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晚加餐,你们两个想吃什么?”
回到江湾畔,沈淮一进门就问沈金和沈金,“吃鱼吃鸡还是吃其他的,你们每人说一样出来自己想吃的。”
沈木的眼神亮了,“沈淮哥,你是不是考了第一?”
“对。”沈淮点头道,“考第一,县学有奖励,所以你们好好想想,错过了这次机会可就没下次了。”
沈金挠头道,“我吃什么都行。”
“沈淮哥,要不我们去食肆吧。”沈木提议,“家里只有青菜和鸡蛋,现在集市也快收摊了,去食肆的话,还能点平时不常吃到的菜。”
沈淮想了想,决定道,“那就去食肆吧。”
三人去了附近的食肆。
三个人,点了三菜一汤。
一盘煎小河鱼、一盘鸡肉、一盘河虾,一锅芥菜汤。
这几样,都是平时不常吃到的。
而且沈淮很爱吃煎得金黄的小河鱼,觉得越嚼越香。
“从明天起,县学正式放田假,我打算后天回去,你们有什么想要带回家的吗?”吃饭的时候,沈淮问道,“对了,这次轮到谁回家?”
拜月节在这边算是个小节。
有的家过,有的家不过。
沈家几乎每年都过,黄氏和林氏还会提前准备糖果。
不多,但都会买一点。
“这次轮到沈金哥。”沈木开口,“沈淮哥、距离拜月节还有好几天呢,到时候我让沈金哥帮忙带回去就行。”
“我过了拜月节再上来,等会回去,我提前给你们银钱,到时候你们看着买。”
回到江湾畔,沈淮给沈金和沈木,每人五十文的过节费。
乐得两人合不拢嘴。
第二天,沈淮去了一趟城外花田,挑选了几样花苗,接着去墨香阁拿之前预定的书籍,再去锦记拿几盒糕点。
想了想,他又去布庄,买了些布料。
最后提两坛梨花白去县衙。
谢知县不在,沈淮便将酒交给管家,并说自己要回家收稻谷,过完拜月节再上来。
买完东西,安排好沈金沈木,沈淮才放心回家。
“爷爷奶奶,爹娘,大姐二姐,我回来啦!”
驴车刚在村道停下,沈淮就开始喊人。
结果等了一小会,都没人出来。
他继续喊,“大姐二姐,快出来搬东西。”
“来啦!”
沈杏一边回应一边从屋里出来。
见沈淮买了许多花苗,开心道,“三郎,这些花苗是买给我和大姐的吗?看着挺特别的。”
“花田老板说,这些适合秋天种,至于是什么花我也不清楚,反正价格不贵,你跟大姐试试看呗。”
沈淮一边卸货一边说,“爷爷奶奶呢,还在作坊没回来?”
“今日我们都没去作坊。”
沈淮诧异的‘嗯’了一声,接着听到沈杏压低了声音说,“许镇长来参观我们作坊,顺便给他儿子相看。”
这个消息,砸的沈淮猝不及防。
紧接着,他又听沈杏说,“那个许公子还说,他爱慕大姐许久,希望我们家给他一个机会。”
我艹!
沈淮直接跳了起来。
他之前还以为,许仪章出手相助,是看在同痒的情面上才仗义相助,原来是冲着大姐去的。
真是防火防盗防不住。
沈淮迫切的想知道沈月是什么态度,“二姐,大姐没同意吧?”
“爹娘说,这事得大姐点头才行,然后奶奶就叫大姐去洗菜了,后面他们两个聊了什么,我也不清楚。”
怪不得喊了都没人应。
原来是贵客临门。
“家里现在除了许镇长父子,还有其他人吗?”
“就村长和四爷爷在。”
没其他人,沈淮才松了一口气。
“哎呀,没想到许镇长和许兄也在,稀客稀客。”
进屋的时候,沈淮假装什么都不知道,看到许家父子时,适当表现出惊喜的样子。
“贤侄休沐回来啦。”许镇长客气从容。
“夏考结束,县学便给我们放了田假,这次是回来帮忙收稻谷的。”沈淮一边说,一边拿出糕点,“许镇长,许兄,这是锦记的糕点,味道挺不错的,你们尝尝。”
“贤侄客气了。”
许仪章见沈淮还不知道自己想做他的姐夫,心虚道,“沈兄刚回来,别忙活了,我们自己来就行。”
沈淮依言坐下。
接着,沈四爷笑着问道,“三郎,你们田假休沐多久?”
“二十天。”
“哎呦,还蛮久的,学堂才放十天。”
“县学放得久,主要是为了让有条件的学子,有时间出去游学,增长见识。”沈淮说着,看向许仪章,“许兄不是说也要去游学么,不知许兄什么时候去啊?”
沈月听言,下意识的看了许仪章一眼。
许仪章见沈月看自己,求生欲很强的说,“游学之事,可能要延后了,因为我现下还有更重要的事情。”
沈淮故作好奇,“什么事情比游学还重要?”
“不瞒沈兄,我遇到了心仪的姑娘,想跟她定了亲再考虑游学之事。”许仪章不装了,说话的时候,还特意看了沈月一眼。
沈淮没想到,许仪章居然不装了。
还明目张胆。
读书人的矜持也没了。
离谱的是,大家的反应,居然是没反应。
尤其是林氏,越看越觉得许仪章这后生不错。
没多久,许镇长提出告辞。
沈七刀和沈继业主动把人送上马车。
临走前,许仪章还对黄氏说,“过两日,晚辈过来帮忙收稻谷,届时还望婶子莫要嫌弃晚辈笨手笨脚的。”
“不用不用,我们请了人,你有这份心就行。”黄氏嘴上拒绝,心里却很受用。
“心意不如行动,婶子说是不是。”
“我最笨,说不过你。”
“那我就当婶子答应了。”许仪章开心的上车,马车启动时,还朝沈淮抱拳,“沈兄,后天见。”
沈淮直接一个白眼过去。
反倒是林氏乐呵道,“小许这性子,我看挺不错的,会说话,又不藏着掖着,跟这样的人处着不累。”
沈继业一脸无语道,“娘,你才见人家两回,就说这种话,也不怕别人笑话。”
“我也觉得许公子不错。”沈四爷插话,“他父亲是镇长,自己又是秀才,要是过两年乡试中榜,就是妥妥的举人。
月丫头嫁给他,不吃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