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承乾抱着小兕子,脚下蹲着帅虎和白球,坐在黄包车上,唐善时在一旁小跑跟着,一行人来到一座塔楼前。
几人抬头,见门上挂着一块牌匾,写着“大同研究院”几个大字,门口站着几个侍卫。
李承乾放下小兕子,带头向前走去。
门前侍卫立刻上前行礼:
“属下参见太子殿下、晋阳公主。” 李承乾笑着上前拍拍侍卫的肩膀:
“不必多礼,你们辛苦了。这小子是我专门带来的,就不用搜查了。”
小兕子在一旁有样学样,挺起小胸脯,仰着头:
“不必多礼,辛苦你们了。”说完,伸手想拍侍卫的肩膀,无奈手太短够不着。
还好侍卫机灵,赶忙弯下腰,把肩膀送到小兕子手前。
小兕子满意地拍了拍,
“嗯,你不错哟!真乖!小兕子喜欢你。”
“是,小的,谨记晋阳小公主教诲。”
李承乾憋着笑推开门,走进研究院。
小世子抬高小短腿,跨上门槛,屁股一扭一扭地进了门,这才跟上去。
帅虎和白球脚太短,爬不过门槛,急得直叫唤,唐善时只好把它们一个个抱进去。
李承乾走进大殿,里面摆放着一张张长会议桌,几个人围在一起小声讨论着。
周围挂着许多小黑板,上面大多写着汉语拼音。
李承乾推门进来,众人纷纷抬头,看到是李承乾,都站起身行礼,然后都打算围过来。
李承乾抬手虚按,笑着说:
“都免礼,今天我带善时和小兕子来看看你们的新成果,别讲究那些礼数。” 话刚说完,角落传来“啪嗒”一声。
原来是一个穿着青衫的书生不小心碰倒了木架上的算盘,算盘珠子骨碌碌地滚到了小兕子脚边。
小兕子蹲下身,用肉乎乎的手指捏起一颗算盘珠,举到眼前,眯着眼睛端详:
“这是糖葫芦的籽吗?”这一问,引得满屋子人都轻轻笑了起来。书生脸一红,挠挠头说:
“回小公主,这是算学用的算子。”
“算学?”小兕子攥着算盘珠一下子一脸疑惑。
那书生立即拿过来一个算盘,递给了小兕子,她饶有兴致的把玩着算盘。
李承乾把小兕子拉到左边的休息区,让她自己玩。
赛虎和白球乖乖蹲在小兕子脚边,一声不吭。
他这才对着其他人道:
“你们继续忙正事,我就是随便看看。”众人这才回去接着讨论。
听到楼下汇报,从赵杰选出来负责事务的周墨白,急匆匆从楼上下来,一边走一边拱手行礼:
“小的,周墨白见过太子殿下。”
李承乾指着唐善识对周墨白说:
“周管事,这位是唐善识,莒国公家的公子。
把他安排到教授百姓识字的计划里,给他分派些任务。
后面房相家的三小姐房遗玉也会来,你把他俩安排在一起。”
“好的,小的,谨遵太子令。” 李承乾上前拍拍唐善识的肩膀:
“你小子在这好好学。这里的事,暂时别外传。现在你有正当理由了,明天就能约房遗玉过来。
机会给你了,就看你能不能抓住。”
“谢谢太子殿下,小子定不负所望。”
唐善识自然知道这研究院是做什么的,此刻满心欣喜,给李承乾深深鞠了一躬表示感谢。
接着他转头朝周墨白拱手:“那以后就要麻烦周管事了。”
“哪里的话,唐公子叫我周兄就行。唐公子请先到那边稍等片刻,
我跟太子殿下汇报点事,就马上带您参观,给您介绍这里。”
周墨白说着,便拉着唐善识到小兕子边上坐下,
又赶忙请李承乾到右边休息区,小声给李承乾做汇报。
“太子殿下,教授来做工百姓识字的计划已经开始了。
但现在上林苑住房严重不足,百姓只能每天回家住。白天要做工,实在没时间安排识字学习。
而且《大唐字典》只有一本,仅供我们研究,数量太少了。”周墨白一脸忧虑地向李承乾汇报。
“住房问题,得等你们把水泥研究出来。现在水泥研究进度如何?
只要水泥生产出来,这么多人一起建房子,速度不会慢。
有了住房,百姓白天做工,晚上就能识字了。
至于《大唐字典》,本太子会尽快解决。你们目前还是以写稿子为主。”
李承乾端起茶喝了一口,满意地点点头。
这里的茶都是现代茶叶,算是他给众人的福利。
“水泥已经按照您给的配方研究成功了,实验也合格了,正在修建厕所,预计今天就能完工。”
“好,干得不错。一会本太子过去看看。炼铁的高炉准备得怎么样了?造纸那边进度如何?”
李承乾满意地拍了拍周墨白的肩膀,接着问道。
“回殿下,高炉还在研究中,有些技术难题还需克服。
造纸那边按进度进行,不过竹子发酵还需要些时间,得等一阵子才能看到成品。”
周墨白挠挠头,有些惭愧地低下头。
“没事,这边你多上点心,本太子不会亏待你。你先去带唐善识熟悉下这里。”
周墨白应了一声,起身带着唐善识参观,边走边介绍:
“一楼是研究教授识字的地方,二楼研究一些机密事务,三楼是图书馆。我先带你看看一楼....”
李承乾看着他们远去,呵呵一笑,
又收了个免费劳动力,不对,是买一送一,白嫖果然才是最香的。
随后李承乾便闭目思索起来。
这时,小兕子玩算盘玩腻了,见李承乾空闲下来,立刻跑过来:
“太子哥哥,那黑黑的木板上那些奇怪的图画是什么呀?”
“那个叫汉语拼音,这个是a,这个是b……”李
承乾睁开眼睛,一边解释,一边拉着小世子走到黑板边教他发音。
教完后,李承乾想起小兕子正好要启蒙,便吩咐人拿纸笔过来。
其他书生见状,纷纷围过来。
李承乾闭眼在手机上查了《三字经》,一边抄写,一边教小兕子念:
“人之初,性本善,习……”
“人之初,性本善,习……”小世子跟着念。
在场的都是读书人,一听《三字经》,纷纷夸赞。
这让李承乾这个“文抄公”有些臊得慌,灰溜溜地带着小兕子走了。
刚出门,侍卫来报:“太子殿下,陛下找您,让您去书房。”
李承乾便立刻带着小兕子一脸无奈地往书房赶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