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办公室,陈宇靠在椅背上,闭上双眼,脑海里不断回想着这几个月来的经历。百货商店在他和刘峰、苏瑶的共同努力下,生意愈发红火,可赵宏的恶意打压就像一块巨石,沉甸甸地压在他心头,让他丝毫不敢放松。
“咚咚咚。”敲门声打断了他的思绪。“进来。”陈宇坐直身子,整理了一下情绪说道。
刘峰推开门走了进来,脸上带着几分兴奋,又夹杂着一丝紧张:“陈宇,我打听到一个消息,县城西边有个老纺织厂要低价转让,设备虽然有些老旧,但还能用。我觉得这是个机会,要是咱们把它盘下来,就能进军纺织行业,自己生产服装,不再受供应商的气。”
陈宇眼睛一亮,坐直了身子,可随即又皱起眉头:“这听起来确实不错,不过收购工厂可不是小事,资金是个大问题,而且我们对纺织行业了解有限,管理起来也不容易。”
刘峰挠挠头,有些着急地说:“我知道这有风险,可现在百货商店虽然生意好,但利润都被供应商和赵宏那边挤压得所剩无几。要是能自己生产服装,成本能降下来,利润空间就大多了。而且我听说,只要我们能在半年内让工厂恢复生产,政府还有一些政策扶持。”
陈宇沉思片刻,站起身来,在办公室里来回踱步:“你说的有道理,这确实是个机遇,不过得先去实地考察一下,了解清楚工厂的具体情况,设备、人员、债务,一个都不能马虎。另外,还得找懂纺织行业的人咨询咨询,不能盲目下手。”
刘峰重重地点点头:“行,我明天就去安排。”
接下来的几天,陈宇和刘峰忙得脚不沾地。他们四处打听,找到了一位在纺织行业干了几十年的老师傅张工,向他请教收购工厂和生产经营的问题。张工听了他们的想法,沉思良久后说道:“纺织行业现在竞争也不小,但只要产品质量过硬,有销路,还是有利润可图的。那个老纺织厂我也听说过,设备虽然旧,但保养得还行,要是好好改造一下,生产中低端的服装没问题。不过,你们得注意人员安置的问题,原厂的工人大多技术熟练,要是能留下一部分,对你们开展生产很有帮助。”
有了张工的专业意见,陈宇和刘峰心里踏实了不少。他们又找时间去老纺织厂实地考察,只见工厂大门紧闭,院子里杂草丛生,厂房有些破旧,但机器设备看起来还能运转。他们和工厂负责人进行了深入沟通,了解到工厂之所以低价转让,是因为经营不善,资金链断裂,但没有大额债务,这让他们松了一口气。
回到家后,陈宇把收购纺织厂的想法告诉了苏瑶。苏瑶听完后,担忧地说:“这可不是一笔小数目,万一出了问题,咱们这好不容易积攒起来的家业可就全搭进去了。”
陈宇握住苏瑶的手,轻声说道:“我知道有风险,但不冒险哪来的机遇?现在百货商店的发展遇到了瓶颈,不寻求突破,早晚会被赵宏挤垮。收购纺织厂虽然有风险,但要是成功了,我们就能打造属于自己的产业链,以后的路就好走多了。我保证,我会谨慎行事,不会让你和咱们的家受到损失。”
苏瑶看着陈宇坚定的眼神,心中的担忧渐渐消散,轻轻点了点头:“我相信你,不管你做什么决定,我都支持你。”
得到苏瑶的支持后,陈宇和刘峰开始筹备收购资金。他们把百货商店的部分利润拿出来,又向银行申请了贷款,还发动身边的亲朋好友借了一些钱,终于凑齐了收购资金。
在签订收购合同的那天,陈宇站在老纺织厂的门口,望着那略显破旧的厂房,心中五味杂陈。他知道,从这一刻起,他将踏上一条全新的征程,前方等待他的,是无数的挑战和机遇。
收购完成后,陈宇和刘峰迅速投入到工厂的改造和复工准备中。他们聘请了专业的技术人员对设备进行维修和升级,同时,按照张工的建议,对原厂的工人进行了筛选和培训,留下了一批技术熟练、责任心强的工人。
然而,事情并没有那么顺利。就在工厂准备试生产的时候,又出现了新的问题。原材料供应商突然提高了价格,涨幅高达30%,这让原本就紧张的资金压力变得更大了。
陈宇得知消息后,气得一拳砸在桌子上:“这些供应商太过分了,看我们是新入行的,就想趁机敲竹杠。”
刘峰也满脸愤怒:“要不咱们换一家供应商?”
陈宇摇摇头:“现在时间紧迫,重新找供应商,质量和供货时间都没法保证。而且其他供应商也未必不会跟风涨价。看来,我们得想个别的办法。”
经过一番深思熟虑,陈宇决定亲自去和供应商谈判。他带着张工和刘峰,来到了供应商的办公室。
供应商老板王总看到他们,皮笑肉不笑地说:“陈老板,不是我故意为难你,最近原材料价格上涨,我的成本也增加了,实在没办法。”
陈宇微笑着说:“王总,我理解你的难处。不过,咱们做生意讲究的是互利共赢。你看,我们刚刚收购了纺织厂,以后的订单量肯定少不了。要是这次你能给我们一个合理的价格,以后我们长期合作,你也能多赚不少钱。而且,我们也可以帮你拓展销售渠道,把你的原材料推荐给其他同行。”
王总听了,微微有些心动,但还是有些犹豫:“话是这么说,可我也得考虑我的利润啊。”
这时,张工开口了:“王总,我在纺织行业干了几十年,对原材料的价格和质量都很了解。你现在提的这个价格,比市场价高出太多了。要是你坚持这个价格,我们也只能另寻他路了。不过,到时候你可就失去了我们这个大客户,还可能会影响你在行业内的声誉。”
王总脸色微微一变,他知道张工在行业内的威望,也不想失去陈宇这个潜在的大客户。思考片刻后,他终于松口了:“好吧,看在陈老板这么有诚意的份上,我就给你们打个九折。这已经是我的底线了。”
陈宇心中暗喜,但脸上依然不动声色:“王总,九折还是有点高。八折,要是行的话,我们现在就可以签订长期合作协议。”
经过一番讨价还价,双方最终以八五折的价格达成了协议。走出供应商的办公室,陈宇长舒了一口气:“总算是解决了一个大问题。”
刘峰兴奋地说:“陈宇,你可真有办法。要不是你,这次我们可就麻烦了。”
陈宇笑了笑:“这不是我一个人的功劳,多亏了张工的帮忙。以后,我们还会遇到更多的困难,只要我们齐心协力,就没有过不去的坎。”
在解决了原材料供应问题后,工厂终于顺利试生产。看着第一批次的服装下线,陈宇、刘峰和工人们都激动不已。这些服装款式新颖,质量上乘,陈宇对它们充满了信心。
他带着样品,来到了几家大型商场和批发商那里,向他们推销自己的产品。一开始,很多人对这个新品牌持怀疑态度,不愿意进货。但陈宇并没有气馁,他耐心地向他们介绍产品的优势,还提供了优惠的合作条件。
终于,一家规模较大的商场经理被陈宇的诚意和产品质量打动,决定先订购一批货试试。这是陈宇的纺织厂接到的第一笔大订单,他深知这一单的重要性,亲自监督生产和发货,确保每一件服装都完美无缺。
没过多久,好消息传来。那家商场反馈,陈宇的服装销量非常好,顾客们对款式和质量都很满意,要求再次补货。其他批发商看到商机,也纷纷主动找上门来,要求合作。
陈宇的纺织厂逐渐走上了正轨,订单越来越多,生产规模也不断扩大。他并没有满足于此,而是开始思考如何进一步拓展市场,提升品牌知名度。
一天,陈宇在报纸上看到一则关于全国服装展销会的消息,他眼睛一亮,心中有了一个新的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