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应举为向青州方面通报捉拿薛刚的消息,备好礼物准备派人送去。薛安得知后,主动请缨前往青州。薛应举虽心存疑虑,但还是叮嘱道:“路上多加小心。” 薛安领命,带着家丁,抬着礼物出了登州城。然而,他并未前往青州,而是朝着天雄山的方向疾驰而去。
此时,程咬金正带着一众小英雄在赶路。途中,香山李靖现身指引:“薛刚身陷囹圄,速让他前往天雄山安身。” 程咬金领受指示后,日夜兼程。行至一处三叉路口时,正巧撞见薛安一行人,家将们不由分说将薛安拿下,带到程咬金面前。程咬金仔细询问,薛安便将薛刚被囚之事和盘托出。程咬金当即决定,与薛安一同前往天雄山。
抵达天雄山后,伍雄闻讯,快步下山将众人迎进山寨。在聚义厅里,伍雄向程咬金及众英雄行礼拜见,随后命人摆下庆贺筵席。席间,薛安再次提及薛刚被关押在登州牢中,急需救援。伍雄一拍桌子,义愤填膺地说:“三哥有难,我们自当全力相救!如今山寨英雄齐聚,点齐兵马杀进登州,救出三哥,岂不痛快?” 程咬金却摆摆手,神色凝重地说:“不可!登州城池坚固,且有青州、莱州相助。贸然行动,不仅救不出薛刚,反而会害了他性命。依我看,需里应外合,劫牢才是上策。” 众英雄纷纷点头称是:“祖太爷所言极是!”
程咬金随即开始调兵遣将:命伍雄扮作和尚,雄霸扮作道人,尉迟景扮成卖膏药的,罗昌扮作测字算命的书生,各自在登州城中府衙附近暗中打探消息,只等城外炮响,便一同动手劫牢救人;薛安熟悉城中情况,负责联络接应;又安排秦红带领三百喽罗,于十一日晚攻打东南二门;王宗立、金毛太岁、程月虎率三百喽罗攻打西北二门;自己则坐镇山寨,指挥全局。众将领命后,各自下山准备。
伍雄扮成和尚,在登州府衙门口盘坐诵经;雄霸化作道人,口中念念有词地诵读三官经。不多时,城外传来隆隆炮声,探子慌忙跑进府衙禀报:“不好了,响马攻城!” 薛应举急忙点兵准备出城迎敌,刚走出府门,伍雄和雄霸突然出手,双棍齐挥,将薛应举死死捆住,押往天雄山。
与此同时,尉迟景潜入监牢,打倒狱卒,救出薛刚。重获自由的薛刚怒火中烧,带领众人杀进府衙,将薛应举一家老小尽数诛杀。随后,他与伍雄、雄霸并肩作战,杀得官军丢盔弃甲,纷纷向北门逃窜。尉迟景赶到城门下,砍断门闩,打开城门,迎接各路英雄进城。众人打开府库,将钱粮装车,运往天雄山,把登州府劫掠一空后,才放炮出城,凯旋而归。
回到天雄山,薛刚向众兄弟连连拜谢救命之恩。见到程咬金时,他更是跪地不起:“孙儿若不是祖公相救,早已性命不保!” 程咬金却板着脸数落道:“你父兄的惨祸都是你闯出来的!众兄弟舍弃官位,专程来帮你报仇,连我这国公的身份都搭进去了!” 秦红见状,连忙打圆场:“祖太爷,过去的事就别提了,今日该为三哥庆贺!把薛应举交给他处置吧。” 薛应举被押到面前,薛刚怒目圆睁:“你这忘恩负义的贼!当初我有眼无珠,把你当兄弟,还助你做了总兵,没想到你竟恩将仇报!你还有何话说?” 说罢,他抽出刀,狠狠刺入薛应举胸膛,取其心肝,一时间鲜血满地。众英雄见状,纷纷感慨:“便宜他了!” 当晚,众人饮酒庆贺,直至深夜才散去。
登州城的佐贰官清点后,发现城中百姓死伤无数,总兵薛应举一家惨遭灭门,赶忙将此事上报朝廷。差官带着奏本赶往长安,途中遇到薛须的队伍,便一同返回。他们向武三思详细禀报了响马劫牢、薛应举被杀、薛刚逃脱以及官军百姓死伤惨重的情况。武三思大惊失色,急忙进宫向武则天奏明。武则天勃然大怒,当即下旨:命青州、莱州先行出兵征讨天雄山,捉拿薛刚;同时令武三思操练三军,随后出征。武三思领旨后,忧心忡忡地对张君左说:“薛刚一人就难以对付,如今又有众多帮凶,看来非得调集大军不可。” 于是,他开始紧锣密鼓地操演兵马。
另一边,天雄山的喽罗前来禀报:“青州、莱州的兵马将山前围得水泄不通,叫嚣着要捉拿大王!” 程咬金听闻,镇定自若地说:“兵来将挡,水来土掩!我们有兵有将,何惧之有?” 他随即下令:伍雄、雄霸率喽罗下山迎战莱州兵马;秦红、尉迟景领兵击退青州之敌;自己则亲自带领薛刚、罗昌、程月虎、王宗立从中路出击,支援两侧战场。
莱州总兵郭大忠正带着众将在山下叫阵,忽见山上冲下一队人马,为首两员大将勇猛无比,郭大忠根本抵挡不住,被杀得丢盔卸甲,大败而逃。青州总兵面对秦红、尉迟景的进攻,同样难以招架,正拼死抵抗时,听闻莱州兵马溃败,顿时无心恋战,虚晃一鞭,拨马而逃。怎奈山上又冲下程咬金等人,三路夹击之下,青、莱二州的兵马死伤惨重,四散奔逃。郭大忠、雷明一路败逃三十里,见后面没有追兵,才收拢残兵,此时兵力已折损大半。他们回到本州,急忙上表朝廷,称贼寇势力强大,请求增兵援救,保护城池,差官快马加鞭,连夜进京禀报。
程咬金对薛刚说:“虽然击退了这两路兵马,但朝廷必定会派大军前来,我们难以长久抵挡。你速去房州,向庐陵王奏明情况,我们助他兴兵伐周,师出有名。继续留在此处,终究不是长久之计。” 薛刚领命,拜别众人,踏上前往房州的路途。
途经登云山时,薛刚不慎被山上喽罗设下的绊索绊倒,擒上山去。山寨大王吴琦得知后,下令:“拉出去砍了!” 薛刚长叹一声:“可惜我薛刚,竟要死在这里,再也见不到小主,辜负了兄弟们的期望!” 另一大王马瓒听到 “薛刚” 二字,赶忙喝止:“且慢!” 他亲自下阶询问:“谁是薛刚?” 薛刚坦然回应:“我乃通城虎薛刚!” 马瓒一听,急忙亲自为他松绑,扶入大厅,纳头便拜。
薛刚扶起二人,询问他们的来历。吴琦说:“小人吴琦,这是我结拜兄弟马瓒。今日冒犯三爷,还请恕罪!不知三爷要往何处去?” 薛刚便将前往房州面见庐陵王的事情如实相告。吴琦、马瓒当即表示:“三爷要去房州,我兄弟二人愿一同前往!” 薛刚大喜过望。当晚,三人结拜为生死兄弟,在山寨饮酒畅谈。次日,吴琦、马瓒吩咐头目看好山寨,便与薛刚一同前往房州。
此时,元帅王荆周正在教场练兵,测试将士们的箭术、刀功和力量:射中红心者有赏,不中者受罚;能舞动一百二十斤大刀者有奖,舞动不得者受惩;能举起千斤铁香炉者给予赏赐,举不起来则要受罚。薛刚等人远远观望,只见有的将军一箭射中红心,有的却脱了靶;能拿起大刀的将士,舞起来也气喘吁吁;至于那千斤铁香炉,更是无人能举。马瓒见状,兴致勃勃地走进教场,连发三箭,箭箭命中红心,赢得阵阵喝彩。吴琦不甘示弱,上场将大刀舞得虎虎生风。薛刚则左手撩起衣襟,右手轻松举起铁香炉,走出圈外又走回来,将香炉放回原处,面不改色,气息平稳。王荆周见状,又惊又喜,连忙说道:“还望壮士助我一臂之力,光耀军威!” 薛刚等人当即下拜。
王荆周将他们扶起,传令收操,一同前往彩山殿拜见庐陵王。王荆周上奏道:“臣在教场操练时,遇见三位英雄,他们武艺高强,有万夫不当之勇。千岁若得此三人相助,复国指日可待!” 庐陵王大喜,传旨:“宣他们进殿!” 薛刚等人进入彩山殿,行三跪九叩大礼。庐陵王询问姓名,吴琦、马瓒上前奏明身份,轮到薛刚时,他却不肯报出姓名:“臣身负大罪,恳请小主赐下免死金牌,臣才敢说出姓名。” 庐陵王当即应允:“赦卿无罪!” 薛刚谢恩后,如实奏道:“臣祖父薛仁贵、父亲薛丁山,为朝廷平定东西边境,立下汗马功劳。臣薛刚罪该万死,因打死张保,武后将臣父母一门杀害,还将尸首颠倒埋入铁丘坟。如今程咬金千岁在天雄山,欲请小主登位,杀进长安,重振大唐江山!”
庐陵王听后,潸然泪下:“卿家无罪!你父祖对国家的功劳,我尽知。只是子伐母终究不合常理,此事以后再说。今封卿为忠孝王,吴琦、马瓒二位卿家为左右都督,在房州建造王府居住。至于秦琼、程咬金二位老臣,日后再行宣召。待武后寿终,再做定夺。” 薛刚谢恩后,便在王府住下,每日与元帅一同操演军队。
此时的朝廷,武三思正筹备着征讨天雄山。突然,探子来报:“扬州都督英国公徐敬业联合南唐萧大王、骆宾王,以匡复庐陵王为名,发布檄文号召各州响应,已集结三十万大军,攻城略地,声势浩大,扬言要除掉武后,拥立庐陵王复位!” 武三思大惊,急忙上奏。武则天看了骆宾王撰写的檄文,其中 “一抔之土未干,六尺之孤何托” 一句让她震惊不已,忙问:“此文出自何人之手?” 左右回答:“骆宾王。” 武则天叹道:“如此人才不得重用,实乃宰相之过!天雄山之事暂且搁置,江南徐敬业等人,才是心腹大患!” 于是,她任命大将李孝逸为元帅,魏元忠为参谋,武顺为后应,率领五十万大军、数百员良将,择日出征江南。
天雄山众人因徐敬业起兵,暂时躲过一劫。倘若朝廷此时切断山上水道,天雄山不战自乱,后果不堪设想。
转眼到了秋天,庐陵王带着文武百官在教场遥祭先祖。薛刚望着天空,想起父母惨死,悲痛难忍,上前奏道:“臣父母葬在长安铁丘坟,恳请主公恩准,让臣前去祭扫。” 庐陵王叮嘱道:“卿家此去,务必小心行事。” 薛刚谢恩后,与吴琦、马瓒二人踏上行程。一路上,他们顺利通过各州府关卡,毕竟薛家之事已过去三年,官府也不再时刻戒备。三人来到长安城外,在饭店中稍作休息,备好祭品后便进城前往铁丘坟。
抵达坟前时,天色渐暗。薛刚上前砸开坟锁,用石块顶住栅门,走进坟内。只见坟中杂草丛生,几乎没有道路。三人费力地拔去杂草,摆好三牲祭品。薛刚跪地痛哭,虔诚祭拜。不料,巡捕官发现异常,惊呼:“不好!薛刚怕是又来偷祭了!” 赶忙向武三思禀报。武三思闻讯,立即下令:“架起襄阳大炮,务必将他炸死!命大刀王殿、阔斧陈先领兵将铁丘坟团团围住,开炮轰击!紧闭城门,加强戒备!调集十万大军,在桥头巷口设卡布防!” 巡城官敲锣呐喊:“全城戒备,捉拿薛刚!” 百姓们听闻,纷纷紧闭家门。武三思亲自在铁丘坟前督战,一时间,喊声震天。而薛刚、吴琦、马瓒三人在坟内完成祭拜,他们能否突出重围?且听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