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觅书屋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词曰:《苏幕遮》

烟火起,市难休。谁人忆寒钩?将军征尘袖。轮台铁马震胡丘,跃在金城,又几度春秋?

南凭舟,北策马,山河多兜鍪。滚滚江河依如旧,但问英雄,尽在无言中。

话说这天下悠悠数载,人王帝主们在历史长河中留下或深或浅的足迹。有像黄帝那般,合符万邦,通晓阴阳天地,功绩斐然,为华夏文明奠定根基,其德其智,被后世代代传颂,成为华夏儿女心中的人文初祖;帝禹蹶洪御蛮,以坚毅不拔之精神,疏导洪水,划定九州,开启夏朝盛世,使百姓得以安居乐业,其治水功绩,堪称千古佳话;秦始皇帝更是以横扫六国之雄姿,统一度量衡,修筑长城,建立起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王朝,其纵横捭阖的政治手腕与军事谋略,让后人惊叹不已;而汉光武帝刘秀,在汉室倾颓之际,力挽狂澜,历经无数艰难险阻,实现中兴大业,延续了汉室的辉煌,续写天策之数,重振大汉雄风。

然而,“单丝不成线,孤木不成林”。即便英明神武如上述诸位帝王,若没有贤臣良将的辅佐,想要成就一番丰功伟绩,也不过是一场遥不可及的空梦。故而,历史的舞台上,从来不缺大鸿、伊尹这样以文治国、安邦定策的贤相,亦不乏姜尚、邓禹这般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的名将。他们凭借自身所学,“学成文武艺,货卖帝王家”,在历史的画卷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但同时,世间也有许多豪杰饱学之士,空有一身本领,却因没有伯乐赏识,没有明主重用,更缺乏功成名就的运气,只能在岁月的长河中默默沉寂,空叹怀才不遇。

且说这历朝历代兴衰交替,犹如滚滚车轮,永不停歇。正所谓“皇帝轮流做,明年到我家”。周朝之后秦朝崛起,秦始皇以虎狼之师横扫六国,完成统一大业,然而秦朝仅存十五年便二世而亡。随后大汉王朝登上历史舞台,历经二百年的繁荣昌盛,却遭遇贼莽篡汉的危机。在这关键时刻,光武帝刘秀挺身而出,力挽狂澜,实现汉室中兴。又过二百年,天下大乱,三国分立,战火纷飞,英雄辈出。三国之后,晋朝短暂统一,但仅数十年光景,便在五胡的冲击下风雨飘摇。这五胡,北有匈奴、西有氐、南有羌、东有羯,中归鲜卑,他们趁晋室衰微,纷纷入主中原,在中华大地上掀起一场血雨腥风,史称“五胡乱华”。这场混乱持续了五百余年,给华夏大地带来了巨大的灾难,也深刻地改变了中国历史的走向。

在这混乱的局势中,鲜卑宇文氏脱颖而出,效仿汉制,称皇帝,建国号为“周”,后世称之为“北周”。自拓跋魏开始,历经数代更迭,到宇文周结束,这一时期被称为“北朝”。北周历经二十四年后,隋朝取而代之。隋朝建立后,隋文帝杨坚雄才大略,积极整军备战,最终挥师南下,平定陈国,结束了自东晋以来长达数百年的南北朝乱世,华夏大地再次迎来统一。

话说在江北之地,有一位神秘的术士,此人精通相面之术,能窥探人的命运轨迹。一日,他云游至一户人家门前。这户人家的主人心地善良,见术士风尘仆仆,便热情地将他请入家中。主人好奇地询问术士的来历,术士却神秘一笑,说道:“不敢如实相告,怕哪日你们富贵了,我因泄露天机,遭受‘五弊三缺’之害。”

主人越发好奇,追问道:“还请先生明示,何为‘五弊三缺’?”

术士神色凝重,缓缓说道:“所谓‘五弊’,即鳏、寡、孤、独、残。‘鳏’指丧妻之男子,从此在漫漫长夜中独自徘徊;‘寡’乃丧夫之女子,余生只剩红尘孤影相伴;‘孤’为年少便失去双亲之人,从小便在缺少关爱的环境中成长;‘独’是指一生都没有子嗣的人,年老之后无人承欢膝下;‘残’则是身体遭受损伤,落下残疾之人。而‘三缺’,便是福、寿、禄。福者,福气也,关乎一生的幸福安康;寿者,寿命长短,决定人生的长度;禄者,俸禄官运,象征着仕途与财富。各位看官,或许对这些字的含义有些不太理解,觉得佶屈聱牙,今日我便解释一番,也好让大家明白。”

主人听完,沉思良久,心中暗自惊叹。术士见状,又说道:“但贵公与我有缘,且对我如此厚待,今日便免费为您相上一面,权当是报答您的恩情。”

主人虽对相面之说半信半疑,但也不好拒绝,便恭敬地端坐一旁,任由术士观察。术士围绕主人踱步数圈,上下打量,目光如炬,仿佛要穿透人的灵魂。观察良久后,术士突然开口,声音低沉而有力:“公之相貌,非比寻常,有通天彻地之相,且子孙后代中必有武德出众之人。我言尽于此,就此与公作别。”说罢,术士转身离去,只留下主人愣在原地,心中既疑惑又有些许期待,只当这是术士的一番客套话,并未放在心上。殊不知,这一相,竟预言了一位日后叱咤风云的英雄人物的诞生,此人正是那能撑起天地的“擎天白玉柱”,能驾驭沧海的“驾海紫金梁”,当真应了那句“后生勇士,挽弓南北射斗墟;虎胆元帅,跃马东西开乾坤”。

时光荏苒,斗转星移,转眼间到了隋开皇十一年。在冀州信都郡武邑县,有一户声名显赫的苏姓大户人家,苏府上下一片忙碌,正迎来一件天大的喜事。究竟是什么喜事呢?原来是信都郡大帅苏邕的夫人即将临盆。产房外,丫鬟和老妈子们端着一盆盆热气腾腾的热水,进进出出,脚步匆忙。苏邕大帅在产房外来回踱步,急得双手不停地搓动,额头上布满了细密的汗珠,眼神中满是焦急与期待。

就在这时,苏府大总管苏忠神色匆匆地从外面走进来,向苏邕禀报:“老爷,门外来了三个人,说要见您。”

苏邕微微皱眉,疑惑地问道:“是何人要见我?可问清楚了?”

苏忠摇了摇头,回道:“那三个人只说您见到他们就知道了,并未透露姓名。”

苏邕心中虽感蹊跷,但此时也无暇多想,只道:“待我亲自去迎接。”说罢,大步向府门走去。

中门缓缓打开,苏邕迎出大门,只见门前站着三个人,两男一女。仔细打量这三人,个个气质不凡。头前的是一位出家道人,身高九尺,身材挺拔如松。他面白如玉,犹如羊脂美玉般温润,剑眉斜插入鬓,虎目炯炯有神,齿白唇红,三绺短墨髯随风飘动,更增添了几分仙风道骨。身着月白色缎子剑袖,外披一件月白色缎子大敞,腰间系着一条水火丝绦,脚蹬一双厚底快靴,整个人显得飘逸出尘,超凡脱俗。

中间的那位身高过丈,身材魁梧壮硕。一张红脸犹如熟透的红枣,浓眉大眼,双眸圆睁,眼神中透露出一股豪爽之气。四字阔口,给人一种刚毅果断的感觉。海下一部浓密的裘髯,随风舞动,尽显豪迈。身穿酱红色衣服,外披一件酱红色大敞,腰间挎着一口红毛宝刀,刀身寒光闪烁,仿佛在诉说着主人的不凡经历。

后面的是一位出家女道士,容貌绝美,令人惊艳。面如浮粉,白皙娇嫩,如同春日里盛开的桃花。柳眉弯弯,恰似一弯新月,杏核眼明亮动人,略带一丝吊眼梢,更增添了几分妩媚与灵动。悬胆鼻子小巧玲珑,樱桃小口不点而朱。身穿大红的八卦仙衣,衣袂飘飘,周身散发着一股神秘的气息,身前身后百步之内,都仿佛笼罩在她的威严之下。

苏邕一看,顿时喜出望外,脸上的焦急之色一扫而空,大声说道:“贤弟贤妹,今日是什么香风把你们吹到我这里来了?快,快往里请!”

原来,这三人不是别人,正是本套书中赫赫有名的五大武术高手之一的前三位——风尘三侠,且他们是亲师兄弟,都出自同一个师父门下。头前这位帅气的道人正是大爷三原李靖,字药师,他精通兵法谋略,武艺高强,在江湖上声名远扬;中间红脸的是二爷大盘飞行侠裘髯客张炳,字宗千,为人豪爽仗义,刀法出神入化,令敌人闻风丧胆;后面的女道士则是红佛女张初尘,她不仅武艺精湛,还聪慧过人,在江湖中也是一位传奇人物。

苏大帅热情地将三人迎进客厅,分宾主落座后,连忙吩咐家人看茶。大爷李靖端起茶杯,轻抿一口,开口问道:“大哥,看您府上今日如此热闹,可是有什么喜事?”

苏邕满脸笑意,毫不隐瞒地回道:“不瞒三位贤弟,今天愚兄我就要当爹了!哈哈,正等着产房里的消息呢。”

三位老侠一听,纷纷起身,拱手恭喜道:“恭喜大哥喜得贵子,这可是天大的喜事啊!”

苏邕连忙摆手,笑着说道:“同喜同喜!大家都别客气。”

李大侠略作思索,接着说道:“大哥,若是您生的是儿子,小弟愿收他为徒,传授他一身本领;若是女儿,便拜三弟为师,三弟定能将她培养成巾帼英雄。”

苏邕一听,心中大喜,这正是他求之不得的事情。他深知三位贤弟的本领,若能得到他们的教导,自己的孩子将来必定前途无量。正说着,只见一位老妈子满脸笑容地从产房里走出来,来到苏邕面前,笑着说道:“恭喜老爷,贺喜老爷!夫人生了一个十斤重的大胖小子,母子平安!”

苏邕一听,高兴得从座位上猛地站起来,激动地说道:“三位贤弟,要不要随为兄去看看我这宝贝儿子?”

“小弟正有此意。”三位老侠齐声应道。

于是,四个人一同来到产房。产房里,十几位丫鬟和老妈子正忙碌着。一位老妈子小心翼翼地抱着小少爷,苏邕的夫人则虚弱地躺在床上,脸上却洋溢着幸福的笑容。老妈子见老爷进来,连忙将孩子抱到苏邕面前,说道:“老爷,您快看看,小少爷长得多俊啊!”

苏邕接过儿子,仔细端详,只见这孩子白胖白胖的,脸蛋红扑扑的,犹如熟透的苹果。一双大眼睛明亮而清澈,仿佛能看透世间万物。小嘴巴一张一合,似乎在发出咿咿呀呀的声音,可爱至极。苏邕越看越喜欢,心中满是为人父的喜悦与自豪。

苏邕略作思索,为这孩子取名为苏烈。取完名后,他转过身,将孩子递给李药师看,说道:“贤弟,你看看这名字如何?”

大爷李靖接过孩子,看着怀中的小苏烈,脸上也露出了喜爱的笑容。他沉思片刻,说道:“大哥,这名字不错。我再送烈儿一个字,就叫定方吧。希望他日后能平定四方,成就一番大业。”

苏邕一听,拍手叫好:“好字,好字啊!定方,这名字真是再合适不过了。”

时光匆匆,有说则长,无说则短。转眼间,小苏烈过了百日,又到了蹒跚学步的年纪。岁月如梭,一晃小苏烈就到了三岁。这一天,三原李靖再次来到苏府。见到大哥苏邕后,李靖开门见山地说道:“大哥,还记得三年前小弟和您说的那件事儿么?如今定方已经三岁了,我今日便是来接他上山学艺的。”

苏邕连忙点头,说道:“记得,记得!贤弟,你打算什么时候带定方上山?”

李靖说道:“三天后,我便带烈儿走。这三天时间,大哥也好和孩子好好相处,交代交代。”

苏邕心中虽有不舍,但也知道这是为了孩子的将来,便点头答应了。

三天后,李靖带着苏定方离开了苏府,踏上了前往三原县的路途。暂且按下苏府之事不表,单说大爷李靖带着小苏烈回到陕西三原县后,便开始悉心教导他武艺和兵书战策。在李靖的悉心指导下,苏定方学习攻杀战守之法,钻研排兵布阵之妙,了解斗引埋伏之巧。苏定方从小就聪明伶俐,天赋异禀,对所学的知识一教就会,一学就通,而且举一反三,常常能将一招变化为三招,令师父李靖赞叹不已。

李靖见苏定方如此聪慧,且勤奋好学,便倾尽全力,将自己毕生所学毫无保留地传授给了他。不仅如此,李靖还传授给苏烈一把方天画戟,这把戟造型精美,刃如霜雪,锋利无比。苏烈得到这把方天画戟后,如获至宝,从此便在方天戟上下足了功夫。寒来暑往,日复一日,苏定方每天都刻苦练习,从不间断。

年复一年,时光飞逝,转眼间苏定方已经十岁了。此时的他,个头也长了不少,身高达到了九尺。经过这七年的刻苦学习,苏定方所学的本领比一般人学一辈子还要扎实。这正所谓“名师出高徒”,在李靖这位名师的教导下,苏定方不仅在武学上取得了巨大的进步,还在文韬方面也有了深厚的造诣。他精通子牙六韬、孙子兵法、吴起兵法、孙膑兵法等等诸多兵书,对其中的谋略和智慧领悟得十分透彻。这也为他日后在战场上纵横捭阖,立下赫赫战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要不然后文书中,苏烈怎能平这个灭那个,没有真才实学是绝对做不到的。

苏定方在跟随李靖学习武艺和兵法的同时,也不忘向二位师叔请教。在二爷裘髯客张炳和红佛女张初尘的悉心指导下,苏烈将那画杆戟练得越发出神入化,每一招每一式都蕴含着巨大的威力,令人防不胜防。李老侠见苏定方进步如此之快,心中十分欣慰。为了让苏定方在战场上能够如虎添翼,他特意在西域寻来了一匹宝马良驹,这匹马名叫赛龙雀照夜玉狮子白龙驹。此马浑身雪白,一根杂毛都没有,犹如白缎子一般光滑闪亮。它踢至背高八尺,头至尾长丈二,身形矫健,肌肉发达。大蹄板儿坚实有力,竹签子耳朵高高竖起,仿佛时刻在聆听着周围的动静。蛤蟆眼又大又圆,目光炯炯有神,透露出一股不凡的气势。

在李靖和二位师叔的悉心教导下,苏定方可谓是弓刀石马步剑样样精通,无一不会。他的八八六十四路天罡戟使得出神入化,每一次舞动,都仿佛有一条银龙在空中飞舞,寒光闪烁,令人眼花缭乱。镇天弓、穿云箭在他手中更是威力无穷,百步穿杨,箭无虚发。在这套书中,有两位神箭手最为出名,一位是苏定方,另一位便是薛礼,字仁贵。这二人不仅武艺高强,而且还是师兄弟兼忘年之交,他们在日后的战场上,都将凭借自己的本领,立下赫赫战功,成为名垂青史的英雄人物。

大爷李靖这辈子正式收了三个弟子,此外还收了罗干为记名徒弟,也就是非正式的徒弟。大徒弟徐积,字懋功,此人足智多谋,深通兵法,后来被唐天子赐姓李。在唐末五代时期,南唐国便是他的后世子孙所创。二徒弟便是苏烈,字定方,他武艺精湛,谋略过人,在隋唐时期的战场上大放异彩。三徒弟薛礼,字仁贵,也是一位勇猛无比的将领,其“三箭定天山”的故事更是广为流传。此外,李靖还收了侯君集、秦叔宝、尉迟恭、程知节等等人为记名徒弟,这些人在后来的历史中,也都成为了赫赫有名的人物。

时光荏苒,岁月如梭,一晃就到了苏定方十五岁。这一天,老侠客李靖把苏烈叫到跟前,神色凝重地问道:“定方啊,你来到为师这里已经有多少年了?”

苏烈恭敬地答道:“回师父的话,徒儿三岁上山,至今已有一十二年,今年徒儿一十五岁了。”

“嗯,定方啊,”李靖微微点头,说道,“如今你也已经学有所成,是时候下山去了。去建功立业,去帮助你的父亲镇守信都关(郡),为国家和百姓贡献自己的力量。”

苏烈一听,心中顿时一紧,连忙说道:“师父,徒儿不想离开您老人家。徒儿深知自己的能耐还远远不够,还有很多东西需要向师父学习。”

李靖看着苏烈,眼中满是慈爱与期许,说道:“定方啊,咱们师徒又不是从此再也不见面了。以后见面的机会还多着呢。前些天,你父母给你写了一封信,在信中说他们十分想念你。难道你不想念你的父母么?”

苏烈低头沉思片刻,眼中泛起一丝泪光,说道:

“徒儿想。”苏定方眼眶微微泛红,低声应道。离家的这十二年,无数个日夜,对父母的思念就像山林间潺潺的暗流,虽悄无声息,却从未停歇。他想起儿时在父母膝下的欢乐时光,想起母亲温柔的抚摸,父亲鼓励的眼神,那些画面如同电影般在脑海中不断放映。

“这就对了。”李靖说着,从抽匣里拿出一封信递给苏定方。苏烈恭恭敬敬接过书信展开观看,上面写着:吾儿定方,为父和你母亲都很想念你,你母亲每次想你的时候都哭,眼泪都快哭干了。质朴无华的字句,没有一丝修饰,却饱含着父母深沉到极致的思念。这些文字,像一把把重锤,狠狠地敲在苏定方的心间,敲开了他心底那扇尘封已久的情感大门。

苏烈看完信,小心地把信揣在怀里,像是揣着世间最珍贵的宝物。他抬起头,眼神坚定,仿佛做出了一个重大的决定:“师父,我什么时候可以下山?”这一刻,他心中归家的渴望如汹涌的潮水,势不可挡。

“你什么时候想下山,随时都可以走。不过为师要警告你几件事,一不能饮酒误事,二不能奸道邪淫,三不能狂妄自大,乱杀无辜。如果你有一条做了,要是让为师我知道了,咱俩就断绝师徒关系,为师我亲手要了你这条小命,记住了吗?”李靖神色严肃,眼神中透着不容置疑的威严。他太了解这个世界的纷繁复杂,也深知苏定方模样英俊,在这充满诱惑的世间,稍有不慎就可能走上歧途。

“徒儿记下了。”苏定方郑重回应,声音低沉却有力。他将师父的每一句教诲都像刻石碑一样,一字一句刻在心底。他知道,这是师父对他最深沉的关爱与期望。

恰在此时,外面走进一人,单膝跪地:“徒儿拜见恩师。”来者正是徐积,徐茂公(李积)。徐积说着给师父磕了个头,而后站起身来。他身形挺拔,眼神中透着睿智与沉稳,一看便是久经磨砺之人。苏定方赶忙给大师兄行了礼,徐积赶忙用手相搀,笑道:“师弟不必多礼,咱们是自家兄弟。”那笑容,如春日暖阳,温暖而亲切。

三日后,苏烈将行装、马匹、兵器、盔甲一一收拾妥当,前来与师父、师兄辞别。他的行囊虽简单,却装满了对未来的憧憬和对师父师兄的不舍。李道爷和徐积二人亲自送苏定方下山,一路上,老人家又反复嘱咐苏定方诸多为人处世、行军打仗的道理。李靖的声音,时而威严,时而温和,他像一位不知疲倦的守护者,将自己一生的智慧和经验倾囊相授。最后,李靖拿出一封信,托苏烈带给山东济南府历城县秦琼。苏定方双手接过书信,小心揣好,仿佛那是承载着无数使命的圣物。而后翻身上马,与师父、师兄洒泪分别。马蹄声渐远,苏定方的身影在蜿蜒的山路上渐行渐小,而师父和师兄的身影,却永远留在了他的心中。

苏烈离开三原县,一路向东,朝着济南府进发。一路上,风餐露宿,晓行夜宿,他却丝毫不觉辛苦。心中对父母的思念,像一团永不熄灭的火焰,照亮了他前行的道路;对未来的憧憬,像远方闪耀的星辰,指引着他无畏前行。他一心想着早日见到父母,也盼着能在这世间闯出一番名堂,不负师父的教导和期望。

这一日,苏定方踏入一片山林。山林中郁郁葱葱,古木参天,阳光透过茂密的枝叶洒下,形成一道道金色的光斑,宛如仙境。偶尔传来几声不知名的鸟叫,打破山林的寂静,更增添了几分神秘的气息。苏定方正骑着马悠然前行,忽然,一阵喊杀声从前方传来。他心中一凛,多年的习武和训练让他的警觉性瞬间拉满,他拍马向前赶去,想看个究竟。

转过一个山坳,眼前的景象让他怒目圆睁。只见一群强盗正围着十几个客商模样的人,那些客商们吓得瑟瑟发抖,跪地求饶。强盗们却哈哈大笑,手持利刃,步步紧逼,肆意张狂。他们的笑声中充满了贪婪和残忍,仿佛这世间的一切规则都在他们的刀下荡然无存。

苏定方见此情景,心中燃起熊熊怒火,那怒火像火山喷发一般,炽热而猛烈。他大喝一声:“住手!光天化日之下,竟敢如此横行霸道!”声如洪钟,带着无尽的威严,在山林间回荡。说罢,他手持方天画戟,催马冲入强盗群中。那方天画戟在他手中犹如蛟龙出海,带着呼呼风声,每一次挥动都仿佛能划破空气。

那些强盗见有人来捣乱,瞬间围了上来。他们本以为眼前的少年只是不自量力的莽夫,却没想到苏定方的武艺如此高强。苏定方毫无惧色,手中画戟挥舞得虎虎生风,一时间,寒光闪烁,血肉横飞。强盗们在他面前,不过是乌合之众,毫无还手之力。他的每一招每一式都精准而有力,仿佛经过了无数次的演练。不一会儿,就被打得落花流水,死的死,伤的伤,剩下的几个见势不妙,转身就逃。

苏定方也不追赶,勒住马来到客商们面前。那些客商们惊魂未定,纷纷跪地磕头,感谢他的救命之恩。他们的眼中充满了感激和敬畏,仿佛看到了从天而降的神明。苏定方连忙下马,将众人扶起,说道:“各位不必如此,路见不平,拔刀相助,乃是我应该做的。”他的声音温和而坚定,让客商们原本慌乱的心瞬间安定了下来。

客商们见苏定方如此年轻,却武艺高强,且为人豪爽,心中甚是钦佩。其中一位年长的客商说道:“壮士,看你行色匆匆,这是要去往何处啊?”

苏定方答道:“我要去山东济南府历城县,给一位故人送信。”

那客商一听,眼睛一亮:“巧了,我们也是要去济南府,不如我们结伴同行,也能相互有个照应。”

苏定方一想,这样也好,路上有个伴儿,也能热闹些,便欣然答应了。于是,苏定方和这些客商们一同上路,继续向济南府进发。一路上,众人谈天说地,苏定方从客商们口中得知了许多江湖上的奇闻轶事,也了解到了一些各地的风土人情。那些故事,有的惊险刺激,有的感人至深,让苏定方对这个广阔的世界有了更深的认识。而客商们也对苏定方的武艺和为人赞不绝口,大家相处得十分融洽。

几日后,他们终于来到了济南府。济南府城门口,人来人往,热闹非凡。苏定方和客商们告别后,便按照师父给的地址,去寻找秦琼的住处。他在熙熙攘攘的街道上穿梭,向路人打听着。经过一番打听,他终于找到了秦琼的家。

苏定方上前敲门,不一会儿,门开了,一个家丁模样的人探出头来,问道:“你是何人?找谁?”

苏定方拱手说道:“我是从陕西三原县来的,名叫苏定方,受我师父三原李靖之托,前来给秦琼秦二哥送信。”

那家丁一听,连忙说道:“原来是苏公子,请进请进。”说着,便将苏定方请进了院子里。院子里,花香四溢,绿树成荫,给人一种宁静祥和的感觉。

苏定方跟着家丁来到客厅,不一会儿,只见一个身材魁梧、相貌堂堂的男子大步走了进来。他身着一袭长袍,步伐稳健,眼神中透着一股英气。苏定方知道,这想必就是秦琼了,他连忙起身,拱手行礼道:“秦二哥,在下苏定方,见过秦二哥。”

秦琼连忙还礼,笑容满面:“苏兄弟,不必多礼。我早就听李师父提起过你,今日一见,果然是一表人才啊!”他的声音洪亮而亲切,让人如沐春风。

苏定方笑着说道:“秦二哥过奖了,这是我师父给您的信,请您过目。”说着,他从怀中掏出书信,递给了秦琼。

秦琼接过信,打开看了起来。看完信后,他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说道:“李师父他老人家身体可好?”

苏定方答道:“师父他老人家身体康健,只是时常挂念着秦二哥。”

秦琼点了点头,说道:“那就好,那就好。苏兄弟,你一路辛苦,今日就留在我这里,咱们好好叙叙旧。”

苏定方也不客气,便在秦琼家住了下来。在这期间,他和秦琼朝夕相处,二人谈武论道,甚是投机。他们谈论着天下大势,探讨着兵法谋略,交流着武艺心得。秦琼也对苏定方的武艺和见识赞赏有加,他知道,苏定方日后必定是一位了不起的人物。秦琼像是一位兄长,将自己在江湖和官场中的经验毫无保留地传授给苏定方,而苏定方则像一块海绵,贪婪地吸收着这些知识。

然而,天下无不散之筵席。苏定方在秦琼家住了几日后,便决定告辞,继续踏上回家的路。秦琼虽有不舍,但也知道苏定方归心似箭,便没有强留。他亲自将苏定方送出了济南府,二人在城外洒泪而别。他们的身影在夕阳的余晖中被拉长,那份兄弟情谊,却永远留在了这片土地上。

苏定方离开济南府后,日夜兼程,马不停蹄。他心中归家的渴望让他忘却了旅途的疲惫。终于,他回到了信都郡。当他踏入家门的那一刻,看着两鬓已经有些斑白的父母,心中百感交集。往昔的思念、成长的艰辛、归家的喜悦,各种情绪交织在一起,如同一股汹涌的洪流,让他无法自已。他扑通一声跪在地上,泪水夺眶而出:“爹,娘,孩儿回来了……”这一声呼喊,饱含了十二年的思念与愧疚。

苏邕夫妇赶忙将儿子扶起,一家人相拥而泣。屋内,温馨的气息弥漫开来,十二载的分离,在此刻化作无尽的温暖与感动。父母的双手,虽已布满老茧,却依然温暖如初。而苏定方,也将从这里再次出发,踏上属于他的传奇征途,在这波澜壮阔的隋唐乱世中,书写属于自己的英雄篇章,让“苏定方”三个字,成为一段不朽的传奇,在历史的长河中熠熠生辉 。

回到家中的日子里,苏定方陪着父母,享受着久违的天伦之乐。然而,他的心中始终怀揣着对外面世界的向往和对未来的使命感。他深知,这天下即将陷入一场巨大的变革之中,而他,注定要在这场变革中扮演重要的角色。

不久之后,信都郡传来消息,朝廷征兵,欲平定四方战乱,保境安民。苏定方得知此消息后,心中热血沸腾。他知道,属于他的时代即将来临。在与父母商议后,苏定方决定投身军旅,为国家和百姓贡献自己的力量。

临行前的夜晚,苏邕将苏定方叫到身边,语重心长地说道:“定方,你从小便离开家,在外学艺。如今你已长大成人,有了自己的志向。为父不拦你,但你要记住,无论何时何地,都要以国家和百姓为重,不可做出有辱家门之事。”苏定方重重地点了点头,眼中闪烁着坚定的光芒。

第二日清晨,苏定方身披战甲,手持方天画戟,跨上那匹赛龙雀照夜玉狮子白龙驹,告别了父母,踏上了从军之路。他的身影在朝阳的映照下,显得格外高大而英勇。

一路上,苏定方看到了百姓们在战乱中的疾苦,心中更加坚定了自己的信念。他暗暗发誓,一定要在这乱世中闯出一片天地,让百姓们过上安宁的生活。

当苏定方来到军营时,他的出现引起了一阵小小的轰动。他那英俊的面容、不凡的气质和精湛的武艺,让士兵们纷纷侧目。然而,苏定方并没有因此而骄傲自满,他从最基层的士兵做起,凭借着自己的努力和才华,逐渐崭露头角。

在一次与敌军的遭遇战中,苏定方所在的部队陷入了困境。敌军人数众多,且战斗力极强,将他们团团围住。关键时刻,苏定方挺身而出,他手持方天画戟,一马当先,冲入敌阵。他的勇猛让敌军为之胆寒,在他的带领下,士兵们士气大振,奋勇杀敌。经过一番激烈的战斗,他们成功突围,并反败为胜。

这场战斗让苏定方名声大噪,他的名字开始在军中传开。此后,苏定方又多次立下战功,成为了军中的一员猛将。然而,他并没有满足于此,他深知,要想真正改变这个世界,还需要更多的努力和机遇。

随着时间的推移,天下局势愈发动荡。各方势力纷纷崛起,逐鹿中原。苏定方也在这乱世中不断成长,他的武艺越发精湛,谋略也越发高深。他带领着自己的部队,南征北战,为国家的统一和稳定立下了赫赫战功。

在一次与北方突厥的大战中,苏定方面对强大的敌军,毫不畏惧。他仔细观察敌军的阵势,制定了一套巧妙的作战计划。在战斗中,他身先士卒,带领士兵们冲锋陷阵。经过数日的激战,他们终于击败了突厥军队,取得了重大胜利。这场胜利不仅保卫了国家的边疆,也让苏定方成为了百姓心目中的英雄。

然而,在这乱世之中,胜利与荣耀的背后,也隐藏着无数的艰辛和牺牲。苏定方的许多战友在战斗中失去了生命,他自己也多次受伤。但他从未有过一丝退缩的念头,他知道,自己肩负着无数人的期望和使命。

随着年龄的增长,苏定方的名声越来越大,他的威望也越来越高。但他始终保持着一颗谦逊和善良的心,对待士兵如同兄弟,对待百姓如同亲人。他用自己的行动诠释着什么是真正的英雄。

在这波澜壮阔的隋唐乱世中,苏定方从一个怀揣梦想的少年,逐渐成长为一位威震四方的英雄。他的故事,将永远被人们传颂,成为历史长河中一颗璀璨的明星。而他的名字——苏定方,也将永远铭刻在人们的心中,成为不朽的传奇。这是后话暂且不提,预知后事如何,请听下回分解。

寻觅书屋推荐阅读:医秀北洋新军阀再统东汉奇门医圣在都市马超重生大宋朝三国之江山美人退婚当天,我继承了北幽王爵尊贵庶女游戏:女帝天下聊斋志异蕴哲思在异世争霸天下的历程签到,开局我是个废物汉武帝:老五你想收拾谁三国我为皇穿越成废物太子后我崛起了三国之开局召唤樊梨花穿越明末成饿殍我,最强毒士,女帝直呼活阎王穿越皇子,无敌兵王反派的我碰上重生女主朱雄英:爷爷,我真的不想当皇帝大乾九皇子隋唐:融合蚩尤传承,开局诛宇文重生崇祯,魏忠贤没死,挺急的万界交易,朱家老祖们求我保大明三国之权谋天下大唐:神级皇太子穿越成童生,靠摸鱼抓虾养活全家往返三国之一统天下新唐三国:越世霸主黑铁之堡重生刘宏,打造神圣大汉帝国穿梭异界之我来自现代商途如此多娇,有点费腰都市夜战魔法少男(库洛牌的魔法使)明末永昌满级账号在异界蜀臣夜读全唐诗始皇让我当二世,不小心延续千年三国之袁氏枭雄鱼龙舞花豹突击队大明:我想摆烂,你却让我当皇帝?穿越古代:我靠打猎养活美娇妻!熵定天下大宋武夫布衣:打猎当上土皇帝,不爽就造反皇后请自重,我真不想代替陛下呀!
寻觅书屋搜藏榜:调教大宋我家世显赫,躺平不过分吧!汉末新三国逍遥初唐三国:鼓动曹操去抢宫殿澜沧行红楼襄王凤逆天下北月篇高贵汉末毒士特种兵之特别有种五代十国之铁马骝捡个王爷去种田朕要把江山折腾黄了大明:带重八刷副本,大明成仙国英雄问鼎梦回大长安大明开着战舰做生意红楼锦绣重生为奴,调教小邪妃灭元1399大明英雄之征战四海红楼梦之庶子贾环满门忠烈,不如我咸鱼败家开局老婆送上门,从卖肾宝开始发家致富初唐夜行我有一颗仙人球超神狂兵星辰恋三千愁三国之霸王孙策魏虎开局戍边送死?我转身打回京城!殿下有疾谋晋残卷大唐静等李二杀兄逍遥秀才你跟本皇子提分手,取消婚约你哭啥?假太监:开局撞破皇帝女儿身宋朝玩主三国:羊奶肉包,我竟黄袍加身了大国无疆唐朝地主爷野蛮娇妻:残王的特工宠妃浮世烟云续命大明朝我在秦朝当二世皇帝大唐:对马吹个口哨咋被抓天牢浪公昆哥的新书,袖珍国先婚厚爱
寻觅书屋最新小说:陛下就是躺赢狗爱搞钱搞事三公子大漠群英传苏定方演义风雪战火哈哈哈,大明太子无敌夺我王位?那我可要称帝了!抗日:我有一艘鱼雷艇爱你老妈,玄武门见十七世纪富二代穿越大景:我靠打猎养活肺痨妻女大唐:灵魂互换,两个李承乾大明:无敌杀神,震惊朱棣汴京风云录那年那景那些人如果君主去世后加入聊天群大明:我朱允熥,请爷爷退位禅让朱雄英:爷爷,我真的不想当皇帝皇孙雄途大明朱雄英天幕:我规划了秦皇汉武的死法!1853用炮火检验真理梗王饶命穿越净事房,咱家可是有系统的男人带着武库回明末爱情江山朕都要穿越古代:我靠打猎养活美娇妻!大明:朱棣求我登基,我保老朱家长存算鼎三国:玄镜红颜录大宁疯王:我让未婚妻亲爹跪碎膝盖骨大禹逍遥王爷万界交易,朱家老祖们求我保大明红楼之阅尽十二钗嫂嫂借我五百两,我当个锦衣卫魂穿林冲:开局带娘子杀出东京人在古代,每天直播整活大唐太子李承乾之宿世轮回拆现代快递玩转古代人生奋斗在嘉靖年间开局假世子,我反手称帝你慌什么?三国:修改词条,曹操命运崩了大秦:生存法则,谁先造反谁输正德变法:捡到历史学生的书包开局夺嫡:从捡了个母老虎老婆开始乱世饥荒:开局发媳妇,打猎喂饱姐妹花开局退婚后女帝要我做夫君让你当赘婿,谁让你统治朝堂了?隋烽一品狂士从部落打架到王朝争霸的千年逆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