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玄大陆。
建安一年夏。
大唐有史以来,第一场科举,在万众期待中,平凡的开启。
这一日,大唐各地,数不胜数的考生涌入指定的考场。
李讲监管洛阳,是此地的主考官。
他屹立在考场的上空,将上百万考生的一举一动收入眼中。
论灵神的强大,恐怕就连一些圣人都比不上李讲,他的底蕴太深厚了。
从修行之初,便一步一脚印,步步扎实。
所以,许多人偷奸耍滑的想法,在他的面前,根本就是无所遁形。
这一类人,几乎前脚刚踏入考场,后脚李讲便有所察觉。
有的人易容了,或是动用法宝,或是进行化妆,想要替考。
有的人则是夹带了小抄,藏在随身的行礼中,或者写在别人看不到的部位。
手段倒是五花八门,屡见不鲜。
对于这些试图破坏科举严明,心存侥幸的家伙,李讲的手段一视同仁。
——直接下达命令,让现场的官差将他们擒拿带走。
这段时间,外面确实有很多风言风语。
一件件大事接踵而至,很容易影响到考生的心态。
不少世家都建议缓缓,这场科举可以延后举行。
但是,这些声音,都被李讲用一个借口堵了回去。
真金不怕火炼。
情况越是艰难,就越是能够体现一个人的潜力。
进入考场之前,一些男子看到一些女子也背着书箱,踏上同一条路。
有的人感觉新奇,有的人则是不忿。
但终究还是没发生什么波澜。
这么长一段时间的发酵,许多男子已经接受了女子参考的现实。
相信只要不闹出什么幺蛾子,慢慢人们就会习惯成自然。
县试的内容相对来说最少,所以只给了三个时辰的时间答题。
还未等太阳落下,各地的考场,便已经响起结束的钟鸣,考生不得不在监考员的注视下放下笔。
哗啦啦……
伴随着试卷收走,数不胜数的考生从考房中走出。
人们走向提前说好的汇合点,三五成群,人还没走到两步路呢,就已经开始讨论起考题的内容。
这一路上,有人嚎啕大哭,捶胸顿足,表示羞于回家见父母,对不起二老多年养育之恩。
有人垂头丧气,说自己太紧张,将墨水倒在了试卷上,耽误了时间,下次一定不能这么马虎了。
有人则故作谦虚,在那里装模作样的挤眼泪,说自己考得太差了,连最后一道无人写出的答题,都只能写上一半。
男人们指点江山,女人们叽叽喳喳。
各地已经好多年没有这么热闹了。
在等待成绩的三天里,相信无论是对于考生,还是考生家长,亦或者各地文院,压力都相当大,可以说是度日如年。
不过,再煎熬,也总归有到来的那一天。
县试张榜。
一家欢喜一家愁。
“不可能!怎么可能没我!”
云州文院前,一位紫衣书生怒发冲冠,推开众人,身体几乎都要贴在榜单上了。
他的目光再次扫过榜单,确定没有自己的名字后,怒不可遏。
“我平时在文院里,成绩不是前三就是前五,怎么可能连一个小小的县试都考不上!”
“绝对有内幕,文王来了也得落榜!”
紫衣书生痛哭流涕,忽然像是灵光一现,猛地抬头,恍然大悟状,在那里点头,
“原来如此……原来如此!你们就这么害怕我崛起,动了你们的位置是吧?”
“好,你们给我等着,哪怕告到洛阳,告到文王府,我也一定要你们付出代价!”
紫衣书生声泪俱下,一通血誓,眼睛都红了,突然转身就走了,看得周围的人大眼瞪小眼。
“他这是怎么了?”一人小声询问。
“难不成真的有内幕?”另一人动摇了,觉得很有道理。
毕竟在以前,老百姓从来就没想过,官职这种东西,能轮到他们头上。
所以,要是真的传出一些消息,说世家在考试中动了手脚,他们还真的不奇怪。
结果,话音还没落地,便听到一道嗤之以鼻的声音。
“你们还真信他说的话?”
一个青衣书生冷笑道,“还内幕,也就骗骗你们这些不认识他的人。”
“就是,实话告诉你们吧,此人名叫石景龙,在我们云州文院,那是出了名的。”另一人跟腔,语气同样充满不屑。
“出了名?”又有人开口,抓住关键字,觉得里面大有深意。
“那可不,出了名的假勤快!”
青衣书生哈哈大笑,“什么前五前三,不过是平时考试,没有老师愿意较真,抓他桌子底下的小抄罢了!”
“就是就是,你们就看看他敢不敢去洛阳找文王吧,去了保准第一个被踢出来。”一人笑道。
“况且,你们难道没看到吗?这场考试,虽然占据高位次的,依旧是以世家子弟居多,但是,我们贫寒子弟,也终究有了一席之地!”
有人指着榜单上的首位道,
“你们看,那位居首位的顾小桑,甚至还是从蜀国逃亡过来的读书人呢!那可是出了名的穷乡僻壤!”
大唐的科举,名额自然是先紧着大唐百姓开放。
不过,李讲也公开说过,特殊人才,特殊政策。
对待修为年纪符合标准,且愿意加入大唐国籍,成为大唐子民的修士,一样准许参与考试。
这位顾小桑明显便是吃到了政策红利的一员。
当然,这也与她自身的真才实学脱不了干系。
各地,科举红红火火的开展,有条不紊的进行着。
这一夜,文王府。
书房里,站立练字的李讲忽然心有所感,抬头看向窗外。
“来了!”
李讲低语,眼中竟然闪过一抹兴奋。
他一步跨出,身体出现在洛阳的上空。
与无边无垠的长空相比,李讲的身体是那么的渺小,就像是一只蚂蚁一般微不足道。
按道理来说,在这个晚上,他即便蓦然出现在天空,也惊不起什么波澜才是。
然而,从李讲出现在天空的那一刻起,一切都变得不同了。
四面八方,无数微光若星辰般浮现,上下沉浮,纷纷朝着李讲的掌心涌去。
“这是怎么了?”
人们走出院子,看着天上被神光笼罩的身影,瞠目结舌。
浩然正气飘荡如海,光影凝束,在李讲的掌心逐渐聚成一部书的形状,流淌的气息相当不凡,一丝不苟,公正森严。
目光落在上面,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感受。
其中,作恶多端的人感受最为强烈,因为上面会直接倒映出他们平生所犯下的罪孽。
修为差距越大,细节也就越清楚。
一书断罪,这便是法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