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收时节,县学放半个月的田假。
沈淮回家收稻谷,路上碰到村民,大家还夸他孝顺,考了秀才还下田帮忙收割之类的话。
八月十二,是沈淮生辰。
因为农忙,家里给他做了一碗长寿面,四个长辈各自给二百文的零花钱便算过了。
此时的沈淮,刚好十四岁,力气比之前大许多,能帮忙扛稻谷装上牛车,看得黄氏和林氏既欣慰又心疼。
晚上吃饭,沈月兴奋的说道,“三郎,上个月的腐乳订单几乎翻了一倍,而且大家还给我们的腐乳起了一个名字,叫三元腐乳。
这个得感谢魏舅舅,要不是他,咱们家的腐乳也不会传的那么快。
凭着你连中小三元的噱头,魏舅舅都把腐乳卖到隔壁的番邦小国去了,也不知道他是怎么搭上那边的商队,月初跟我们下了一万的订单。
等收完稻谷,作坊得加人手了,不然搞不过来。”
沈淮没想到,魏舅舅这么能干。
腐乳走出国门,肯定能赚到很多小钱钱。
“村里人手不够的话,可以请附近的江湾村和杏花村。”沈淮说,“要是请太远的,来回不方便。”
“不止腐乳出名,我们家自酿的白酒也出名了。”说起这个,沈继业很开心,“那天在林府,有很多人问林家的梨花白是在哪里买的。
大家都以为是林家酿的酒,最后林老爷都问到你爷爷这里来了。
可惜存量不够,不然还能卖上一批。”
“若是有人问,可以卖一些,等收完稻谷,就可以酿橙子酒、柚子酒和柿子酒。”沈淮看向沈七刀,“爷爷,今年可以多做一些,村里的果不够,可以到附近的村子收购。
像江湾村,柚子树就挺多的,每年都吃不完烂树上。”
“等收完稻谷,就让你沈江哥去江湾村看看。”似乎想起了,沈七刀停顿了好一会儿才开口,“对了,最近我跟你爹跑了几趟马市,都没碰到好的。
而且马匹的价格,还比之前贵了许多。”
沈淮敏锐道,“是边关又要打仗了吗?”
“掌柜的说,合作的两家马场遭了灾,病倒了不少成年马,需要从更远的马场买进,所以价格就上去了。”
沈淮舒了一口气,还以为边境有战争。
“以前父亲说过,买一匹马得一百两左右,现在价格是多少?”
“一百二左右。”沈继业开口,“这个价格的马匹,比普通的马要好上一些,就是吃的草料,也不便宜。”
养马跟养牛不一样,养护的成本更高。
除了吃草,还要吃一些谷物,豆类和青菜。
“现在价格贵,那就过段时间再看呗,反正也不急,说不定过一两个月,马匹的价格又下来了。”沈淮道。
林氏忍不住了,“马匹精贵,一百二十两的价格,都能买两头骡了,而且骡的速度比驴快,不管是搭车厢出行还是拉重货,都很好使。”
沈淮附和道,“买骡也行,实用。”
可沈七刀和沈继业却不这么想。
他们想买马,觉得马比较高大上,出行更有面子。
不过两人很聪明的没跟林氏争执。
于是,买马还是买骡,就这样不了了之。
吃饭完,大家早早休息,第二天起来继续收稻谷。
沈家请了四个帮工,五天就把稻谷收割完毕。
之后,林氏和黄氏开始跟村民收购橙子、柚子和柿子。
从清洗、去皮、捣碎装坛浸泡这些工序,需要花费不少时间,于是沈家又请了五六个人来帮忙。
后院的草棚子不够大,直接扩建到后山去。
半个月的时间,很快过去。
沈淮回了县学。
陶行简见他黑了很多,笑道,“收稻谷去了?”
“对啊,手心还起了好几个水泡呢。”沈淮说着,将手伸出来,“看,都还没好利索呢,估计拿笔都有点困难。”
有个水泡不小心破了,碰到冷水的时候,那滋味简直不要太刺激。
十指连心,疼到你两眼泪汪汪。
“我也有。”陶行简伸出两只手,“不过我习惯了,倒是不觉得疼,只要不去破开水泡,就不会那么疼。”
陶行简看着沈淮的伤口都见到红肉了,不禁失笑,“你这样还能摸枪吗?”
毕竟,沈淮每天都要练一下他的枪法。
“师弟,你还没回到之前,有个人过来打听你的枪法是不是很厉害,我猜想着,可能是跟六艺课程有关。”
县学设有君子六艺课程。
“君子六艺” 是指礼、乐、射、御、书、数。
每个学生可以选择一到两门练习。
不过课程还没开始。
“谁呀?”
陶行简摇摇头,“有些面生,不知道是谁。”
顿了顿,陶行简又说,“师弟,你每日都去草地那边练枪,只要稍微留个心眼便知晓此事,有人因此好奇上来打听也不奇怪。”
沈淮不可否置,“六艺课程,师兄想好了要学什么吗?”
“书和射吧。”
“我可能选乐。”
陶行简笑了,“沈爷爷会舞枪射箭,你跟他学便好,至于乐,我就不学了,太贵了。”
光是买乐器的钱,他们家负担不起。
消息出来的时候,他偷偷问了秦靖西,打听到的结果,把他吓得不轻。
光是普通的笛子,就要几两银子。
而且学乐,不仅仅是学那么简单,还要金钱和天赋来支撑。
简单来讲,学‘乐’就是烧钱。
“师兄此言差矣,我爷爷会射箭,但他只教我练枪,至于骑射,还是要学习一二的。”
为什么选择‘乐’,主要是上辈子接触的少。
这里的‘乐’,指音乐、舞蹈和诗歌等艺术形式,而且在古代,‘礼’和‘乐’是相连的。
上辈子,他没有音乐细胞,只会一点吉他。
但是吉他的玩法,跟琵琶和古筝有很大区别。
而练枪,主要是为了强身健体,还有在讲不通道理的时候,可以用武力解决,反正技多不压身。
君子六艺,每个学生都要学。
只是不要求你每样都学精,学会基础之后,就能选择一到两个喜欢的来加深学习。
学这些,也许不能跨越阶层,却是很好的切入点。
是加分项。
你可以不精,但你不能不了解。
当然,县学的授课老师是什么水平,沈淮没见过,暂时还不能做评价。
如果水平一般般,那么日后考中举人,到了府学,还要继续学习,或者花钱请人来教导。
不过在他们这个阶段,只需要了解和学习基础即可。
因为他们的主要任务是科举
只有不断进步,攀越更高的山峰,这些才艺才有发挥的余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