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驭青牛徐至坛下,与诸位天师稽首为礼。
阎圃敛容逊谢,恭声还礼:“一应事宜,皆已依循诸葛仙长之策而行,未知可仍有疏失之处?”
诸葛亮神色自若,微哂而言:“已尽善尽美,并无阙漏。”
听闻此言,阎圃心中有了底。
诸葛亮终究不能再以筹备不周为由推诿迁延,转移矛盾。
阎圃朝着祈雨台一扬手:“既如此,敢烦诸葛仙长移步登台,设醮祈雨,上达天听。”
诸葛亮颔首答道:“好说,好说。”
说罢,诸葛亮跳下青牛,谓众小童曰:“贫道做法之时,尔等须得口念‘天佑黔黎,沛泽速临’,片刻不得间歇,更须澄心涤虑,虔叩九阍,共祈滂霈之泽,润泽苍生。”
众小童齐声道:“是!”
诸葛亮点点头,遂逐步登上高台。
拔出木剑,剑指苍天,口中念念有词:“
昊天在上,龙王听令!
亮代汉中百姓祈玄泽——
天开阊阖,地起阴云;雷部击鼓,雨师倾瓶!
旱魃退,甘霖降,三匝坛前青鸾应;
禾苗苏,沟壑盈,一洗炎蒸万姓宁!
今以青锋叩帝阍,敢请天公速垂听——
沛然之雨,遍洒寰瀛!”
说着,挥舞木剑于高台起舞。
众汉中百姓皆抬头仰望,有议论者,有感慨者,当然,亦有怀疑者。
但见诸葛孔明步罡踏斗,符水翻飞,诵咒之声如裂金石。其行法之娴熟,仪轨之谨严,竟令一众玄门耆宿自愧不如。
诸葛亮这番操作太专业了,又或者说,太会唬人了。
比他们这些专业愚弄百姓的天师们还会蛊惑人心。
阎圃与众天师对望一眼,也都不禁佩服。
可接下来怎么办?
祈不来雨,你又当以何辞自解?
莫非,要托罪于那些童男童女?
说他们有人未曾念那诸葛亮的八字真言?
阎圃有些担忧,遂令鬼卒看管小童,务必督促他们按约念咒。
不可让诸葛亮挑出半点毛病。
直到此时,阎圃等亦未考虑到诸葛亮万一真的求来雨又当如何?
只因现在日头正烈,目光所及之处,似乎未见半点乌云。
这种情况下,怎么会下雨?
时过三刻,穹顶尚未有起雨之意,阎圃睨了一眼坛上仍作玄虚之态的诸葛亮,知其十有八九要翻车,遂撇撇嘴巴,与众天师相视淡笑。
众百姓也面上多显失望之色。
毕竟对他们来说,久旱之雨,乃是救命甘霖。
便在此时,忽闻一男子指着天北之处:“看,那里云至!”
众人举目望去,只见北方一大团灰色的云朵缓缓飘来。
也就在此时,不知谁家的小孩打了个喷嚏。
众人骤然发觉,已有丝丝细风穿插于人群之中,吹得衣角頍带飘摆。
众百姓心中敬佩又惶恐,不敢再窃语揣测,只仰头观望台上起舞的紫袍道人。
而此时此刻,阎圃也有些懵了。
他转头看向其他几位天师,每个天师脸上都是困惑神色。
他们也求过雨。
但成功率极低。
而且往往是见早间云霞既至,方行祈雨之实。
不敢相信此等时机尚能得祈雨之时。
“龙君既御青鸾下,天渊之水锁玉壶,莫待汉中地生烟,万姓枯骨叩金炉!
……还不落雨,更待何时?”
诸葛亮高声喝罢,风起更甚。
云中似有隐雷隆隆,真如虎啸龙吟一般。
忽然“啪嗒”一声,豆大的雨点从天而降,砸在土地上,冒出一阵烟尘。
接着,又一滴,砸在一位百姓的头上,惊得他“哎呦”一声。
遂用手抚过,惊喜高呼:“是雨,是雨!”
台下百姓一片哗然。
再接着,一滴接着一滴,渐渐的变得密集。
刹那间,雷声即歇,暴雨瞬至,众百姓惊愕的面容瞬间被雨水浇透。
他们惊喜之余,也顾不得避雨,只因这场雨太过于珍贵,忍不住让其欢呼雀跃。
欢呼之余,有人高呼一声:“诸葛仙师道法无量!”
众百姓如梦方醒,乃至此雨为诸葛仙师所求,纷纷跪倒在地,额头重重磕在浸透的泥地上。
“诸葛仙师道法无量!”
“诸葛仙师道法无量!”
此虔声此起彼伏,响彻南郑天空。
无数百姓拜服跪倒,任雨水冲刷脊背,亦不肯起身。
甚至连被阎圃安排在百姓中间带节奏的鬼卒也跟着跪倒,高呼:“道法无量。”
唯有阎圃与众天师被怔怔站在那里,被冷冷的雨水浇得透心凉。
“还……真把雨求来了。”
“阎天师,怎么办?”
“我……”
阎圃头都大了,看着满地虔诚跪拜的百姓,真不知此时此刻又该如何收场?
诸葛亮见雨已降下,长出了一口气,遂步下祈雨台。
早有赵云扶住诸葛亮,其亲卫举伞蓬护住诸葛亮不被雨水所浸透衣衫。
待下至平地,诸葛亮走到几位天师近前,笑着打了个稽首:“众位天师,贫道不才,班门弄斧,施浅薄简陋之术、行贻笑大方之举,还望各位天师海涵!”
阎圃与众天师淋着雨,傻站在那里,一时间竟不知该如何回应。
“阎天师?”
在诸葛亮的进一步提醒下,阎圃缓过神来。
这一刻,他对眼前的紫袍道人真有了新的认识。
还有底气自诩道门正统么?
哪里还敢?
阎圃赶紧躬身还礼,声音都变得微微颤抖:“诸葛仙师道法无量,我等今日大开眼界,佩服,佩服!”
“我求此雨可下半日,傍晚渐消,足够禾苗饱啜展叶之用。”
阎圃再不敢称“道友”,赶忙谢道:“谢诸葛仙师。”
“那现在……”诸葛亮言外之意,总不能在大雨中待着吧。
阎圃恍神:“诸葛仙师,咱们归府休息。”
归至南郑府邸,众天师换了衣裳,再见诸葛亮,皆神色恭敬如谒真神一般。
为何?
他们也理解不了,为什么人家就真能求得雨来。
除了信其真有精深道门之术,实在无法解释这一切。
诸葛亮一路归来依旧笑容可掬,待谁都十分的礼貌。
大堂之上,阎圃再次拱手拜谢,问其道门玄妙之处。
诸葛亮却收起笑容,拉住了阎圃之手。
“阎天师,此非论道之时,当速遣快骑,驰入巴郡,恭请大天师整旆回銮,若再耽搁,恐变生不测!”
阎圃再不敢不信,赶紧回礼:“好,某即刻备马传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