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一眼,那是大伯娘的,娘想知道什么形状吗?”
李氏有些紧张的道;“可以吗?”
“当然可以,我画出来大体的样子就能看了。”
那枚簪子是赵氏的,但是大房的外室摔死了自己的孩子。
在到了医馆之后,沈守信就把那簪子抢了去,直言要是自家人都活不了,那就谁也别活!
就连三郎要都没给。
还是沈书凡给钱氏卸针的时候,沈守信不知道怎么着就把那簪子也放到了收针的青风手里。
也是那个时候,沈书凡看到了那个凶器。
要说画,沈书凡还是很喜欢的,而且他习惯画简笔画。
没几下,就勾勒出了个大体的样子。
“差不多就是这……娘,娘?”
李氏紧紧的握着那张画了簪子的纸,哭着道:“就是这个,就是这个害死我的,当家的,错不了,就是这个!”
沈书凡:“……爹,娘吓到了,要不我去抓几副安神药?”
沈守义握着李氏的手道:“不用抓药,其实你娘之前做了一个梦。
在梦里没有你,也没有书兰、书康。
我们那一大家子都死了,连根毛都没活下来……”
在沈守义的述说之下,那个不可思议也是一直压着他们两口子的梦缓缓的说了出来。
沈书凡:!!!
“所以爹你那时候才故意跟着去山上打野猪,也是故意受伤的?”
“不算故意,应该是将计就计,因为不那样的话,我们一家子根本就离不开老宅!”
只不过没想到受伤那么费鸡血,还那么疼。
“娘也知道?”
李氏抹了一把脸上的眼泪,轻轻的摇摇头:“刚开始不知道,后来受了伤见我担心的不行才说出来的。”
“……之前没说,咋这会儿说出来了?”
他还以为之前那假装受伤严重,就是纯粹想离开老宅。
没想到还有个梦的缘故。
之前倒也偶尔听到过他们说过梦啊哈的,当时沈书凡也只当是这夫妻俩关系好。
没想到这梦的全部竟然是这样的。
这两口子其他的事情都直来直去的,这事儿倒是藏的严实!
李氏道:“我在梦里就,就是被这簪子给扎死的。
但我看不清那人的脸。
记得说过的几句话,貌似就是外室啥的,然后我就死了,死后我成了魂到处飘,就……
大郎,娘不会是发癔症吧?”
“娘你继续说,我一会给您把把脉。”
“全村都死了,族长家的你的那个大堂姐,后来从府城和离回来给我们上坟,她病死后,我就醒了。”李氏把手腕放到了沈书凡的面前。
“……”
把脉后,沈书凡道:“娘就是心思过重,梦里都是反的,别自己吓自己。”
“可野猪啥的都发生了。”
“当个警醒就好,日有所思夜有所梦,娘要是有空就多给弟弟妹妹做几身衣裳,这两小家伙是不是又胖了?”
“是吧,最近挺能吃的…可…可在梦里为啥没有你呢?!”
“兴许在那个梦里,我早就在河里淹死了吧?”
沈守义、李氏夫妻俩的眼睛刷的就红了:……
沈书凡刚要说开玩笑的。
结果就听到比他更快的动脚。
“…哇…哇!”沈书兰沈书康两小只醒了。
吃完尿完又睡下。
一家三口这才继续说话。
哪怕有沈书凡的转移话题,但沈守义还是问了出来:“大能真的得了偏枯?”
“大夫是这样说的,看样子是治不好了。”
“也挺好。”沈守义的脸色平静的道。
沉默了一会儿,沈守义和李氏夫妻俩都同时看向在床上的双胞胎。
同时道:“好险,咱们家还有命在,远离他们是对的!”
“……”
沈书凡见夫妻俩没有说话,脸皮平静,但两人的眼神里却是带着莫名的恐惧。
他们俩其实在很多时候是和守诚大伯夫妻俩一样,心底的恐慌一直没少过 。
吃过晚饭。
“爹,娘,有空没?我讲个故事给你们听啊。”
“你这孩子,讲吧,爹娘最稀罕听你说话了!”沈守义道。
之前他们一想到沈书凡要去边境,就有好多好多话说。
同样的车轱辘话说个没完。
可此时的夫妻俩却是有些提不起精神头来。
沈书凡道:“爹,我和您说的这个故事也是听别人说的,听听就得。”
“成,你说。”
沈守义以为有可能是孩子从同窗那里听到的事儿,也想过大概会是个笑话。
寻思着大郎可能是想要让他们夫妻俩转移一下心思。
却唯独没想过他听到的是一个几十年前的旧闻……
*
几十年前。
京城侯府沈家人丁单薄,从乡下的老家选了几个聪明的孩子去侯府主家。
大半年之后,留下了三个,都记在了主家嫡母的名下。
这三人都有着共同的情况。
那就是家里都是多子多兄弟的,还有就是相比较其他孩子,他们读书练武是比较厉害的。
收了人家的儿子,这三家也收到了侯府给的足够的金银财宝的补偿。
这三人的生活从原先的下地下山为了填饱肚子忙活着一天,突然变成了读书写字练武,就是为了学着要当一个合格的侯府的少爷。
侯府那一辈的原世子爷身体不好,倒是因为多了三个年纪相似的开朗了许多。
而那时的侯夫人没多久就有了身孕,接连又生下两个儿子。
孩子渐渐长大,懂的越来越多。
人知道的多了,野心会变大。
从初时的在侯府小心翼翼的学武识字,成家立业,到后来自认为和侯府真正的嫡子也没啥区别。
真正的变故出在三十年前。
侯府嫡子突然中毒,原本身体就不好的世子身亡。
没多久就查出来,是收养的继子们伙同嫡次子,给嫡子下毒。
毒是嫡次子下的,他想要当世子。
而他的那些继兄们是帮凶。
因他许诺会帮着给几位继兄的孩子找个更好的人家。
虽然是记在侯夫人的名下,但京城显贵人家的姑娘还是看不上他们。
养子和亲子的区别更显。
在给他们找夫人的时候,都是小门小户的。
他们自认为自己可以有更好的选择,堂堂侯府竟然只给家里的儿子娶五品小官的姑娘?
干啥病歪歪的起不了身的世子和不爱读书还不如他们学问的嫡次子定的都是一、二品大员的嫡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