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的,他俩都相看成了,结婚日子一起定在了后天。
两位弟妹顾云都见过,挺不错的。
两个儿媳同时进门,继母可高兴了。
回到村里,顾云她们把新抓回来的四十只猪崽放在猪圈。
大队比照去年,又额外奖励顾云和李家媳妇,每人不少钱和票。
二人一起感谢了队里的干部,又说了一番慷慨激昂的言辞后,才回到自家。
等过两天,大队杀完年猪,自家再杀。
一整头猪,绝对够吃了呢。
这回顾云没抓小猪回来,一个是玉梅去县里上初一了。
大队又多抓了一倍的猪崽回来,没时间养了。
照大队这个养法,其实以后,基本上是不大会缺猪肉吃的。
再说,还有其他肉可以吃呀。
就说今年,三只老母鸡都抱窝了,一共孵出来八十多只小鸡仔。
别人换走了三十多只,二十只用来换家用了。
送给继母家两只。
两个弟弟家,每家一只。
剩下的三十来只,全杀了吃肉了。
这年头,哪有人家这么吃啊!
四个孩子,被顾云这几年给养的,个子窜出一个头不说,胖了,白了,头发不黄变黑了,而且还越来越浓密了。
看上去比同龄人高壮许多,出去,都没啥人欺负了。
敢欺负的,都被他们姐弟四个给打回去了。
没事孩子们还会去河里摸些鱼回来。
所以,家里不养猪,影响不了多少。
1974年。
经过去年很多人家自己育苗,再移栽,最后缩短了,自留地蔬果成熟的时间。
今年开始,家家户户都在屋里育上苗了。
在第一批黄瓜和洋柿子等下来以后。(洋柿子,学名番茄!)
有一些脑袋活泛的人,偷偷摘了,拿去镇里换东西去了。
这也导致了,整个夏天,大湾村人腰包鼓鼓,走路带风。
秋天,交完任务猪,大队里又加大了猪仔的养殖数量,猪圈也扩建了好几倍。
算上顾云这个带头的,养猪场一共已经有八名养殖人员了。
顾云现在每个月不光有工分领,还有工资和各种票拿。
供几个孩子读书,那是绰绰有余。
猪多了,粪就多。
粪多了,地就好。
所以,大湾村,继猪丰收之后,粮食也丰收。
粮食多了,挨饿的就少了。
人吃饱了,就身心康健了。
白天精神奕奕的上工。
晚上在炕上忙着造人。
这不,两个弟妹都是在这个月生的小侄子。
顾云特地去供销社“买”的鲫鱼,其实是从空间养殖区的湖里捞的,又从家里抓了两只母鸡送过去,这个叫下奶。
这天,妇女主任来家里做客,坐下后,先夸顾云,再夸孩子,最后开始聊顾云的个人问题。
顾云也把对方一顿夸,然后表示自己愿意听从组织的安排。
一个月,顾云就把新鲜出炉的丈夫,给领回来了。
这个年代,就是如此的迅速。
男人叫王九郎,在家里排第9。
孩子多,家里穷,大队正在帮忙给解决。
妇女主任带顾云过去相看时,她一眼就相中这个最小的了,主要是这人合眼缘!长得也干净。
王九郎今年25岁,顾云30岁。
虽然二人相差五岁,但也还是王九郎外表看上去,显得年龄更大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