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觅书屋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什么?赵军已经攻入中山国国都灵寿(今河北省灵寿县)?!”宋王偃刚刚退朝,回到御书房,连午膳都没顾得上吃,便接到一个让他倍感焦灼的消息。

宋王偃随即命人将苏秦召进宫里。

说起来,这已经是赵国第三次进击中山国了。

第一次是在胡服骑射的第三年,即燕地发生子之之乱的那一年,赵王雍攻取中山之地,军锋抵达宁葭(今河北省石家庄市西北);同年向西攻取林胡之地,军锋抵达榆中(今内蒙古东胜一带),林胡王献马求和。

为了防止列国的干预,赵王雍派遗使者楼缓至秦国,仇液至韩国,王贲至楚国,富丁至魏国,赵爵至宋国,进行外交活动。

第二次是公元前312年,赵武灵王大举进攻中山,赵“以二十万之众攻中山”,兵分二路。南路军队由赵武灵王总领,以赵袑统领右军,许钧统领左军,赵章统领中军,向中山国腹地出击。

北路军队由牛翦统率骑兵组成的军团,赵希统率胡、代兵马。

赵与率军前往陉县(今河北省无极县东北),骚扰中山国的大后方。北路军队在曲阳(今河北省曲阳县城西)会合,攻取了丹丘(今河北省曲阳县西北)、华阳(今河北省曲阳、涞源西南)与鸱之塞(今河北省华阳县东北)。赵武灵王总领的南路军队,取得了鄗、石邑(今河北省鹿泉市南)、封龙(今河北省元氏县西北)、东垣(今河北省正定县)。

此次中山国失去了三分之一以上的国土,迫于无奈,只好割让四邑求和,赵国因为一时无法控制占领的中山国腹地诸邑,答应求和的要求,在取得四邑之后,便暂时撤军而回。

中山国割四邑给赵,与赵国和平状态并未维持多久。

第三次发生在前两年,迄今为止,赵军捣破中山国的都城灵寿,中山王姬厝狼狈出逃。

但对于宋王偃来说的坏消息,不止于此。

历史上的赵国五伐中山,方灭中山国,而这一回却是三次进攻便灭了中山国,可想而知经过近十年的胡服骑射,赵国变得多么强大!

在原来的历史上,在中山王出逃之后,赵国攻取扶柳(今河北省冀县),中山国东部边地尽为赵国所得,赵国的边界向北推进到与燕国、代地相邻,中山国几乎被灭,中山王也死在齐国。史称“中山数割数伐”,“中山五割与赵”。

赵国因多年的战争消耗了大量国力,赵武灵王为了国家民力的恢复,便“归息士民而复之”,扶植尚为中山国君作为傀儡。

公元前296年(赵惠文王三年),赵国废除中山国君,将中山王尚迁徙到肤施(今陕西省榆林县南),号称“千乘之国”的中山国终于亡国。

而现在,提前十年变法的赵国,更为强大,直接三次大举进攻就把号称“千乘之国”的中山国灭掉了,将中山国地方五百里的疆土全部据为己有!

赵灭中山,将国土连成一片,对于赵国的意义重大,但是跟宋国似乎是八竿子打不着的关系!

但是宋王偃知道,少了中山国这么一位对手,接下来赵国将插手中原的战场,开始逐鹿天下!而随着赵国的加入,天下大势必将为之一变。

“苏秦,用过午膳了吗?”宋王偃在等着苏秦的时候,自己命人准备了一些简单的食物吃了。

苏秦扫了一眼桌案上的食物,不过是一壶白粥,三个烧饼,两个颇为精致的小菜而已。看样子宋王偃过的并不是锦衣玉食的生活,过得颇为朴素,有上古贤君之风。

“呃,臣吃过了。”苏秦讪讪地笑着道。

“哈哈!你不想吃这些东西便直说嘛。”宋王偃无所谓地摆了摆手道,“这些东西都比不上你平日里吃的山珍海味,但偶尔吃一下,换换口味也好。来,苏秦,坐下吃。”

苏秦随即拿起了一个烧饼,自己在一边咬着。嗯,自他入仕宋国以来,似乎都没有再吃过老家的烧饼了。

苏秦不是显赫的贵族出身,他是一个破落户,祖上曾经发达过,但是到了他祖父的那一辈已经没落,故而苏秦年少的时候混得不咋地,若非是拜师鬼谷子,学得一身本领,能力过人,他现在可能还过着与庶民无异的生活!

“王上,你急召臣入宫,所为何事?”

宋王偃接过一块丝巾,擦了擦颇为油腻的手,沉声道:“苏秦啊,寡人适才得到的消息。赵军终于攻破灵寿,中山王姬厝出逃,欲往我朝歌而来!”

“这么说,中山国已经为赵国所灭?”

“是的。在破灵寿之后,赵军还有余力,他们会挥师攻克中山国剩下的城池土地,而中山国已无多少军力,纵使全民皆兵,只怕都无法复国,无法抵御强大的赵军的大举进攻了。”

老实说,宋王偃对于中山国还是十分钦佩的。

历史上的宋国与中山国一般,都有着“千乘之国”的称呼。宋国为“五千乘之劲宋”,中山国为“九千乘之国”。

而宋国由于内忧外患,终于被齐国一战灭亡,毫无翻身之力。

中山国却在胡服骑射的赵国的进攻之下,足足硬抗了五次这才灭亡的,更不必说此前中山国还被晋国、魏国灭过,都还能复国的经历!

中山国就跟打不死的小强一样,屡屡复国,这种精神真的是值得世人称道的。

苏秦的眼珠子滴溜滴溜地转了转,暗自思衬了一下,说道:“王上,你是想插手赵与中山的战事,帮助姬厝复国吗?”

“寡人正有此意。”宋王偃捋须道,“赵国经过近十年的胡服骑射,在赵雍的带领下,扫灭林胡、楼烦,辟地千里,设置云中、代和雁门三郡,现在又吞并了中山国,将整个赵国的疆土连成一片,国势已成,不可不虑也。”

宋王偃更担心的其实是中山国被灭掉之后,赵国没有后顾之忧,将全力插手中原列国之间的战事。而且中山国土地肥沃,适宜农耕,其华北平原有着许多的良田,一旦被赵国据有,赵国的国力将为之上升一大截!

中山国所占的地利,虽不比秦国“据崤函之固,拥雍州之野”,但倚太行之屏障,扼冀晋之咽喉,凭滹沱河(史称“小黄河”)之天堑,战守迁之便利优于赵国之邯郸而不亚于燕国之幽蓟。

而且,石家庄和保定一带兼有太行山川和华北平原之利,发展农牧业生产的自然资源极为丰富。

在石家庄地区及其以南一带,自殷商以来就是华夏族经营农业的地方,当时已经有了相当的在平原浅山发展农牧业生产的经验。

对此,中山人来到之后便兼收并包,并且注意学习、吸收中原地区的科学技术和思想文化。更需要指出的是,中山国统治者已经认识到“赋敛平则庶民附”,注意减轻农民负担而调动其积极性。

同时,中山国还注重发展交通,陆路大道可以南接邯郸,北通燕涿,东到齐国国都,西北可到代国。境内河流众多,水运可通齐国。商贸发达,粮食贸易规模可观。

苏秦显然很明白宋王偃的意思,说道:“王上是在担心赵人据有中山国那广袤而肥沃的耕地,其粮食后勤无忧?”

“然也。”宋王偃微微颔首道,“冀北之地(华北平原)土地肥沃,耕地甚多,中山国有之,可比‘千乘之国’。而一旦赵国拥有冀北平原,可想而知,赵国经过胡服骑射之后已经十分强大,军力上可与我宋军一决高下,这后勤保障若是到位,赵国可以毫无顾忌地发动规模超过四十万人的战争!这是寡人深以为虑的!”

寻觅书屋推荐阅读:退婚当天,我继承了北幽王爵三国我为皇大乾九皇子隋唐:融合蚩尤传承,开局诛宇文大唐:神级皇太子穿越成童生,靠摸鱼抓虾养活全家新唐三国:越世霸主黑铁之堡穿梭异界之我来自现代商途如此多娇,有点费腰都市夜战魔法少男(库洛牌的魔法使)满级账号在异界始皇让我当二世,不小心延续千年熵定天下大宋武夫明末获得系统,开局暴兵二十万大宋医生三国:吾乃西凉统帅大唐之开局娶了武则天打造异世界钢铁洪流熟读历史知识玩转古代世界亮剑:我李云龙发财,敢打东京!异想天开之施宇和他的老乡们明朝富家子秦有锐士我领海宽,战舰多亿点过分吗?蜀汉的复兴回到大汉打天下穿越三国,我的二叔是赵云三国:开局一个碗,看吾三造大汉穿越到古巴比伦建国野性王爷很无赖:枕边王妃不承欢万朝穿越:开局李二穿刘禅代嫁之绝宠魔妃我在大唐用神笔具现神话重生我只想做个街溜子和别人不一样的穿越大唐:最强争霸系统岭南宗师大唐:二凤你敢动手我就揍你绝对权力:仕途成长记穿越红楼的意外人生带着全班同学打造最强部落大秦:从缉拿叛逆开始雍正往事浴血大鹏湾三国之公孙大帝通古今:我朱柏养了整个大明朝穿越后,守着漂亮老婆过幸福生活
寻觅书屋搜藏榜:调教大宋我家世显赫,躺平不过分吧!汉末新三国逍遥初唐三国:鼓动曹操去抢宫殿澜沧行红楼襄王凤逆天下北月篇高贵汉末毒士特种兵之特别有种五代十国之铁马骝捡个王爷去种田朕要把江山折腾黄了大明:带重八刷副本,大明成仙国英雄问鼎梦回大长安大明开着战舰做生意红楼锦绣重生为奴,调教小邪妃灭元1399大明英雄之征战四海红楼梦之庶子贾环满门忠烈,不如我咸鱼败家开局老婆送上门,从卖肾宝开始发家致富初唐夜行我有一颗仙人球超神狂兵星辰恋三千愁三国之霸王孙策魏虎开局戍边送死?我转身打回京城!殿下有疾谋晋残卷大唐静等李二杀兄逍遥秀才你跟本皇子提分手,取消婚约你哭啥?假太监:开局撞破皇帝女儿身宋朝玩主三国:羊奶肉包,我竟黄袍加身了大国无疆唐朝地主爷野蛮娇妻:残王的特工宠妃浮世烟云续命大明朝我在秦朝当二世皇帝大唐:对马吹个口哨咋被抓天牢浪公昆哥的新书,袖珍国先婚厚爱
寻觅书屋最新小说:历史中的酒馆大宋伏魔司全球帝国从明末开始真理铁拳岂独无故锁腰!高阳她哭哑了求饶重回1950:我为国家造核弹!大明王朝1424:夺舍明仁宗从小媳妇要传宗接代开始大周第一婿嫌我功高诬我谋反?我真反了!朕佣兵百万,你喊我废皇子?娘娘们别作妖,奴才要出手了说好当废皇子,你偷偷当皇帝?郑锦:我在南明的奋斗生涯冰临谷重生1980,从手搓歼8开始为国铸剑让你做赘婿,你在朝堂一手遮天?书圣?诗仙?首辅?没错,都是我大唐躺平王三藏还俗朕乃天命大反派,开局怒斩重生女帝从侯府废柴到一字并肩王你们夺嫡,我靠娇妻偷家赢麻了!大楚武信君大明:一次呼吸一两银,殖民全球!列强?大秦面前哪个敢称列强?称霸世界:从建立国防军开始穿成少帝后我靠物理登基大乾风云起苍穹带着现代军火系统闯大明寒门状元路大明国师,教朱棣治国,朱元璋来听墙根穿成农家子,妻妾越多,发家越快退婚夜,我被公主捡尸了穿越大雍:从瞎子到千古一帝大明:我是崇祯,亡国倒计时两天铜镜约大唐太子的开挂人生一身反骨,你叫我爱卿大唐:我李承乾,绝不被废唐代秘史衣冠谋冢英烈传奇灾荒年,全村啃树皮,媳妇嫌弃肉太肥了明朝的名义历史风口,我率领军队统一全球锦衣血诏道藏辑要玉符传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