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纯属虚构,历史架空,都是白话文,脑子寄存处)
好一个请君入瓮之计!董卓果然如预期般上钩了。在这华灯初上、觥筹交错的时刻,伴随着乐师悠扬的配乐,貂蝉如同仙子下凡一般,轻盈地踏入了宴会大厅。
她的出现,犹如夜空中最璀璨的星辰,瞬间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尤其是董卓。貂蝉的每一个动作都如同翩翩起舞的蝴蝶,轻盈而优雅;她的每一次卡点都恰到好处,仿佛与音乐融为一体。董卓的思绪完全被貂蝉的舞姿所牵引,随着她的舞动而摇曳。
原本与王允谈笑风生、举杯畅饮的董卓,此刻也停下了手中的酒杯,全神贯注地凝视着正在舞台中央舞动的貂蝉。他的眼睛似乎被貂蝉的美丽所迷住,无法移开分毫。而原本举在半空中的酒樽,在与王允轻轻一碰后,也被董卓一饮而尽,然后随意地搁在了桌案上,再也没有动过。
王允的目光则在貂蝉和董卓之间游移不定。他时而看向貂蝉,眼中流露出对她美艳动人的赞叹;时而看向董卓,嘴角露出一丝不易察觉的微笑,似乎对董卓如此轻易地上当感到欣喜。然而,王允并没有因为董卓不再饮酒而恼怒,反而依旧面带微笑,热情地招待着这位贵客。
随着音乐的结束,那位翩翩起舞的美丽身影如同轻盈的仙子一般,飘然而至,优雅地坐在了王允身旁的桌案前。
然而,董卓却似乎完全没有从刚才的恍惚中回过神来。他的目光依然停留在貂蝉身上,仿佛被她的美丽和舞姿所深深吸引,无法自拔。不仅如此,酒精的作用也让董卓的意识逐渐模糊,使得他对貂蝉的迷恋愈发深沉。
“英雄难过美人关”这句话在此刻得到了最为生动的诠释。董卓,这位权势滔天的人物,也无法逃脱美人的魅力。他的心中只有貂蝉,其他的一切都已被抛诸脑后。
或许只有在贤者时间,董卓才会有其他的思绪,但此时此刻,他的脑海中只有一个念头——貂蝉一定在董卓的思绪中被董卓欺负的老惨了。这种想法进一步激发了董卓的占有欲。
所谓的“美人计”,并不仅仅是找来一个纯洁无瑕的白月光来与你相见。它的真正目的是通过各种手段,勾起你的欲望和占有欲,让你陷入其中,无法自拔。对于董卓这样的人来说,功名利禄都已不再重要,白月光也不过是他一时的玩物罢了。
假如你已经功成名就,站在人生巅峰之时,偶然间瞥见一位美艳动人、风姿绰约的女孩,想必你心中定会涌起一股感慨:如此倾国倾城的佳人,唯有我这般成就非凡之人方能与之相配。若是她被他人所占有,那我又何妨效仿一下曹阿瞒呢?
毕竟以功成名就的实力与地位,想要得到的东西,就如同探囊取物一般轻而易举。然而,若是最终无法将她纳入怀中,那恐怕也称不上是真正的功成名就吧。
此时此刻,拥有与否,其实全在董卓的一念之间。面对董卓的无动于衷,王允和貂蝉都明智地选择了沉默,不敢去打扰他。毕竟,如今的董卓可谓是位高权重,权倾朝野,稍有不慎,便可能触怒他,给自己带来灭顶之灾。
要知道,在这个时代,虽然还没有明朝时期那种诛连十族的酷刑,但“夷灭三族”已经是相当严厉的惩罚了。所以,王允深知其中利害,绝不敢轻易去招惹董卓,以免给自己和全族带来杀身之祸。
待董卓回过神来后,他才意识到舞蹈已经结束,而那位倾国倾城的貂蝉美人,正稳稳当当地端坐在自己对面的座位上。
董卓的目光落在貂蝉身上,久久不能移开。他被貂蝉刚刚的翩翩起舞所深深吸引,那优美的舞姿、轻盈的步伐以及婀娜的身姿,无一不让他陶醉其中。
董卓心想,如果能将这样一个娇艳欲滴的美人养在自己家中,那岂不是一件美事?毕竟,这段时间他接连夜宿龙床,宫中的那些妃子们早已被他全部临幸过一遍。如今再看看貂蝉,确实别有一番风味。
这就好比一个人吃惯了山珍海味,偶尔吃一次窝窝头,反而会觉得别有一番滋味在其中。
正当董卓沉浸在自己的遐想中时,善于察言观色的王允敏锐地捕捉到了他的心思。王允嘴角微扬,露出一抹恰到好处的微笑,然后不紧不慢地开口说道:“相国大人,刚刚这一位乃是在下的义女。若相国大人喜欢,在下愿意将她赠予相国,以表在下对相国的忠心。”
谄媚之语如滔滔江水般源源不断地从王允口中涌出,仿佛他的每一句话都充满了对董卓的阿谀奉承。而对于王允如此识时务的表现,董卓心中不禁涌起一股喜悦之情。
董卓面带微笑,缓缓说道:“不知令爱是否愿意呢?”说罢,他举起手中的酒樽,朝着王允的方向微微一举,做出一个敬酒的姿势。然而,董卓的目光却并未落在王允身上,而是像被磁石吸引一般,死死地盯着坐在一旁的貂蝉。
那是怎样的一种眼神啊!如果眼神可以化为实质,那么貂蝉恐怕早已被董卓的目光吞噬殆尽,连一丝残渣都不会剩下。
面对董卓的敬酒,王允不敢有丝毫怠慢,他迅速双手捧着自己的酒樽,快步上前,与董卓的酒樽轻轻一碰。值得注意的是,王允的酒樽比董卓的略低一些,这细微的差距,正体现了酒桌文化中的谦卑之道——以酒樽在下的方式与对方碰杯,表示对对方的尊敬。
还未等饮酒,王允便迫不及待地谄媚说道:“小女若能侍奉相国左右,那可是她的福分啊!如此良机,她岂会有不愿意的道理呢?”
听到王允的话,貂蝉的脸上泛起一抹羞涩的红晕,她微微垂首,选择了沉默。然而,她那如秋水般的眼眸却不时地偷偷瞟向董卓,眼波流转间,似有千言万语,尽在不言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