员为2人,张明,孙萨里带上原来的两个侦察小组,不够的人员,有侦察连补充。你们的任务是随车行动,把车辆押到自己所指定的位置。
行走的路线,不是直接朝自己驻地的方向走,而是向着相反的方向,走一段距离之后择机掉头直接返回宿营地进法。
其他人员原地休息,吃饱喝足,每人负重二十公斤,半个小时出发。
行军序列,二连为先锋,接下来的是杨启明的弟兄、137师的弟兄们、被解救的妇女、三连、魏延庆小队、最后是侦察连。
侦察连负责整个部队的后卫工作。
张明对梁营长的用意并没有十分理解:“营长,我们为什么不直接返回营地。”
“以我们目前的实力,还不易让敌人发觉我们。这样行走,就是给敌人造成一种错觉,让他们在追查的时候,不是朝着我们这个方向,而是向着与我们相背的方向,到时候即便被敌人发现,这样我们也有了充裕的时间。”
孙萨里由衷的说到:“营长想的真是周到。”
在这次活动中,侦察连被分为了两拨。第一波就是派出人员四处侦查,看看周围是不是有没有什么变化?一旦有个风吹草动,及时反馈,以便做出相应的准备和反应。
另一波就是跟随梁继华救助137师的弟兄们。
本来刘景才也应该跟随梁继华一起执行任务的,好在他这个人就是一个闲不住的人,并且不希望受到更大的约束。
假如跟着梁继华一起行动,在梁继华的眼皮底下,方方面面会受到很大的制约。
刘景才本来是一个懒散的人,部队有部队的纪律,他始终把握一条原则,不论做什么,只要大原则没错,小打小闹的有点问题,不影响大局就行。
因为他们每次都能出色的完成任务,所以长官对他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久而久之,他就养成了一个散漫的习惯。
梁长官来了之后,他从心里并不十分惧怕,仍然和以前一样我行我素。可是通过这几天的接触,特别是梁长官救过他一命之后,他在心理上发生了微妙的变化,是尊重,崇拜、感恩,到底是什么自己也说不清楚,反正有一点他自己是清楚的,在梁长官面前,他还真不敢太过放肆。
于是他想到了去担任侦察任务,本来也就是有一搭无一搭的事情,没想到自己的想法一经提出,梁继华竟然同意他去担任侦察任务。
当然,这样安排,梁继华也有自己的考量。接应137师路军的弟兄们的任务是比较轻松的,就是遇到土匪,他相信凭自己部队的实力也会应付自如。
再说侦察连就是去参加这次战斗,充其量就是两个排的兵力。他自信对于这些兵力的领导和管控是不成问题的,不仅有自己在场,还有李梦天营长,绝对不会出现任何问题。
而恰恰相反,侦察任务却是当前最为重要、最为关键的任务。
刘景才身为侦察连连长,不论素质还是经验都非常丰富,为完成任务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刘景才带着洪强等4个人,侦察的方向是华石村背后的大山。作为一支训练有素的部队。不仅要敢于面对当前的敌人,同样还会有更多的措施和方案,一旦遇到强敌,能做到能攻能守,攻守兼备,才能立于不败之地。要做到这一点,不仅对当地的风俗民情有个了解,对地理地形更应该是了如指掌。
基于这种情况,刘景才才带领着洪强和两名战士对大山的里边的情况进行认真的侦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