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懿在生气和闷着不回答之间,选择了生闷气,然后低头沉默的跟上了袁耀的步伐。
他倒要看看袁耀怎么救灾,若是照抄他的救灾方法,哼!
他当然也没什么办法。
但他一定会在心里大声的骂!
司马懿跟着袁耀一路走,很快便到了校场。
校场上,士兵们早就整装待发了,这次因为是抢险救灾,所以不用带太沉重的武器装备,主要还是带铁锨、镐头之类的东西。
太史慈等人抵达后,已经在找自己部队和整兵了。
袁耀也是在最短时间里找到了自己的亲军一万人以及本部精锐一万五千人。
司马懿惊讶于袁耀的执行力和行动规模,今早上刚拿到了他的信,这就直接发动了十万人?
而且就这么短的时间里,居然已经搞好了分工,每个将军都带一部士兵出发抢险救灾。
司马懿心底里小小的服气了一下,就这个行动力,在整个大汉都少有了。
但让司马懿鄙夷的是,都有这个行动力了,却仍旧和那老官僚一样,在战前还要演讲一番。
形式主义!
司马懿不屑的看着台上演讲的袁耀。
可很快,他就听出不对劲的地方了。
袁耀演讲的内容似乎是把这次抢险救灾当成了一场战争似的,在这做上战前动员了。
有必要这么认真么?
司马懿不是没遇见过天灾人祸,但就救灾这方面来说,哪怕是大汉最英明的君主也不会搞得认真到这种程度。
仿佛不打这场仗,王朝政权就要崩溃了似的……
台上,袁耀抽出腰间佩剑直指下起大雪的苍天
“凛冬骤至,天威如刃!?
千里冰河尽裂,三郡炊烟欲绝。今岁寒潮非止风雪,实乃斩我生民之刃!
诸君且看:苍生倒悬于风雪,黎庶瑟缩于寒夜——此非黄巾劫城之危,却胜胡马南下之痛!
昔吾等持剑守土,为诛国贼!
今当执镐破冰,以救父老。
传令三军!
即刻起!
陷阵营甲胄染雪即为战袍,骁骑营马蹄踏冰便是征鼓!
凡大汉赤帜所指,必叫冻土回暖,必令寒窑生烟!”
司马懿愣住了一刻,心头升起了一个想法。
转换为现代话来说就是……
‘窝草,这个比好帅!’
不得不说,这一刻的袁耀给司马懿帅晃神了。
而袁耀如今能说出这一长段的战前动员,只能说多亏了智力的增加。
他此前就是一个普通现代打工狗,对比之前一段古文都说不完整,现在他的文化水平的确是有了质的飞跃。
而在袁耀说完后,他本部五万精锐不说了,就连西凉的五万降卒都被带动了起来!跟着齐声大喝!
西凉的降卒从未想过有一位君主能为了百姓冬日不受寒而如此大费周章。
降卒们不由得在想,若是他们没当兵,若是袁耀是西凉之主,他们该过上怎样的好日子?
这个念头一升起来,就降不下去了。
……
动员结束后,各部在武将带领下离开校场。
袁耀也亲自带着麾下的士兵前去执行抢险救灾计划。
司马懿回过神,开始兴奋的跟着袁耀走了一路。
他就在想,袁耀什么时候开始请教他如何救灾。
却不曾想袁耀一路没看他,而是将士兵分成了两路,一路由他亲自带着找到了洛阳城里的几处临近且足够大的宅院。
另一路则不知道干什么去了。
由袁耀带着的这一路找到合适宅院后,就停下了,不干活了。
而是四处走访各家百姓,司马懿也不知道这是在做什么。
这和他献上的策略完全不同,炭呢?
现在不应该赶紧弄炭么?
没有炭火冬天岂不是被冻死?
没有炭,你哪怕是让士兵上山砍柴也行啊。
之前看袁耀动员的时候那叫一个激动人心,那叫一个帅啊。
怎么现在的行为宛如智障一样呢?
司马懿实在是忍不住了,主动找上了袁耀。
这位大哥居然在这种情况下还有心思支起两个小炉子,一个热着火锅,一个热着酒。
外面漫天大雪,他这三五好友,还要放只蝴蝶伴随着热气飞。
你们也太有小资情调了吧!
不救灾了么!
就演讲是吧!
司马懿真真是看错了袁耀,甚至都怀疑袁耀不是趁着这个时候把之前无主的大宅子都占了吧?
“秦王殿下!
草民实在看不下去了,秦王殿下口口声声为了百姓。
如今动员了两三万士卒,就是为了占着大宅院喝热酒!?
秦王殿下到底在干什么!”
袁耀抬起眼皮,他在干什么?
他在等人回来!
他在等司马懿主动拿个小逼脸往他的手上撞!
吕布喝了点逼酒,酒气上脑,当场就要抡起方天画戟戳死这大胆小贼。
袁耀拦住了他,正好此时有士卒来报
“主公,第一批物资运到了。”
“好!”
这边话音刚落,有一个士卒跑了进来
“主公,附近百姓发动的差不多了。”
“好,那就干起来吧,让工匠们多上点心,多教教百姓。
毕竟这是这个冬天他们要住的地方,别糊弄。”
司马懿愣住了,他隐约意识到了一点点不太对劲的东西……
“你,来看看我在干什么吧。”
袁耀一指司马懿,然后向外走去。
当司马懿走到外面时,愕然外面的大道上停满了拉着各式各样东西的马车。
而街道上,几乎没有积雪,全都在道路两边。
司马懿的不祥预感更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