烈日当空。
通道周围没有树荫。
沈淮走得汗流浃背。
“三郎。”在外面等候多时的沈七刀,看到沈淮就招手,“这里有绿豆汤,店家刚刚拿去井里冰镇,来一碗吗?”
“来一碗。”
沈淮进入林荫的搭棚里,没有看到王地主和魏舅舅,顺口问道,“爷爷,王叔和魏叔呢?”
“在那边呢。”沈七刀指着另一边的林荫,“呐,就坐在那,你姑父也在。”
绿荫林下,王地主顶着大肚腩躺在老爷爷躺椅上,魏舅舅和林二爷正在聊天,不知道说了什么,脸上都带着笑容。
沈淮收回目光,“大姑来吗?”
“你大姑在家里给静丫头准备嫁妆,抽不开身。”
“婚期定在哪天?”
“你姑父说是十月初一。”
“现在六月,静表姐最多在家里待三个月就要出嫁。”沈淮想了想,“爷爷,等院试结束,我们去银楼挑两副头面给表姐添妆吧。”
“出发前,你奶奶也提过了,等你考完,我们就去银楼看看,再去金麟阁挑两幅字画,送给两位夫子。”
吃完绿豆汤,沈淮又点了三碗,给林二爷他们送去。
“姑父,喝绿豆汤了。”
林二爷听到声音,立即转头,看到沈淮端着三碗绿豆汤过来,连忙起身接过,“出来这般早,可都答完了?”
“姑父放心,都答完了。”沈淮一边接话一边递绿豆汤,“院试可严了,有士兵把守,负责秩序的千户跟活阎王似的,小侄可不敢在这节骨眼上放肆。”
说着,将剩下的两碗分别给王地主和魏舅舅。
“岳父,你吃过了吗?”林二爷见沈七刀也来了,连忙问道。
“刚刚陪三郎吃过一碗了。”沈七刀客气道,“这天气,我们躲到树下都觉得热,三郎他们在考棚里,肯定不好受。”
“是不好受。”沈淮如实说道,“我坐在中间的位置,一点风也没有,跟个蒸笼似的,所以写完我就赶紧出来了。”
没多久,林致远出来了。
沈淮当即让店家送来一碗冰镇绿豆汤,林致远不客气的接过,吃了大半碗才大倒苦水,“表弟你知道吗,我的考棚距离臭号不远,时不时就闻到一股屎味,要不是我意志坚定,都快顶不住了。”
“还有最后一场,坚持就是胜利。”沈淮安慰道。
“你是不知道,坐在臭号旁边那几个,出来脸都白了。”林致远自说自话,“天气热,那味道真是谁闻谁知道,我在的那排,还有人中暑了。”
“绿豆汤能解暑,明天你们带些绿豆汤进去。”沈七刀开口。
“绿豆汤利尿,喝完就想如厕。” 沈淮说道,“爷爷,考场如厕有次数规定,超过一次就被记录下来,所以不能带绿豆汤进去。”
沈七刀听言,遗憾道,“那只能喝水了。”
“不瞒外公,我们水都不敢喝多。”林致远苦笑道,“考场上的茅房,味道太重了。”
很快,魏渠、陶行简、王宇川还有陈观四人先后出来。
沈淮继续让店家送来四碗绿豆汤。
为免尴尬,他主动给小伙伴和表哥介绍。
双方认识之后,开始吐槽。
“天哪,考棚一点风都没有,热得我都快中暑了。”王宇川神色夸张的说,“还有五经题,难得我想喊爹,这一场,我可能真的过不了了。”
他对五经本来就不怎么熟,出的还是短截题,根本不知道怎么解题。
“我也是。”陈观很坦诚,“‘征者,证也’是什么意思我都不知道,答案乱写一通,所以很悬。”
顿了顿,他又乐观的说道,“考一次就过的那是天才,我考了两次就能过府试,其实已经很不错了,就算这次不过,我也见识到了院试的题目,知晓自己的短板,也算是赚到了。”
林致远听言,赞道,“陈兄豁达,在下佩服。”
“哈哈,自我安慰罢了。”陈观笑着说道,“寒窗数年,日复一日,不想开点怎么行?这次不成下次再来就是,反正我们还年轻,有的是时间。”
“陈师兄说的对,大不了下次再来。”王宇川也想得很开,“反正已经见识到了院试的难度,也不算白来一趟,就当攒经验了。”
王地主还没想好要怎么安慰王宇川。
结果王宇川自己就先想开了。
他既松了一口气,又有些失落。
魏舅舅拍了拍他的肩,压低声音说道,“参加县试的时候,夫子就说过,他们还差点火候,能通过县试和府试已经很不错了。
这次是学政大人亲自出题,肯定不简单,不过也是情理之中。
更何况他们才十五,还年轻,有的是机会。”
王地主深吸了一口气,“你说的有道理,这次就当是攒经验了,有了这一回,他们也见识到了院试的难度,回去之后说不定会更努力。”
林二爷看到这一幕,暗自佩服。
同时也对沈淮的交友眼光,表示称赞。
科举一道,看的不仅仅是学子的实力、还有运气和毅力。
心志不坚者,很难成事。
沈淮的同窗,乐观又向上,即便知道自己可能考不上,也不会自怨自艾,而是坦然的面对,并积极建立下一个目标。
这样的心态,林二爷很赞赏。
“岳父,这几个孩子都挺不错的。”他凑到沈七刀旁边,小声说道,“心态很好。”
“都是夫子教的好。”沈七刀嘴上挂着笑意,“在魏家学堂,只要你肯学,有科举志向,夫子都会悉心栽培,尽职尽责。
他们几个都是同一个班的,感情很要好。
方才听小观和小川说可能考不上了,我还想着要怎么安慰他们呢。”
林二爷目光落到自家儿子身上,“这方面,致远不如他们。”
“致远打小便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并为之付出行动和努力,这点已是难得。”沈七刀说,“年轻人嘛,对未来总是充满幻想,胆子大些又何妨?
只要不犯原则错误,试些小错又有何妨?
淋过雨,看过外面的天地,知晓大是大非,他们的肩膀才能扛住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