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将士眼疾手快,一左一右拦住她。
皇贵妃拼命挣扎,一边挣扎一边骂江颂宜,各种不堪入耳的话源源不断。
江颂宜并不生气,用看跳梁小丑的眼神冷冷地看着她。
皇贵妃又叫又骂了半晌,江颂宜不为所动,她自己反倒折腾得头发散乱面目狰狞,最后力竭,一屁股在地上坐了下来,又哭又笑。
“我隐忍了二十多年才坐上皇贵妃的位置,是你毁了我!”
“要不是你杀了我儿子,我现在就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太后了。”
“江颂宜,你不得好死!”皇贵妃怨毒地盯着江颂宜,眼底有刻骨的恨意,“我诅咒你全家不得善终!”
说完,她从地上爬起来,在一众宫妃的惊叫声中往旁边的柱子上撞去。
“砰”的一声闷响,皇贵妃额角撞出一个血洞,倒在地上没了声息。
江颂宜蹙了蹙眉,吩咐将士:“拖出去处理了。”
皇贵妃的尸首被处理掉,求他宫妃看向江颂宜的眼神变得愈发惊恐。
江颂宜被这样的眼神看得心理压力大,本想直接离开,但想到这些女子可能会在接下来的时间里陷入无尽的内耗和惶恐中,有些年纪轻胆子小的说不定会就此寻短见。
为了避免这样的情况发生,她想了想,还是道:“你们放心,江家军不会滥杀无辜,你们先在这里等上几天,待处理好宫中诸事,会放你们各自归家的。”
听了这话,宫妃们眼睛一亮,仿佛溺水的人抓住了浮木。
先前哭得最厉害的女子连忙擦了擦脸上的泪痕,膝行两步上前,仰头问江颂宜:“当真?”
“千真万确。”
得知不用死,当下有大部分人松了口气。
可同时也有人露出愁容——作为前朝皇帝的妃子,她们就算被允许各自归家,想必家人也不会接纳她们。
一方面,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这个时候归家是要连累父母家人被世人耻笑的。
另一方面,江家登基为帝,她们作为前朝皇帝的后妃,家族为了不引起新帝猜忌,也不会再接纳她们回家。
想到这里,有些女子又默默拭起了泪。
江颂宜走出宫殿,叮嘱将士好生看守,不必格外优待这些人,但也不能伤害和欺辱了她们。
和盛徐行并肩走下宫殿前的长阶,有细细的雨丝飘在脸上,两人齐齐抬头。
皇城头顶乌云翻涌,远处却是云开见月明的晴天,放眼望去,天空被分割成“东边下雨西边晒”的奇特天象。
江颂宜伸手,任由雨丝落在自己掌心。
旱情和这兵荒马乱的天下一样,终于过去了。
-
过后的几日,江颂宜很是忙碌。
她协助江元麟处理接手皇城后的大小事务,前朝的人该杀的杀该换的换,后宫的人该放的放,该重用的重用,每天都忙得像陀螺。
江元麟和江韫玉的主要精力放在接手整合永陵军和招降各地藩王,前朝后宫诸事几乎都是江颂宜在打理。
江颂宜忙碌的同时又有些疑惑,自家老爹不亲自处理这些事,等登基称帝的时候岂不是两眼一抹黑,什么都不懂?
还没等她琢磨清楚江元麟放权让自己处理这些事的用意,被她委以重用的一位姑姑来了。
这位姑姑姓陈,以前是在老太后跟前伺候的。
老太后在宫变后自请去佛寺修行,江颂宜没拦着,派了一支军队将其送出宫,只是在她出宫前留下了这位能干的陈姑姑。
多年前江颂宜随祖母入宫给太后请安,有一次在御花园无意间冲撞了长公主。
长公主性格乖张跋扈,当即拔下头上的金簪丢进太液池,并让宫人抓起江颂宜要扔进太液池,让她把金簪捞起来。
那会儿的江颂宜不过七八岁,不会凫水的她若是被扔进太液池,必死无疑。
关键时刻陈姑姑出言救下她。
那时候江颂宜就知道这位陈姑姑不仅心善,还是个能干有手段的。
陈姑姑没辜负江颂宜的期望,留下来后帮着处理了不少江颂宜不擅长的事。
“二小姐。”陈姑姑对江颂宜福了福身。
江颂宜正在处理折子,闻言抬头看了她一眼:“陈姑姑,怎么了?”
陈姑姑斟酌了一下才谨慎地开口:“今日大部分宫妃都出宫去了。”
江颂宜听出她话里有话:“大部分?”
那就是有一部分还没走。
“有一百三十六位娘娘留了下来,而且大多位份不低,四妃之一的容妃也在其中。”
江颂宜诧异道:“她们为何不走?”
陈姑姑解释道:“出了宫,恐怕没人会接纳她们。”
江颂宜稍稍一思索就明白了这些人的顾虑,她眉头微蹙,这可如何是好?
她们冒着得罪新帝的风险也要留下来,证明确实是走投无路了,这个时候若是把她们强行赶出宫,无异于间接逼死她们。
但若是让她们留在宫中继续享受后妃的尊荣,这又不像话。
都改朝换代了,没有理由再留着前朝皇帝的妃子待在宫中。
江颂宜琢磨着能不能把她们集体迁入某处宫殿群,让她们住着……可这么一来,跟把她们打入冷宫有何区别?
一群失了前程和夫君的女子聚在一起,终日无所事事,看不见的出路和一眼能望到头的将来摆在一起,她们迟早会被逼疯。
这也不行那也不行,江颂宜一时间犯了难,偏头问陈姑姑:“依姑姑看,此事该如何是好?”
陈姑姑顿了顿,道:“不如让她们留下来,在宫中做事。”
“做事?”
“对。”陈姑姑道,“后妃多是世家女子出身,精通琴棋书画女红,在宫中为她们安排个一官半职,做女官为新帝陛下所用,每月领俸禄,不失为一个好去处。”
江颂宜眼睛微微一亮。
“这个办法不错,我今天就跟我爹说去。”
这个时代普通人家的女子很少有识字的机会,而识字的世家女子又大多以嫁个好夫君为人生目标,能入宫做女官的少之又少。
像陈姑姑这样聪明识大体的女官很难得。
以前江颂宜入宫时就觉得,宫中许多由太监执掌的职位,若是由女子来做,会方便得多。
江颂宜话音刚落,殿门外传来江元麟中气十足的声音:“颂宜有事要吩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