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觅书屋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曹利用就这样走了,但在这之前,有一个人比他还要更早地退出了历史的舞台。公元1029年2月1日,宋朝的参知政事鲁宗道病故,享年六十三岁。刘娥闻讯亲自去灵前致哀,随后宋朝追赠其为兵部尚书并赐谥号“肃简”。随着鲁宗道和曹利用的相继离世以及次相张士逊的被贬,至此大宋的东西两府一下子就少了三位重量级大臣,重组两府已是势在必行。

此时最让人眼红心跳的位置就是张士逊留下的那个大宋次相的位置,各位参知政事和枢密副使都在眼红心跳,但刘娥却迟迟不肯下发诏令。见此情形,首相王曾不得已亲自出面找到了刘娥。他再次向刘娥举荐吕夷简,但刘娥就是不肯点头。

王曾只好把话给直接挑明:“太后,请恕臣斗胆揣度上意,你不肯让吕夷简出任宰相恐怕是因为你不想让吕夷简位班于枢密使张耆之上吧?张耆不过就是一武人,你何故要因为他而不肯让吕夷简这样的胸怀大才之人上位呢?”

话已至此,刘娥也是别无退路,她只好向王曾妥协:“我绝无此意,一切就按你的意思办吧!”

于是,在王曾的力荐之下,参知政事吕夷简接替张士逊成为大宋的次相,他被加官同中书门下平章事、集贤殿大学士。原枢密副使夏竦从枢密院调入中书省顶替了吕夷简升官之后空缺下来的参知政事之位,而龙图阁学士、右谏议大夫、权三司使事薛奎(欧阳修未来的岳父)则进入中书省填了鲁宗道的位置,夏竦在枢密院的副使空缺则由翰林学士兼龙图阁学士、右谏议大夫、权知开封府陈尧佐填补。

之前一心想着枢密使或宰相之位的夏竦这一次没能如愿以偿,他进入中书省出任参知政事只能算是平调,而枢密院原来本是有两位正使,但如今刘娥并没有再找人接替曹利用的意思,他的大恩人张耆由此在枢密院独掌大权。也就是说,之前夏竦纯属白激动一场,而他在刘娥面前痛斥张士逊也是什么好处都没捞着,他反而把张士逊给彻底得罪了。

接下来我们要特别提到的是新任枢密副使陈尧佐以及他的陈氏家族。

各位看着陈尧佐这个名字是不是觉得很耳熟?澶渊之盟时呵斥高琼不得在赵恒面前无礼并力主赵恒前往成都避难的那个人是谁?时任枢密副使的陈尧叟!没错,这两人是亲兄弟,而且他们还有一个弟弟叫做陈尧咨,他们的这个三弟也是个人物,此人是宋真宗咸平三年的科考状元。

我们先来说老大。

陈尧叟(公元961年——公元1017年),字唐夫,阆州新井县人(今四川省南部县大桥镇新井村) 。陈氏兄弟三人中可不止三弟是状元,身为长兄的陈尧叟也是状元——他是宋太宗端拱二年那届科考的状元,而且他还是连中三元的状元(即乡试、会试、殿试都是第一名 )。

陈尧叟于大中祥符五年(公元1012年)官拜检校太尉、同平章事并充枢密使,其位高权重仅次于宰相,最后因病以尚书右仆射致仕,卒于公元1017年,享年五十六岁。宋仁宗特意为其亡故而下诏辍朝两日,然后又追赠其为侍中并赐谥号“文忠” 。史称其“体貌英伟,博闻强记,奉对明辨”,简单说就是一个高大英俊且口才超群的儒雅之才。

再来说老二。

陈尧佐(公元963年——公元1044年),字希元,号知余子。他是兄弟三人中唯一的那个没考中状元的人,但他却是三人中最为聪慧的那一个,之所以没得状元只有一个解释,那就是他中进士的那年闹出了一场涉嫌科场舞弊和受贿的丑闻。

陈尧佐是端拱元年的进士,而那年的状元是年仅十八岁的程宿。榜单一经发布立即是众人哗然,舆论普遍认为这次科考存有舞弊和受贿的嫌疑,这导致赵光义后来不得不在落选举人中再又增补九十九个人为进士才勉强平息了事态。这个程宿是浙江省历史上的第一个科考状元,但他在历史上却是籍籍无名鲜为人所知,这其中的原因就在于他在三十岁那年就死了,他本是奉命前去讨伐蜀川的王均兵乱,可他还没出发就突然死了。

我们之所以要说陈尧佐是兄弟三人中最聪慧那个,原因只是因为他着实堪称天赋异禀。小的时候他的老爹陈省华教他大哥陈尧叟读书,而他因为年龄小了大哥两岁,所以在旁边就只是个打酱油的角色,但就是这个打酱油的小不点竟然在哥哥还读不顺文章的情况下就能将父亲教的那篇文章给全文背诵下来。这导致的结果就是他比他哥哥陈尧叟还要早一年考中进士,他是端拱元年的进士(陈尧叟则是端拱二年的状元),科考中第的那一年陈尧佐二十五岁。

陈尧佐虽然是兄弟三人中唯一的那个没有考中状元的人,但他却是三人中最后官爵最高的那个人:在晋升为宰辅大臣八年以后,即公元1037年,陈尧佐官拜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从而成为了大宋的宰相,比他哥哥陈尧叟的枢密使还要高那么一小截。

除了官最大,陈尧佐也是兄弟当中为官最为清廉刚直、诗文书法最佳、政绩最出众的那一个,而且他还是北宋有名的水利专家。他治理过钱塘江的潮患,当地百姓为感其恩为他立庙以祠;他也治理过黄河滑州段的决口并在当地筑起了一道后来被百姓命名为“陈公堤”的大坝;后来在山西为官时他又治理过汾河,在筑坝的同时他命人在汾河两岸大量栽种柳树以防洪,于是北宋的历史上又有了“柳溪”这个名词和现象的出现。

宋仁宗庆历四年(公元1044年),陈尧佐病逝,享年八十一岁,赵祯追赠其为司空、侍中并赐谥号“文惠”。对了,兄弟三人中他也是最长寿的那一个。

最后来说老三。

陈尧咨(公元970年——公元1034年),字嘉谟 。宋真宗咸平三年的科考状元,后来当过皇帝私人秘书(知制诰);随后再以龙图阁直学士的官衔去陕西担任陕西缘边安抚使、知永兴军(就是寇准曾经在陕西做过的那个官),为大宋守卫西北第一重镇京兆府(今陕西西安);再后来又以工部侍郎之职做过北宋首都的市长(权知开封府);最后官拜翰林学士,再以武信军节度使、知天雄军而卒于任上,享年六十四岁,死后被朝廷追赠为太尉并赐谥号“康肃”。

老三陈尧咨是兄弟三人中官最小的那一个,但他最后也是官至翰林学士并领一方节度,他距离两府要员仅仅一步之遥。不过,此人不像他的两位哥哥,他从小就调皮捣蛋、性情刚烈,而且他很喜欢舞枪弄棒,尤其善射且精射,年少之时就能一箭贯穿钱眼。毫不夸张地说,陈尧咨应该是中国古代所有科考中第的人里面射术最为精湛的那一个,他在射术这方面的技艺就连当时的绝大多数武将都得自叹不如。

由于总是能够在射箭时百发百中,自鸣得意的陈尧咨就忍不住自封了一个高大上的别号——“小由基”。这个由基又是谁?中国古代最为传神的神箭手、春秋时期楚国的将领养由基是也!史称其双手能接四方箭,两臂能开千斤弓,他能在百步之外射穿一片特意选定的且正在漂浮的柳叶,更是能够用他的巨弓一箭射穿七层铠甲,中国古代的武人尤其是弓箭手无不以他为膜拜的对象。

陈尧咨敢这样自称当然是因为他本就有两把刷子,在他后来主政荆南之时,每当闲暇下来他就会带着一帮人出去搞个野炊,然后他就会拿出他的弓箭展示自己的身手,而众人也是无不叹服。后来他回家省亲时,他的母亲冯氏就问他在主政地方上都做出了哪些政绩,他不谈自己的正业,反而沾沾自喜地说他因为当地太平无事,所以经常出去射箭且箭法已是炉火纯青。冯氏随即大怒,她责骂道:“你爹平时教导你要忠孝辅国,你却每天不务正业去练什么射箭,你这样对得起陈家的列祖列宗吗?”

被如此一顿训斥之后,身为朝廷大员的陈尧咨还被冯氏命家仆当众以杖责之,如此可见陈氏一门家教之深严。可是,就是这样的一个从小就生性顽劣的人却能在咸平三年的科考之中力压群雄称霸科场。史书在评价陈氏三兄弟时仍然着重追捧了前面两位哥哥,但对三弟陈尧咨却也是不吝褒奖之辞:尧咨于兄弟中最为少文,然以气节自任。工隶书,善射,尝以钱为的,一发贯其中。

陈家三兄弟里最为“少文”的人都能考中状元,这还让不让别人家的孩子活?在我看来,“少文”一词实则明贬暗褒,一个状元郎能被如此评价完全就是在说这人是一个活脱脱的文武双全之才。遗憾的是,陈尧咨这等的文武双全却没有在战场上得到展露才华和武功的机会。

综上而论,陈氏三兄老大是枢密使(科考状元),老二是宰相(进士),老三是翰林学士兼节度使,还是个神射手(也是科考状元),其中老大长得最帅、名气也最响(拜澶渊之盟所赐,但却是得了个懦弱避战的名声),老二最有才华、官最大,老三最调皮但却射得一手好箭。

北宋一朝能够与陈氏三兄弟在家族血缘、才华、声望和政治成就上面相媲美的或许也就只有同出于蜀川之地的眉州苏氏父子,后来的福建蔡氏一族虽然也是鼎鼎大名,但却毁誉参半,而且他们之间的血缘远不如陈、苏二家亲近,这两家可是骨血至亲。眉州的苏家父子以才华而名于后世,但阆州的陈氏兄弟在这方面可以说是不遑多让,独逊于诗词歌赋,而若要论及政治上的成就以及对国家和百姓的实质性贡献,陈氏兄弟则要远胜于苏氏父子。

在今天的四川省阆中市大像山上有一个岩洞名为“状元洞”,相传这里便是陈氏兄弟当年一起读书的地方,喜欢游山玩水的苏东坡少年时期曾经慕名而来并在岩壁上写下了“将相堂”三个字以作怀古和留念。用今天的说法就是来网红之地打了一回卡顺便沾了沾喜气,但这乱写乱画显然就是苏轼的不对,搁今天可就要上景区黑名单。当然,这是开玩笑,说这个一来是介绍个景点,二来是说陈氏兄弟在当时已然为世人所敬仰,更为蜀川当地的学子和儒生们所尊崇。

说到此处就不得不提一下他们三兄弟的父亲陈省华和他们的母亲冯氏,不是想说他们夫妻俩有多么的了不起,而是人家真的是教子有方。陈父其自身本就是一儒雅好洁之士,他虽然官不大但却克己奉公且好惠于民,他自己是这样,他对儿子们也是这样的要求。冯母虽乃一女流之辈,但对儿子们一直都是严于教化,尤其是训诫诸子务必勤俭切不可奢侈浪费,单从上面她杖责陈尧咨的故事里就能窥其教子之道于一二。有此高堂在上,家门焉能不出贤子?

《宋史》有云:每当有宾客前去陈家拜访,老父亲陈省华坐于堂上,而他的三个位高权重的儿子则站立于侧,这让前来拜访的宾客都不好意思坐着,只好寒暄几句便自引去。

陈老父,伟哉!

寻觅书屋推荐阅读:医秀马超重生大宋朝三国之江山美人退婚当天,我继承了北幽王爵游戏:女帝天下聊斋志异蕴哲思在异世争霸天下的历程汉武帝:老五你想收拾谁三国我为皇穿越成废物太子后我崛起了三国之开局召唤樊梨花穿越皇子,无敌兵王反派的我碰上重生女主大乾九皇子隋唐:融合蚩尤传承,开局诛宇文三国之权谋天下大唐:神级皇太子穿越成童生,靠摸鱼抓虾养活全家往返三国之一统天下新唐三国:越世霸主黑铁之堡重生刘宏,打造神圣大汉帝国穿梭异界之我来自现代商途如此多娇,有点费腰都市夜战魔法少男(库洛牌的魔法使)明末永昌满级账号在异界始皇让我当二世,不小心延续千年三国之袁氏枭雄熵定天下大宋武夫皇后请自重,我真不想代替陛下呀!大唐:李承乾,开局自尽吓疯李二明末获得系统,开局暴兵二十万大宋医生沙雕网友援北伐开局入赘将军府,我成了文圣陛下不好了,六皇子又发疯了!大唐之开局娶了武则天大唐:四象不过李承乾!家父是康熙打造异世界钢铁洪流熟读历史知识玩转古代世界掀翻满清,华夏大航海时代亮剑:我李云龙发财,敢打东京!老爹入赘将军府,千金姐姐把我宠上天北宋大表哥称帝从统一草原开始穿越三国?不慌,我先拐走关二爷
寻觅书屋搜藏榜:调教大宋我家世显赫,躺平不过分吧!汉末新三国逍遥初唐三国:鼓动曹操去抢宫殿澜沧行红楼襄王凤逆天下北月篇高贵汉末毒士特种兵之特别有种五代十国之铁马骝捡个王爷去种田朕要把江山折腾黄了大明:带重八刷副本,大明成仙国英雄问鼎梦回大长安大明开着战舰做生意红楼锦绣重生为奴,调教小邪妃灭元1399大明英雄之征战四海红楼梦之庶子贾环满门忠烈,不如我咸鱼败家开局老婆送上门,从卖肾宝开始发家致富初唐夜行我有一颗仙人球超神狂兵星辰恋三千愁三国之霸王孙策魏虎开局戍边送死?我转身打回京城!殿下有疾谋晋残卷大唐静等李二杀兄逍遥秀才你跟本皇子提分手,取消婚约你哭啥?假太监:开局撞破皇帝女儿身宋朝玩主三国:羊奶肉包,我竟黄袍加身了大国无疆唐朝地主爷野蛮娇妻:残王的特工宠妃浮世烟云续命大明朝我在秦朝当二世皇帝大唐:对马吹个口哨咋被抓天牢浪公昆哥的新书,袖珍国先婚厚爱
寻觅书屋最新小说:称霸汉末,从羌人叛乱开始水浒:我,绿林盟主,白衣秀士穿越成废皇子:系统在手天下我有三国战神:吕布逆天改命穿越1644不做替身后,被长公主截胡赐婚大树将军冯异重生吕布之我要苟活下去唐末,开局就被软禁东汉之乱世黄巾我和赵匡胤称兄道弟那些年生存技能点满,边境打猎养全家忆宋:顶级权谋对决【北宋篇】重生为质子,竟然称帝了?大明帝国一六一六秒懂三国全史记李二要疯,儿啊,这是朕的大唐?开局瘫痪农夫,我带儿女青云直上我在大秦当兵王,开局被始皇认亲大明第一相我在北宋吃软饭清妖入关?莫怕,有我上帝之子了解历史之大汉王朝最强召唤:屠尽皇城后,女帝跪求我原谅谁懂,我一现代人在原始社会称帝乱世军户:从鲤鱼换老婆开始!让你冒充世子替婚,你调教出绝世女帝?单手举起千斤鼎,你说他是状元郎?剧透大汉未来,汉武帝连夜削外戚我来现代当明星农家子弟科举路:逆袭命运翰林郎我!崇祯,带着港口穿越大明三国:云大怒,你惹我干啥现代文三国演义【白话文】三国大反派三国开局忽悠吕布跟我结义造反嫁给女帝后,我成了千古奸臣穿越女频反派:手握十万大军的我笑疯了大明皇孙:老朱偷听我心声哭懵了百万铁骑踏皇城,你说这是痴傻世子?穿越三国之大汉逍遥侯王直历史请就位后三国之曹魏的棋局乱世草莽:从荒村种田开始称霸天下大明:靖难!我摸尸杀敌捡属性,无敌了大宋暴君逆天北伐:姜维铁蹄踏破魏都梦穿越古今,风流绝色女儿国谍战之我能危险预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