享章怀太子庙乐章之二
郊庙歌辞·享章怀太子庙乐章·登歌酌鬯
忠孝本着,羽翼先成。
寝门昭德,驰道为程。
币帛有典,容卫无声。
司存既肃,庙享惟清。
以下是这首诗的生僻字注音、注释和译文:
生僻字注音
无特别生僻需要注音的字。
注释
? 着:显着,明显。
? 羽翼:比喻辅佐的人或力量,这里可理解为太子的品德和才能已经成熟,如同羽翼丰满。
? 寝门:古代天子、诸侯的正室为路寝,路寝的门称寝门,这里指章怀太子庙的门,也可引申为太子生前的居所。
? 昭德:彰显美德。
? 驰道:古代供帝王行驶马车的专用道路,这里指遵循一定的规范和准则。
? 币帛:古代祭祀或馈赠用的礼物,通常为丝绸织物等。
? 典:典章制度,规定。
? 容卫:仪仗和侍卫。
? 司存:指掌管祭祀的官员。
? 肃:严肃,恭敬。
? 庙享:在宗庙中祭祀。
? 清:清净,肃穆。
译文
忠孝的品德本来就很显着,太子的才能和品德早已成熟。在庙门彰显着他的美德,以遵循规范为准则。祭祀用的币帛都有规定,仪仗和侍卫安静无声。掌管祭祀的官员既严肃恭敬,在宗庙中的祭祀也显得清净肃穆。
在历史的长河中,祭祀仪式始终是中华民族表达对祖先缅怀、对神灵敬畏以及对传统尊崇的重要方式。这首创作于唐代、作者佚名的《郊庙歌辞·享章怀太子庙乐章·登歌酌鬯》,宛如一把精巧的钥匙,开启了通往唐代祭祀文化殿堂的大门,让我们得以透过文字,一窥那庄严肃穆的祭祀场景,感受其中蕴含的深厚文化底蕴与凝重情感。
首联:美德初绽,贤才已成
“忠孝本着,羽翼先成”,诗歌开篇,便以一种凝练而深刻的笔触,点明了对高尚品德的推崇以及对太子成就的赞誉。“忠孝本着”,“忠孝”自古以来便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被视为立身之本、处世之基。“本着”二字,强调了忠孝在人们心中的根本地位,它是一种内在的精神支柱,指引着人们的言行举止。在这里,对忠孝美德的推崇,不仅是对个人品德修养的要求,更是对社会道德风尚的期许,表达了人们对这种传统美德的敬仰与传承的决心。
“羽翼先成”,运用了形象的比喻手法,将太子的德行比作羽翼。羽翼对于飞鸟而言,是翱翔天际的关键,象征着力量与自由。此句寓意太子的德行已然成熟,如同羽翼丰满的飞鸟,能够展翅高飞,独当一面。这不仅体现了太子在品德和才能方面的卓越成就,也暗示了他在国家政治生活中即将发挥的重要作用,为后续对祭祀仪式的描写埋下了伏笔,凸显了祭祀对象的不凡与重要性。
颔联:德行昭显,仪式庄严
“寝门昭德,驰道为程”,诗人将视角转向与太子相关的生活与祭祀场景,进一步展现太子的高尚品德以及祭祀仪式的庄重肃穆。“寝门昭德”,“寝门”作为太子寝宫之门,是太子日常生活起居的出入口,它不仅仅是一道门,更是太子品德修养的展示窗口。“昭德”意为彰显美德,太子的言行举止在这一方小小的天地间,都体现着高尚的品德和良好的修养,使得寝门也仿佛被赋予了神圣的光辉,变得庄严而神圣,让每一个进出之人都能感受到太子的德行风范。
“驰道为程”,“驰道”在古代是专供帝王行驶车马的道路,其规格极高,建设标准严格,象征着皇权的威严与庄重。在祭祀仪式中,以驰道作为行程的参照,意味着整个祭祀过程如同帝王出行般严谨有序。这不仅体现了祭祀仪式的庄重和神圣不可侵犯,也暗示了太子在人们心中的崇高地位,仿佛他与帝王有着同样的尊贵与荣耀,使得这场祭祀仪式承载着更深层次的意义,凸显了对太子的敬重和对祭祀的虔诚。
颈联:典制规范,肃穆氛围
“币帛有典,容卫无声”,聚焦于祭祀仪式中的具体细节,展现出祭祀的规范与庄重肃穆的氛围。“币帛有典”,“币帛”是祭祀时不可或缺的重要礼物,它们承载着祭祀者的心意与敬意。“有典”表明这些币帛的选用、准备以及在祭祀过程中的使用,都严格遵循着既定的典章制度。从币帛的材质、颜色,到其摆放的位置、呈献的顺序,每一个环节都有着明确的规定,不容丝毫差错。这体现了古人对祭祀礼仪的尊重和对传统的坚守,彰显了祭祀仪式的规范性和严谨性。
“容卫无声”,“容卫”指的是祭祀仪式中的仪仗队,他们身着整齐的服饰,手持威严的器具,肩负着维护祭祀秩序和彰显仪式庄重的重要职责。“无声”并非指完全没有声音,而是形容他们的行动整齐划一,脚步轻盈,没有丝毫的嘈杂与混乱。在祭祀现场,仪仗队以一种庄重肃穆的姿态站立或行进,他们的存在仿佛一道无形的屏障,将外界的喧嚣隔绝在外,营造出一种庄严肃穆的氛围,让整个祭祀仪式充满了神圣感,使祭祀者能够更加专注地表达对太子的崇敬和对神灵的敬畏之情。
尾联:祭祀庄重,敬意深沉
“司存既肃,庙享惟清”,将视角转向祭祀仪式的执行者和整个祭祀活动的氛围,表达了对祭祀的尊重和对神灵的敬意。“司存既肃”,“司存”指负责祭祀的官员,他们是祭祀仪式的具体组织者和执行者,肩负着重大的责任。“既肃”描绘出这些官员在祭祀过程中的庄重严肃态度,他们全神贯注,一丝不苟地完成每一项任务,从祭祀前的准备工作,到祭祀过程中的各项仪式流程,再到祭祀结束后的收尾工作,都严格按照规定执行,展现出对祭祀仪式的高度重视和尊重。
“庙享惟清”,“庙享”即祭祀活动,“惟清”表示庄重清静。在祭祀现场,香烟袅袅,祭祀者们心怀敬畏,默默祈祷。整个庙宇沉浸在一种庄重而清静的氛围之中,仿佛时间都为这场祭祀而静止。这种清静并非冷清,而是一种内心的宁静与虔诚的体现,它让祭祀者能够与神灵进行心灵的沟通,表达对太子的追思和对神灵的祈愿。“惟清”二字,不仅描绘了祭祀活动的外在氛围,更传达了祭祀者内心深处的敬意,使整首诗充满了庄重与虔诚的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