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野!“瑞莲惊叫出声。
令人意外的是,星野不仅没有不适,反而咯咯笑起来,小脸泛起健康的红晕。更神奇的是,被他摘取的那片叶子处,很快又长出了新的嫩芽。
“甜、甜”星野笑眯眯的留着口水,挥舞着小手准备抓第二片。
好在沈清快步将他抱入怀中,哭笑不得道:“宝贝,这可是珍宝不是这样吃的。”
返程时,宁胡淤特意绕道带众人去了温泉谷。
蒸腾的热气中,星野套着小竹筐在浅水区扑腾,活像只快乐的小鸭子。萧煜和长乐在远处比试水性,溅起的水花惊飞一群白鹭。
暮色四合时,宁胡淤在竹楼摆下饯行宴。她换上了正式的苗王服饰,银冠上的月牙饰物随着动作叮当作响。
“这杯敬重逢。“她举起竹筒酒,月光透过窗棂,在她脸上投下斑驳的光影。
宴席过半,星野已经在沈清怀里睡熟。
宁胡淤轻轻取下银冠上的月牙吊坠,系在孩子的银项圈上:“带着它,南疆的山灵会护佑你平安长大。“
启程那日,寨民们送来了各式礼物——绣着吉祥纹的背带、用香樟木雕成的拨浪鼓、装在竹筒里的百花蜜...星野的小马车很快被塞得满满当当。
宁胡淤一直送到官道尽头。临别时,她突然将一把青铜钥匙塞进沈清手中:“白苗寨永远有你的竹楼。“
马车渐行渐远,最终消失在蜿蜒的山路尽头。宁胡淤站在高崖上,红衣在风中猎猎作响,直到再也看不见车队的影子,才转身返回寨子。
三天后,西凉王府。
暮春的风裹挟着沙枣花香掠过西凉王府的飞檐,瑞莲倚在朱漆廊柱上,指尖无意识摩挲着腰间药王谷的令牌。
陆昭正在庭院里教星野辨认草药,风声与孩童稚嫩的笑声交织成独特的韵律。
“真要走?“沈清将刚绣好的锦囊塞进女儿手中,针脚细密处绣着并蒂莲,“外面风餐露宿的......“
话未说完,便被瑞莲扑进怀里打断。少女发间的金步摇轻轻撞在母亲肩头,发出细碎声响:“娘,您和父亲当年不也走遍大江南北?“
萧煜擦拭着佩剑的动作顿了顿,刀鞘上狼头图腾泛着冷光。
这位历经百战的西凉王此刻却像个笨拙的父亲,从袖中掏出个油纸包:“这是你最爱吃的胡饼,路上带着。“
油纸边缘被捏得发皱,显然在怀中揣了许久。
启程那日,星野哭得小脸通红,揪着陆昭的衣角不肯松手。
“姐夫教我练剑!“小家伙抽噎着,泪珠滚落在陆昭新换的护腕上。
陆昭蹲下身:“等你长高到这棵胡杨,我就回来教你。“
他的目光越过孩童头顶,与萧煜别过脸去,用力咳了两声掩饰情绪。
马蹄声渐远时,瑞莲突然勒住缰绳回望。
西凉城的轮廓在风沙中若隐若现,城墙上那道熟悉的身影笔直如松,身旁的小人儿还在拼命挥舞着手臂。
她伸手接住陆昭递来的水囊,指尖触到对方掌心的厚茧。
“这次想去哪?“陆昭的声音混着风声传来。
瑞莲望着天际盘旋的雄鹰,嘴角扬起笑意:“听说东海有座蓬莱岛,岛上的鲛人会唱能让人忘记忧愁的歌......“
话音未落,怀中的信鸽扑棱棱飞起,带来贺春从南疆寄来的信笺,墨迹里还沾着不知名的花瓣。
而此刻的西凉王府内,沈清正带着星野晾晒新采的药材。
小家伙踮着脚往陶瓮里丢沙枣,突然指着天边的雁群:“娘,姐姐和姐夫变成大雁飞回来了!“
萧煜的手顿了顿,望着空荡荡的庭院,最终只是将儿子扛上肩头:“走,爹爹带你去城头看更厉害的东西!“
夕阳西下,西凉城的城墙被染成金色。萧煜抱着星野登上城楼,小家伙兴奋地指着远处的戈壁:“爹爹,那是什么?“
顺着星野胖乎乎的小手指去,只见地平线上扬起滚滚烟尘。
烟尘渐近,竟是一支驼队。领头的白骆驼上,一个红衣女子正朝城楼挥手。星野瞪大眼睛,认出那是宁胡淤姨姨的装束。
“阿淤?“沈清闻讯赶来,银铃在风中叮咚作响。她难以置信地望着越来越近的驼队,“她怎么会...“
驼队在城门前停下。宁胡淤利落地翻身下驼,身后跟着十几个苗疆打扮的年轻人,每人背上都背着竹篓。
“阿清,“她仰头笑道,“我把白苗寨最好的药师都带来了!“
原来,宁胡淤在沈清一家离开后,便召集寨中年轻药师,带着南疆特有的药材千里迢迢赶来西凉。
她想在西北荒漠中,建一座连接南北的医馆。
当晚,王宫灯火通明。星野好奇地围着那些竹篓打转,小鼻子不停地嗅着各种草药的香气。萧煜命人腾出西城一处宅院,作为医馆的临时驻地。
“这些孩子,“宁胡淤指着正在整理药材的年轻人们,“都是当年受过你恩惠的寨民后代。他们听说要来西凉跟你学医,争着报名呢。“
沈清的眼眶有些湿润。她拿起一株熟悉的药草,轻声道:“这是...七叶琉璃草?“
“那日星野吃下的那片叶子,“宁胡淤神秘地眨眨眼,“我在潭边发现了它的种子。“
三个月后,“南北医馆“在西凉城正式开张。
开馆那日,城中百姓排起长队。星野穿着小小的苗疆服饰,有模有样地帮大人们分发药包。
傍晚时分,一只信鸽落在医馆的屋檐上。
沈清取下信筒,是瑞莲从东海之滨寄来的。信中除了讲述见闻,还提到一个惊人的消息——她在蓬莱岛结识的鲛人部落,竟掌握着治疗荒漠眼疾的秘方。
“看来,“萧煜揽住妻子的肩膀,“咱们家这两个闲不住的,走到哪儿都能捡到宝贝。“
沈清笑着将信收好,转头望向医馆后院。
星野正在庭院里追着一只彩蝶奔跑,小脚丫踩得青石板啪啪作响。萧煜坐在廊下批阅军报,时不时抬头看一眼儿子,嘴角挂着宠溺的笑。
“边关送来急报,说是瑞莲小姐和姑爷在江南一带行医,治好了许多人的眼疾,百姓们要给立生祠呢。“
萧煜放下毛笔,接过信笺细看,不禁摇头失笑:“这丫头,走到哪儿都不安生。“
正说着,沈清端着药盏从内室走出:“星野,该喝药了。“小家伙立刻躲到父亲身后,只露出半个小脑袋。
“你娘亲熬了一上午,“萧煜把儿子拎出来,“不喝的话,明天就不带你去骑马。“
星野瘪着小嘴,不情不愿地接过药碗,突然眼睛一亮:“娘亲,爹爹说姐姐在江南!我们也去好不好?“
沈清蹲下身,轻轻擦去儿子嘴角的药渍:“等你再大些,爹爹和娘亲就带你去江南找姐姐。“
“那现在呢?“星野仰着小脸问。
“现在啊,“萧煜一把将儿子举到肩上,“爹爹教你认西凉的军旗!“
星野欢呼起来,小手揪着父亲的发冠,惹得萧煜连连告饶。沈清望着父子俩闹作一团,眉眼间尽是温柔。
此时,千里之外的江南水乡。
瑞莲正在药棚里给病人诊脉,陆昭在一旁研磨药材。阳光透过竹帘,在他们身上洒下斑驳的光影。
“师父,“一个小药童跑进来,“村口的李阿婆说,她家新酿的梅子酒要给陆先生尝尝。“
陆昭笑着摇头:“告诉她,等这批药配完就去。“
瑞莲打趣道:“自从上回你夸她酒酿得好,老人家见天儿地送。“她忽然压低声音,“说起来,长乐和李姑娘的婚事,你写信告诉爹娘了吗?“
陆昭点头:“昨日刚收到回信,说是等我们回去再办。“他望向窗外飘落的柳絮,“不过看这情形,咱们怕是要在江南多待些时日了。“
“那正好,“瑞莲伸了个懒腰,“我还没吃够这里的蟹粉汤包呢。“
“要不我们将这处院子买下来,定居在这里吧。我太喜欢江南的烟雨了。”
瑞莲的话音刚落,陆昭研磨药材的手便停了下来。
他抬头望向窗外烟雨朦胧的江南景致,嘴角不自觉扬起温柔的笑意:“好啊,就依你。“
三日后,他们买下了临河的一处宅院。
白墙黛瓦,庭院里栽着几株垂柳,后门推开便是青石板铺就的码头。
瑞莲欢喜地在每个房间转来转去,指着东厢房说:“这间留给爹娘,窗外正对着一树海棠。“
正当他们忙着布置新居时,一个熟悉的声音突然从院门外传来:“这宅子选得不错,就是门槛太高,差点绊着你弟弟。“
瑞莲手中的茶盏“啪“地掉在地上。
她猛地转身,只见沈清一袭淡青衣裙站在门口,怀里抱着正啃糖葫芦的星野。小家伙见到姐姐,立刻挣扎着要下来,糖葫芦的糖渣蹭了沈清一身。
“娘!“瑞莲飞奔过去,差点被自己绊倒,“你们怎么来了?“
沈清笑着将星野塞进女儿怀里:“这小祖宗天天闹着要找姐姐,你爹被吵得没法处理政务,只好让我们来江南躲清静。“
星野搂着瑞莲的脖子,奶声奶气地说:“姐姐,想!“
说完还从兜里掏出一颗已经化得不成形的饴糖,执意要喂给瑞莲吃。
陆昭赶忙上前接过岳母手中的行李:“一路辛苦了。房间已经收拾好了,就在东厢...“
“不急。“沈清从袖中取出一封信,“你爹让我捎来的。“
信是萧煜亲笔所写,字迹力透纸背。
除了叮嘱女儿女婿保重身体外,还提到已派了二十名西凉精锐暗中保护,就驻扎在城外。最后一行字迹略显潦草:“星野若闹得厉害,就让他在江南多住些时日。“
瑞莲读着信,眼眶不知不觉湿润了。她抬头看向正在逗弄星野的陆昭,轻声道:“爹还是这么嘴硬心软。“
当夜,新宅里飘起久违的炊烟。
沈清亲自下厨,做了瑞莲最爱吃的羊肉焖饼。星野坐在特制的高脚椅上,小手抓着饼吃得满脸油光。
饭后,一家人在庭院里纳凉。
星野趴在瑞莲膝头,听她讲述江南的趣事,不知不觉睡着了。
“娘,“她声音有些哽咽,“你和星野...能住多久?“
沈清拢了拢鬓角的碎发,望向满天星斗:“看情况吧。你爹说,西凉的雪化了就来接我们。“
她顿了顿,又补充道:“不过江南的雪,听说要等很久呢。“
月光下,陆昭会意地笑了。他悄悄握住瑞莲的手,在她掌心写下:“至少半年。“
夜风拂过庭院,带来远处荷塘的清香。星野在睡梦中翻了个身。
月光如水,静静地流淌在新宅的庭院里。
沈清轻轻将星野从瑞莲膝头抱起,生怕惊醒了这个香甜入梦的小人儿。
孩子的嘴角挂着满足的笑意,一只小手仍紧紧攥着瑞莲的衣角,仿佛生怕一松手,姐姐就会消失不见。
陆昭轻手轻脚地搬来藤椅,让沈清坐下休息。
瑞莲则倚在母亲身旁,头轻轻靠在她肩上,就像小时候那样。
沈清温柔地抚过女儿的发丝,感受着这份久违的亲近。“一晃眼,我的莲儿都长这么大了。”她轻声说道,声音里满是感慨。“都成家了。”
“娘,这些年让你和爹操心了。”瑞莲抬起头,眼中闪烁着愧疚的光芒。
沈清笑着摇摇头,伸手轻轻点了点女儿的鼻尖:“傻丫头,做父母的,哪有不操心的?只要你们平安快乐,我们就知足了。”
她的目光越过女儿,看向正在收拾茶具的陆昭,眼中满是欣慰,“陆昭这孩子,踏实稳重,有他陪着你,娘放心。”
陆昭听到这话,微微红了脸,手中的动作顿了顿,随即恭敬地说道:“岳母放心,我定会护瑞莲周全。”
此时,一阵夜风拂过,庭院里的垂柳轻轻摇曳,发出沙沙的声响。远
处传来更夫打更的梆子声,一下又一下,在寂静的夜里显得格外清晰。沈清望着熟睡的星野,又看了看身旁的女儿女婿,心中满是温暖。
“对了,”沈清突然想起什么,从怀中掏出一个小布包,“你爹让我给你们带的,说是江南湿气重,这些驱寒的药材,你们留着备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