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觅书屋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县学的岁考一般安排在十一月末。

考完,开始放岁假。

这个考试,不仅涉及个人荣誉和奖学金,所以各位学子都很努力,争取考个好名额。

沈淮也不例外。

他给自己制定了一份学习计划。

卯初起床,练枪三刻钟,卯正晨读,辰初上课,课后去藏书阁看书,下午上课,课后继续去藏书阁看书,晚上练字,总结归纳。

睡前回忆一遍白日所学,不懂的地方,留到第二天请教夫子。

除此之外,他还去墨香阁买真题。

墨香阁没有的,他便花钱请掌柜帮忙搜罗。

这期间,他看过两次邸报,结合上面的内容,试着给自己出题,写相关的杂文策论诗赋。

大家见他努力,也跟着卷起来。

尤其是同宿舍的陶行简,看到沈淮的作息和学习状态,一下子就想到了备战县试院试的那段时光。

他不禁笑道,“难怪你总说,生命不止奋斗不息,我今天算是明白了这句话的含金量。”

“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沈淮没抬头,“师兄,我也不想努力的,实在是县学给的太多。”

岁考的目的,实则是在筛选。

能杀出重围者,才能得到关注和资源倾斜。

因为这些都是参加乡试的潜力股。

陶行简笑道,“你还在乎那二两银子啊?”

“县学奖励的二两,那是普通的二两吗?”沈淮抬头,“我卖黄芽菜挣得二两,是血汗钱;县学奖励的二两,是荣耀。

拿回家,我爷爷奶奶都得把它供起来。”

“师弟,听你这么说,我也要发力了。”

之后,两人没在说话,奋战到半夜。

林致远看到大家这么拼,直接从家里 搬到宿舍,每天下课便跟沈淮组团学习,渐渐的,这个团队越来越大。

不仅甲班有人加入,还有丙班和乙班。

自从沈淮的课程表被同窗无意看到之后,大家便悄悄给自己也定制的一份,奈何定力不足,干脆按照沈淮的步调来。

抱团学习的好处就是,不懂的地方可以相互讨论,讨论不出结果,可留到课间请教教授,大家共同进步。

众学子的表现,教谕和教授都看在眼里,欣慰不已。。

甚至觉得,若是县学一直保持这种学习风气,乡试考中有望。

尤其是教谕,知道沈淮搜罗各种真题之后,便与几个教授和直讲商议,给学子多布置课业。

于是,众位学子的作业多起来。

今天写诗赋题目,明天写律赋,后天写策论,大后天写经义题。

大大小小的题目,严格按照乡试的标准走。

搞得众学子掉了很多头发。

“最近这是怎么了?”温书的时候,有个学子忍不住吐槽道,“教授和直讲去年不是这样的,怎么今年老布置课业呀?”

为了岁考,他们停止了一切活动,抓紧时间备考。

没想到,每天还要做作业。

而且一题比一题难。

“难不成今年的奖励有变?”有人胡乱猜测。

“奖励加倍的话,我就跟岁考拼了。”有人磨牙道,“去年我排在末尾,根本没得挑,今年怎么也得拼一把。”

“管他变没变呢,冲就对了。”凌少崇开口,“要是你们不打算参加下届的乡试,就当我没说。”

“凌兄打算参加下届乡试?”

“你没打算?”

“我盘缠还没攒够。”

凌少崇一时间不知道怎么搭话,干脆将目光转移到沈淮身上,“沈兄,你有这个想法吗?”

沈淮坦荡道,“自然。”

“算我一个。”林致远加进来,“这条路,人多才热闹。”

秦靖西撑开扇子,“那我也要凑一凑热闹。”

“也算我一个。”

“兄弟们,冲啊!”

“冲啊!”

大家瞬间围成了一团。

声音喊震天。

尽管只有简单的‘冲啊’二字,却有气吞山河之势。

这画面,不禁让秦靖西和赵云堂想起当初府试时,在金麟阁门前看到沈淮几人喊‘冲啊’的情景。

当时不懂,如今已是局中人。

此刻,他们只觉得浑身血液沸腾,充满干劲。

岁末考前两天,县学停止上课。

教室被设成考场,座位重新排列,因为人数较多,教室装不下那么多人,便在室外设露天考场。

岁末考前一天,大家排队领取座位号。

考试当天,需要搜检才能进入考场,流程跟正式科举一样。

而十一月的天气,已经冷了。

抽在室内的还好,在室外的话,要顶着冷风做题。

沈淮运气好,抽到室内。

开考前,教谕宣读考试纪律和规则,防止大家作弊。

严格程度,跟科举无异。

一旦作弊被发现,上报知县,情节严重者,县学除名或禁止下届科举,虽然不至于剥夺功名,可若是有人顶风作案,那么他的名声也就臭了。

大家都是好不容易才考上的秀才,功名还没捂热,不会冒这个风险。

题目是教谕出的。

教授和直讲共同监考。

巡逻的衙役,是借调过来的。

考试标准按照乡试流程走,一共考三场。

从第一场开始便实行淘汰制。

县学为了让大家接触和熟悉流程和题目,即便第一场没通过,也能继续参加第二场,不过,会把第一场没通过的名单公示出来,让大家心里有个数。

沈淮拿到卷子后,开始阅题审题。

考试题目跟院试差不多。

不过院试有经帖题和墨义题,这里没有了,经义题却变多了,答题的字数要求也不一样。

经义题,答题的字数至少三百字以上;四书题,每道题需要写两百字以上,还要作一首五言八韵的诗。

题目看似没什么大变化,但是难度却比院试高了几个维度。

不管是立意,还是涉及的知识面,都很广。

不过,还难不倒沈淮。

审题之后,他在脑中构思,理清思路了才下笔。

全神贯注,一气呵成。

许是进了县学后,阅读量增多,沈淮的思维比在学堂时期更开阔,灵感更为活跃,所以他的破题速度很快。

想要的知识点,很快就能搜索出来。

下笔如有神。

作诗也比以前快了很多。

写完所有的题目,沈淮习惯性的从头检查,确定无误后,交卷离开考场。

岁末考没有糊名。

沈淮的卷子刚交上去,很快便落到教谕手中。

作为小三元,教谕还是很关注沈淮的。

越看答案后,满意的点点头,然后递交给旁边的教谕,几个教谕看过之后,都在上面做了标记。

满意画圈,一般般画月亮,不满意画一竖。

沈淮的卷子标记了好几个圈。

当卷子的一竖标记,超过三个,就被淘汰。

答题的好坏,也是按标记多寡来排名的。

如果标记一样,就从字体、立意这些来判断高低。

第一场,沈淮顺利通过。

陶行简、林致远、凌少崇、梁岸、赵云堂、秦靖西几人也通过了。

甲班全部通过,丙班和乙班有七成通过。

没通过的学子,反应不一。

有的人嗷嗷叫,有的人不是很在意,也有人懊恼平时不努力。

第二场考的是五经。

题目是从《诗经》、《尚书》、《周易》、《礼记》、《春秋》中,各出一段文字,并解读分析。

另外,还会有诏、判、表、诰相关题目。

‘诏’是指诏书,是皇帝布告天下臣民的文书。

考生需要根据题目要求,并以诏书的格式和语气来撰写一篇议论文,整体要体现出诏书的威严和庄重。

这里,不能从个人的角度去思考问题,而是从上位者的角度出发,针对当下问题进行说明和指示。

‘判’是判词,是官员根据案件和律法规定做出的裁决文书。

题目出一个案例,要求考生以判官的身份,对案件进行分析和判断,这里不仅要符合法律规定,还要符合道德准则。

这里不仅考验逻辑思维,还有考生对律法的熟悉程度。

沈淮进县学时间不长,对律典只有三分熟,好在题目涉及到的知识点,他之前看过,有印象。

‘表’是臣子向帝王陈情言事的一种文书。

出题方式依旧是提供情景案例,让考生以臣子的身份,向皇帝表达自己的看法和观点。

作为臣子,首先得表忠心,其次让皇帝看到你的才华和政治见解。

所以条理要清晰,言语要文雅。

‘诰’是上级对下级的一种训诫和命令,后来演变成帝王任命或者封赠的文书。

题目要求,考生以帝王的口吻,对某个官员的妻子进行封诰。

这种封诰,跟电视上看到的那种差不多,但格式和形式上更为严格和规范。

题目不算难,但想要脱颖而出,不容易。

所以,沈淮要花更多的心思。

第二场考试,难度不大。

恰恰因为难度不大,所以更不好出头。

淘汰人数也比第一场多。

第三场考五道时务策。

难度直线上升,也是最能看出考生水平的。

涉及到时政。

若是考生不关注这方面或者是没门路收集信息的,连审题都审不明白,更别说下笔了,直接淘汰。

知道题目的,需要对事件进行分析,给出解决方案。

方法大家都知道,但要怎么破题,也不是每个人都能做到的。

因为大家都是读书郎,接触的人、事、物不多,对待事情的看法不是流于表面就是没有看法。

光是分析,就分析不准,更别提给出解决方案了。

所以这一场,能答出的来屈指可数。

可以说,大家的短板,在第三场策论中,一目了然。

沈淮能答出来,主要是占了前世的便宜。

他学过历史政治,对古代的政治制度、经济发展、文化变迁有一定的了解,而策论题主要也是针对这些方面来考的。

所以更能客观的审视题目,清晰的阐述观点,也能跳出时代的局限思维。

大方向有了,再结合实际,多少能给出一些相应的方案。

这里需要注意的是,用词造句需要准确表达,给出的细节也要符合当下背景,若是脱离实际,很容易给人一种‘你吹牛’的印象。

不过,这也考验阅卷人的水平。

三场考完,大家的精气神好像被抽干了一般。

“我终于明白,为何许仪章和方启贤为何没考中了。”回到宿舍,陶行简有气无力的倒在床榻上,“月考和岁末考的难度,简直就是天差地别。”

沈淮喝了口水,“乡试更难。”

陶行简听言,立马坐直了身子,“师弟,你看过乡试的真题了吗?”

沈淮点点头。

方启贤回来没多久,便默写题目给林致远,林致远看完传给他的。

“我没看。”陶行简哀嚎,“早知如此,当初就不该听许仪章的。”

沈淮好奇,“他跟你说了什么?”

“他说以我现在的水平,去看乡试真题也看不懂,只会徒增烦恼,让我在县学待两年后在尝试去做乡试的真题。”

陶行简想到这些,便捶胸顿足起来,“许仪章坑我。”

沈淮无语道,“这种话你也信?”

“是我傻。”

“确实傻!”

陶行简嚎得更大声了。

“陶兄这是怎么了?”林致远和梁岸进来,看到陶行简捶胸顿足的样子,不禁觉得好笑。

在两人的印象中,陶行简平时挺淡定的一个人,没想到也有这么一面。

陶行简面色一僵,很快恢复平时的模样。

“没事。”他故作镇定。

可惜被沈淮无情揭穿。

林致远和梁岸知道后,没忍住,直接笑了出来。

陶行简哀怨的看着沈淮。

沈淮两手一摊,美曰其名道,“独乐乐不如众乐乐。”

陶行简:“……”

看着陶行简蚌住的样子,林致远和梁岸笑得更大声了。

陶行简破罐子摔破,当场摆烂。

“好了陶兄,我们不笑就是。”林致远压住嘴角,然后转头请教沈淮问题,“表弟,策论题二,我完全没有方向,你是怎么破题的?”

梁岸接着说道,“沈兄,我们知晓你擅长策论,所以才过来请教的。”

“其实,我并无多大把握。”沈淮有所保留,“律典我看的不多,堪堪答了三百字,策论题更是把握不大。

尤其是涉及税制和边关屯田这两道题,更是言之无物。

与其误导你们,不如等成绩出来,在看看教谕如何分析。”

寻觅书屋推荐阅读:秦时:最强毒士,嬴政直呼活阎王满级大佬在诡异世界乘风破浪雨花诗慕总的隐婚生活怪谈:诡异想骗我上车不分手?就疯狂染指她绝界域修仙指南:病弱师妹又在扮猪吃虎崛起之异能传奇黑科技暴富女尊王爷的俊美夫君异世界英雄传说渣男宠妻不归路三个孩子两个爹快穿影视剧:大佬要逆天谍战:开局做了鬼子翻译官夺舍重修有望长生她那么强,多几个爱慕者怎么了崽崽不听话,娘亲重生来宠娃时空之旅,快穿碧蓝开局满图鉴,港区求生指南!僵约齐天大圣要命!她马甲满级,你惹她干嘛女儿重生后带全家报仇替嫁小O成大佬心尖宠恶灵缠绕骷髅狂想曲八零小俏妇:成为兵哥哥掌中宝我的年代怎么还有四合院我在大酒店里学捉鬼神魔之念快穿:疯批大佬对清冷美人撩上瘾相倚上界团宠今天也在下界还情债柯南之我在柯学世界做智力天花板穿书七十年代:开局多一个老公来自弃婴岗系统活在诡异世界,我在现实封神老太重生:闪婚皇叔,前夫孽子悔成渣了错把师祖当炉鼎,她竟然沉沦了!少年,你的对象是星辰大海界海梵辰寻龙藏珠民俗诡事簿首长九代单传,我一胎六宝打破了星铁:萝莉控的我,身边都是萝莉拐个总裁做驸马史上第一穿越麟角传说纯心荡漾:裴总追妻路漫漫我在古代逃荒路上如鱼得水
寻觅书屋搜藏榜:洗白被迫上恋综,席上全是前男友脸红!宿主他又又又在作腰了!原神:真相知晓,选择为何皇陵扫墓,顿悟三千大道海贼:这个熊猫超正义精灵宝可梦与波导勇者的奇妙冒险假千金重生后创飞所有人大千玄天战神综漫之专业挽回意难平开局极寒模式,我有空间在手玄学傻妻掉马后,全球大佬排队宠大秦:开局被始皇听见心声晨昏集与帝王交易转眼帝王的心里全是她神启长生穿成首辅家的傻儿子快穿之姚琛很忙尸骨琢重生封神之我为哪吒娇妻又美又飒,冷面军官千依百顺重回高考前,学霸娇妻狂赚五百亿穿越之怎么办,我爹是超级大反派穿成闲王妃后的逆袭之路穿书:成亲后发现攻略目标变了绑定神豪系统后,假千金凭亿近人清穿:贵妃又怀了娇娇须哄夫人,太傅大人他悔了夫君想宠妾灭妻?我覆灭他全族九叔:我以雷霆镇压一切!渡劫雷后,我变成龙了娇娇太放肆亮剑之扬刀跃马阎王带我去直播嫡女重生之鉴茶虐渣恰是枯木逢春重生后,我预言末世惊动国家独宠萧家宝贝蛋子野欲!疯批宿主又和邪神杠上啦!我的徒儿有点怪?白月光回国当日,我在机场孕吐了艺考生快穿:掐指一算,因果未断穿越后,当县令她照样带村民赚钱鬼灭之挥刀就能变强穿越的掠夺系统活在多元宇宙新婚夜残疾老公把我欺负哭了穿越之纨绔王爷为我谋天下怀宁令
寻觅书屋最新小说:你回来呐【快穿】穿回七零绝色炮灰带崽随军韩娱:心动的开始闪婚珠宝大亨上辈子苦够了,重生八零火速离了四合院:抢我家产,一棍打翻全院豪门风云沈氏家族的荣耀与征途外室三年,离开时他却悔红了眼上大学就孕吐!被霸道教授亲到哭宗门崛起:我的徒弟皆大佬三灵根,宝塔仙缘养世界,从诸天万界开始我坠崖你娶平妻,我改嫁你哭什么?火影重生九十九次后由我来结束贵女跌落神坛,佛子跪地轻哄综盗墓:这次坑的是谁?系统助力:带着记忆做女人穿越后捡了个状元当童养夫荒墟纪元:青铜钟鸣玄青录平安医仙恶女的上位魅惑上位:太太,你老公好爱我呀人设oc,脑洞合集结婚吗顾先生呔!呔!呔!没事儿偷听点心声!火影之宇智波青叶养诡玄奇重生嫡女杀疯了!纨绔夫君他藏不住马甲长生帝尊红颜祸水疯批母女在年代逆袭分手后,疯犬大佬诱我沉沦说好相敬如宾,侯爷生崽上瘾了综影视之横行甄嬛如懿以美之名【电视剧】叶辰古往今来火影:开局对线主角团穿越盗笔,我和闺蜜分工明确穿成炮灰后,小两口在年代文逆袭幽冥往事仙逆重生:大小姐,她是天道化身我南极仙翁,法则证道又香又软谁不爱仙中枯骨阴间软饭不好吃穿越琼明,仙子请卸甲!1986:学霸的黄金年代神秘消失的天才少女穿成农家独苗,我科举兴家涅盘回归:九幽邪王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