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樊梨花元帅率领大军离开了凤凰山,一路向西进发,很快便来到了麒麟山。她随即传令大军扎下营盘,准备明日开战。随着一声炮响,大军有条不紊地完成了扎营。
且说麒麟山的守将苏文通,乃是苏宝同的族弟。听闻小番来报,说凤凰山已经失守,唐兵已经打到了这里,他急忙下令:“山上要多准备灰瓶、石子,大家务必小心防守。若有人前来挑战,要立刻向我报告。” 众将领命,各自去安排布置。
次日,樊梨花元帅升帐点兵,问道:“今日哪位将军愿意前去挑战?” 窦一虎立刻应声说道:“小将愿去夺取此关。” 樊梨花元帅叮嘱道:“将军此去,一定要小心谨慎。” 窦一虎领命,随即率领本部兵马出营,前往山上挑战。他来到关下,大声叫骂道:“山上的番狗,快报与你们主将知道,大唐兵马已经到了,快快献出关来!若是不肯,等我们打进关去,定叫你们鸡犬不留!” 窦一虎骂声不断,很快就有番奴跑入帅府禀报:“国舅爷,不好了!关外有唐将前来挑战,骂个不停。” 苏文通听后,勃然大怒,吩咐手下备好马匹,抬起宣花斧,迅速披甲上马。他下令放炮开关,亲自带领兵卒,冲下山来,来到阵前。
窦一虎抬眼望去,只见来的番将生得尖嘴猴腮,面目狰狞,青面黑须,双眼犹如铜铃一般,声音好似破锣,头戴虎头盔,身穿黑金甲,手持宣花斧,骑着花斑豹。那番将拍马冲来,二话不说,举起宣花斧就朝着窦一虎的面上砍去。窦一虎赶忙用手中的棍棒抵住,两人你来我往,战了三十多个回合。苏文通见久战不下,忙取出一柄扇子,这扇子名叫 “羽翎扇”。他对着窦一虎的头上用力一扇,窦一虎顿时觉得酷热难耐,大叫一声:“热死我了!” 随即施展地行术,钻进地下逃走了。苏文通接连扇了好几下,竟把地皮都扇得通红。窦一虎在地下走了数十步,才感觉热气消散。他回到营中,上帐向樊梨花元帅禀报道:“这扇子太厉害了,幸亏小将我是去探阵,被他一扇,就赶紧逃回地中,即便如此,还差点热死。若是换了别人去,恐怕早就化为飞灰了。元帅,必须得想法子除掉这把火扇才行。” 樊梨花听后,说道:“想来众将都难以对付这火扇,那就待我亲自出战,用水来破它。” 于是,她传令众将,一同出阵。
苏文通看到樊梨花,不禁连声赞叹:“好一个美貌佳人!” 他高声喊道:“女将军,留下你的名字!” 樊梨花大声喝道:“本帅乃大唐征西大元帅、威宁侯樊梨花!” 苏文通也大声喝道:“反贼!你果然名不虚传。你空有这般美貌,为何不送进国王宫中做个妃子,享受荣华富贵?却反而投降敌人。今日你须听我一言,早早改邪归正。” 樊梨花听了,怒不可遏,喝道:“匹夫,休得胡言乱语,放马过来!” 说罢,挥舞双刀,朝着苏文通砍去。苏文通抵挡了一阵,渐渐感到气力不支,架不住樊梨花的双刀。他连忙从身边取出羽翎扇,用力扇动起来,顷刻间,烈火熊熊,朝着樊梨花和唐军烧来。樊梨花见状,口中念动真言,瞬间,北海水汹涌而至,护住了唐营。苏文通看到面前突然出现滔滔大水,吓得魂飞魄散,急忙拍马逃走。樊梨花趁机祭起飞刀,一道寒光闪过,苏文通被斩为两段。
樊梨花收起羽翎扇,退去北海水,点齐人马,正要上山攻破敌寨。这时,只见山头上飞下一个道人,这道人穿着八卦衣,绿豆眼,尖嘴青脸,手中拿着一把宝剑。他满脸怒容,大声喝道:“樊梨花小贱人,我和你皆是道家弟子,你怎敢接连伤害我两个徒弟?今日我便要为他们报仇!” 樊梨花笑道:“我何曾认得你的两个徒弟?你是何方妖物,竟敢出此狂言?” 道人说道:“我乃八卦道人,当初在武当山上,你师父黎山老母也曾与我见过。我那两个徒弟,就是凤凰山的乌利黑和苏文通,都被你斩杀了,你全然不顾及道中情面。快拿命来偿还!” 樊梨花说道:“他二人是自取灭亡,与本帅毫无干系。况且天命归唐,你若仍执迷不悟,连你这条狗命也别想保住。” 道人大怒,举起宝剑,朝着樊梨花砍来。樊梨花用刀架住,两人随即展开一场激战,剑来刀往,刀去剑迎。战了数十回合后,道人虚晃一剑,突然把口一张,飞出无数火鸦,朝着樊梨花迎面扑来。樊梨花立刻将北海水引来,浇灭了火鸦。道人见火鸦被破,竟在水中杀来,面对滔滔大水,他全然不惧,仍然仗剑朝着樊梨花奔来。樊梨花心中暗忖:“这妖物还真有些本事。” 她急忙祭起飞刀,道人见状,慌了手脚,连忙施展水遁之术逃走了。
樊梨花收了法术,鸣金收军。众将迎接她回到营中,纷纷对她赞佩不已。樊梨花说道:“我正要上山破寨,却被这妖道阻拦。他虽然借水遁逃走了,但必定还会再来。明日,窦仙童姐姐用捆仙绳捉他。” 窦仙童领命道:“得令。”
次日,八卦道人果然又来挑战。窦仙童单枪匹马出营迎战,两人二话不说,立刻交起手来。战了几个回合,道人故技重施,口喷出火鸦。窦仙童见状,取出金瓶,倒出无数金龙,瞬间破了火鸦。随后,窦仙童佯装战败,拨马而逃。道人不知是计,在后面紧紧追赶。窦仙童看准时机,祭起捆仙绳,将道人捆了个结结实实。军士们不敢耽搁,立刻上前将道人拿住,押解回营中。
樊梨花元帅十分高兴,说道:“小心别让他再遁逃了。” 于是,她用仙符镇压住道人,将其吊在旗杆之上。道人现出原形,原来是武当山的龟将,不知何时逃到了这里,阻拦唐军西进。樊梨花元帅说道:“等破了关寨,便将他送回武当山,听候教主发落。”
正说着,探子进来禀报:“又有一个道人,自称长寿大仙,说是八卦仙的好友。他听闻八卦仙被吊在旗杆上,特来报仇,正在营前大骂。” 樊梨花元帅说道:“既然如此,应龙孩儿,你出去擒住他。” 薛应龙领命,上马提戟,冲出阵前,大声叫道:“妖道,快来与我一战!” 那道人仗剑迎了上来,两人战了十个回合,道人把口一张,吐出数条火龙,直扑薛应龙。薛应龙吓得惊慌失措,大败而逃。小军赶忙将此事报知樊梨花元帅,元帅立刻命令窦仙童去救薛应龙。窦仙童领命,上马出营,正好遇到薛应龙。薛应龙喊道:“母亲救我!” 窦仙童说道:“无妨。” 她让过薛应龙,然后笑着说道:“这点小伎俩,也敢在我面前卖弄。” 随即把小金瓶倒出数条水龙,浇灭了火龙,接着又祭起捆仙绳,将道人也捆住,押解回营中。樊梨花元帅吩咐:“也把他吊在旗杆上。” 长寿大仙现出原形,原来是一条大蛇,此刻正盘在龟背之上。樊梨花见了,觉得十分好笑,说道:“西番怎么尽是这类人。”
随后,樊梨花元帅派人将捷报飞速送往唐王处,一面传令大军抢夺关隘。
这时,军士忽然来报,说外面有一个黑脸道人,求见樊梨花元帅。樊梨花吩咐请他进来。道人走进营中,樊梨花起身相迎,问道:“仙友来自何处洞府?在哪座名山修行?还请详细告知。” 道人说道:“贫道乃是北极真君座下的张大帝。” 樊梨花听了,立刻倒身下拜,将道人迎入帐中,请他上坐,问道:“大帝此次前来,所为何事?” 道人说道:“因为龟、蛇二将私自逃下山来,如今被元帅擒住,特来向元帅讨个人情,还请放了他们。” 樊梨花元帅听后,立刻命令军士将龟、蛇二将放下,解去捆仙绳。龟、蛇二将恢复人形后,上前拜见张大帝。张大帝说道:“你们这两个孽障,私自逃下山来,被吊在这里吃苦。若不是我来救你们,还不知要吊到什么时候。快过来拜谢元帅不杀之恩。” 樊梨花也上前陪着说了些客气话。之后,樊梨花向张大帝问道:“本帅前往西番,不知此后还有什么险要之处?还望大帝明示。” 张大帝说:“我有两句诗赠与你,你要牢牢记住,日后自会应验:‘此去芦花有险惊,金光阵上产麒麟。’” 樊梨花听了,拜谢张大帝。张大帝出了营门,带着龟、蛇二将,驾云而去,径直朝北方飞去,这暂且按下不表。
樊梨花元帅随即吩咐三军抢夺关隘,番军见大势已去,纷纷投降。唐军顺利夺取了麒麟山,大军休整三日,期间清查了府库钱粮,之后樊梨花元帅传令起兵西进。大军出了关门,继续向西进发。行了数月,来到了芦花河,只见前方有一座关隘挡住了去路,樊梨花元帅传令大军扎营,这些暂且不表。
再说说苏宝同,之前被二路元帅薛丁山打得大败,他便和铁板道人、飞钹禅师一起逃走了。飞钹禅师炼制了十六面金飞钹,铁板道人炼制了二十四面铁板。三人心中怀恨,一心想要报仇,于是到各处名山,请来许多道友。他们还禀明国王,派人前往鞑靼国借兵十万,由金萱王叔领兵;波斯国派大将宝树起兵十万;乌孙国派驸马洛阳起兵十万;鬼空国派山桃起兵十万;彭虚国派红榴起兵十万;天竺国公主银杏起兵十万;真童国公主金桃起兵十万;苏碌国太子扶桑起兵十万,前来助战。这八国共来了八十万兵马,再加上本国的五十万,总共有一百三十万大军,全都在关外驻扎。苏宝同迎接八位将军进关,设下筵席为他们接风洗尘。
次日,苏宝同升帐,召集八位将军听令,说道:“我对唐将痛恨至极,他们夺走了我国许多地方,十之有八都被侵占。如今我要摆下一个金光阵,收复西番失地,杀得唐军片甲不回,方能消我心头之恨。听闻唐兵已经到了芦花河,烦请各位将军各自带领本部兵马,按照乾、坎、艮、震、巽、离、坤、兑八方镇守。听到鼓声就进攻,听到锣声就撤退,不得违抗命令。” 八位将军齐声应道:“得令!” 然后各自带领本部兵马,按照八门的方位镇守去了。有诗为证:“一百卅万雄兵到,那怕唐朝会用兵。”
不知唐军该如何破阵,且看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