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觅书屋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吃饭期间,上海电报局局长袁长坤不时来找李谕敬酒,似乎是套近乎,还坚持要给李谕的住宅及大同大学免去电话费和电报费。

住宅倒是无所谓,但大学这种机构发电报打电话蛮多的,每个月的电话费和电报费都不少。

吃完饭后,芮恩施建议大家去听一下中国戏剧。

贝尔此前在万国博览会听过一次,但当时的临时舞台比较简陋,也没有很好的氛围,如今到了上海,乐得去听个原汁原味的。

芮恩施说:“我坐火车时,北京一位当红年轻演员一同来到了上海,他的演出不容错过。”

李谕问道:“梅兰芳?”

芮恩施说:“是的,他现在北京火得真是不像样子。”

老美对中国戏剧相当热衷,其他几人当即决定一同前去。

京剧进入上海相对晚一些,在此之前,上海的戏曲演出活动主要在筑有戏台的神庙和会馆,或者在茶楼、茶馆里搭板为台。

到了咸丰年间,由于战乱的缘故,各地群众及戏曲艺人大批南下,场地狭窄、设备简陋的茶楼戏棚无法满足需要,上海瞬间涌现出一批真正的戏园和戏馆,比如“满庭芳”“丹桂”等知名的。

京剧一经传入便迅速风靡上海滩,上海人起初称之为“京班戏”。

邀请梅兰芳赴沪演出的戏院叫做“丹桂第一台”,老板许少卿。

许老板很会作势,在梅兰芳到达之前,已花大价钱在《申报》头版做了广告宣传。

来到戏馆门口,李谕看到板子上贴了一张大大的海报,几行文字介绍今天演出的两位名角。

不过放在头牌的不是梅兰芳,而是个须生——王凤卿。

实际上这个人才是许老板的首邀人物。

海报介绍中大段都在介绍王凤卿,极尽夸耀之能事;只在最后的寥寥几句,提到还有“南北第一着名青衣兼花旦”梅兰芳到场。

梅兰芳虽在北京有了名气,但上海人并不了解他,也从未听过他的戏。

耳听为虚,许老板对梅兰芳的艺术估价不高;而王凤卿不同,他年长梅兰芳十岁,成名已久。

许老板起初只答应给梅兰芳包银每月1400元,王凤卿则是每月3200元。

——从给的价格就能反映出现在人们对京戏的狂热。

王凤卿晓得梅兰芳的能耐,他认为许老板给梅兰芳的包银偏少,要求再加400元。

而许老板觉得梅兰芳不过是王凤卿的陪衬,不愿在“无名小卒”身上多下本钱。王凤卿有些不高兴,觉得许老板太小气,于是故意说:“你如果舍不得出到这个价,那就在我的包银里面匀给他400元。”

许老板有些难为情,无奈之下终于同意再给梅兰芳加了400元。

由此还能看出,梅兰芳这时在上海人眼里的地位并不高。

几人落座后,李谕凭借自己浅薄的戏曲知识给他们科普了两句,无非就是讲讲故事梗概,不然他们已然听不懂唱词,要是连台上讲了啥事都不知道,真就只能听个响了。

但即便只能听个“响”,他们也很狂热。

李谕看了看节目单,梅兰芳的戏被排在倒数第二。在北京被称为“压轴戏”,而在上海则被称为“压台戏”。

上海的“压台戏”相当于北京的“大轴戏”。因为上海的演出习惯,一般称最后一出戏为“送客戏”。

梅兰芳这场演出非常成功,几乎是一炮打响,坐稳了海报上许老板有夸大之意的那句“南北第一着名青衣兼花旦”评语。

乔治·伊士曼具备一定的艺术品鉴能力,称赞道:“即便纽约百老汇,也无人能及。”

特斯拉听过几次百老汇歌剧,赞同道:“果然艺术的瑰宝仍旧在东方。”

演出结束,伊士曼又请求戏院老板让他给梅兰芳及王凤卿拍了照片。

拍完照,梅兰芳认出了李谕,打招呼道:“李大学士!”

李谕笑道:“梅老板好,估计以后要叫你伶界大王了。”

“李大学士太爱讲笑话了,”梅兰芳说,“大王的叫法我哪当得起!”

以他的崛起速度,差不多四年后,就会承袭“伶界大王”的称呼,相当之年轻。

此后几天,梅兰芳还有紧张的演出。按照戏班规矩,先演三天作为试水,即“打泡戏”,接着就会收到各种堂会邀请,非常忙碌。

——

回到汇中饭店,安排贝尔等人住下后,李谕才动身返回豫园。

次日一早,李谕准备坐电车先去趟科学杂志办公室,然后去饭店找他们。

李谕买了3角钱的票,坐在车厢前面的头等舱。

上海的电车现在仍旧分成前面的头等舱和后面的二等舱,收费略有不同:头等舱每一段3分钱,二等座每段票价只要2分钱。

这个价格比黄包车还要便宜,同样的距离,黄包车至少要一元钱。

可即使如此便宜,很多人仍旧害怕电车那两根通电的“大辫子”,不太敢坐。

所以电车公司经常搞促销,甚至送点花生瓜子之类的。

而用不了一两年,上海的电车就会变得异常拥挤,车门上都扒拉着人,头等舱亦是如此。电车公司不得不取消等级制度,因为已经没有意义。

刚下电车,就有人迎了过来,“李院士,终于等到您了!”

李谕问道:“先生是?”

对方回答:“本人上海电报局局长唐元湛。”

李谕直接给弄糊涂了:“你们换人这么快吗?昨天我见到的电报局长还姓袁。”

唐元湛说:“我是江苏省督军派来的局长。”

“那之前的袁局长?”李谕又问。

“他是北京交通部派来的。”唐元湛解释说。

唐元湛和袁长坤一样,都是留美幼童出身,不过现在时过境迁,要各事其主。

民国虽然在非流血的革命下诞生,但进入民国后,反而是长久的战乱,尤其等袁世凯死后,各地军阀四分五裂,连年征伐。

电报是各派政客的喉舌,也是各路军阀获得战争信息、调兵遣将掌控战争态势的重要工具,电报收入更是添加武器和发放军饷的最好来源之一。

上海电报局作为特级电报局,地位非常高,辖江苏省54个电报局、5个电话局,以及江苏省境内的所有电报干线、支线线路工程,同时又是全国电报通信重要的中转枢纽局。

如此重要的通信管理权力和丰厚的经济收入,自然受到各地枭雄重视。

此后随着国内外局势的变化,得势军阀们会纷纷染指上海电报局局长的宝座。

唐元湛刚赴任时,给上海租界的大北电报公司发了一封电报:

“亲爱的先生:

我谨通知您:我本日受江苏省督军程德全之命,担任上海电报局局长。”

落款是“您的忠诚的.tong”。

而与此同时,袁长坤也给大北电报公司发去电报:

“亲爱的先生:

请注意我仍是上海电报局局长,为正式任命,虽然有相反的报道。”

落款则是“您的忠诚的c.k.yhu(局长)”。

多了“局长”两字。

李谕不关心权力斗争,随口问道:“唐局长找我有什么事?”

唐元湛客气道:“局里告诉我,要给您免除住宅以及大同大学的电报电话费用,文件最终到了我手里审核。”

李谕瞬间明白了,强龙不压地头蛇,估计北京交通部派来的袁长坤并没有实权。

事实上就是如此,最终上海电报局局长还是唐元湛。

不过唐元湛绝对也是个办实事的人,于是李谕回道:“多谢局长美意。”

“那点电话费不过小意思,”唐元湛道,“我们还想从您的ly公司购买一批高功率无线电报机,大概十万预算。但我不清楚,你那儿,嘿,有没有什么特别说法?”

李谕叹了口气:“没有什么说法。你们还是给我报数量,不要报预算,那不是我在意的。”

唐元湛震惊道:“李院士果然高义!看不上这些蝇营狗苟的东西。”

李谕知道里面油水很大,10万预算可以买20台,也可以是10台,甚至还可以追加预算,差出来的那些钱自然流入了某些人的口袋。

而他们必然会选择数量最小的,以谋求最大利益。

李谕压根不想掺和这些事,更没有能力或者精力去肃清贪腐,只能选择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按照他们提供的数量报价。

唐元湛拿出的单子上,显示11台。

李谕瞄了一眼说:“我明白了。”

唐元湛看出了李谕的不屑,然后说:“上头定下来的是10台,给我预留了空间。我也没办法,能做的只有放弃自己的那一份。”

李谕无奈道:“只要是能推动无线电事业,11台电报机发挥出应有的作用,也足够了。”

唐元湛说:“李院士所言极是。”

但这样终究不是办法。

李谕准备找到钟观光的科技仪器馆,进行常规无线电零部件的销售,热衷于此的民间爱好者,可以自行购买组装。

同时他还要把手搓无线电写成教程,公开发行。反正不是什么秘密。

钟观光与鲁迅一样,此前被蔡元培叫去北京做了教育部佥事,但没什么具体事务,所以就出去四处采集植物标本。

蔡元培辞职后,他也随之辞职。

钟观光做科技产品进出口多年,经验比较丰富,而且他的店已经打出名气,凡是喜爱科技的,必然会光顾。

可惜现在没有网购,不太好扩大销售规模,只能主动给各个大学主动分发。

这件事李谕也拜托了钟观光的科学仪器馆,钱则由李谕自己出,希望民间的无线电爱好者迅速成长,这对今后意义非凡。

——

科学杂志社这边,招募到了几名员工,其实也就是历史上有心做科学杂志的那几位。

其中一个李谕之前见过,留洋回来的金邦正,他负责国内推广。

金邦正说:“会长,我们与美国的留学生团体取得了联络,他们都愿意积极供稿。”

算起来美国留学生里,单单清华选派的就已经数百人,并且大都学习理工科,让他们供稿确实合适。

金邦正拿出一封电文,里面的名字几乎都是科学界名人,比如梅贻琦、胡刚复、周仁,还有赵元任等。

李谕说:“他们有此等热情,我们当然要支持。一旦稿件选上刊登,就按欧美最高的稿费标准执行。”

“明白了,”金邦正道,“他们还说,要在美国成立科学分社,以形成更强的凝聚力。”

“科学社吗?”李谕问。

“是的。”金邦正说。

“既如此,”李谕顿了顿道,“我们直接在国内把杂志社改为中国科学社,以弘扬科技兴国之理念。”

一下拔高了好几个层次。

金邦正高兴道:“我们还在讨论这件事,没想到您已经想好了!有您坐镇,科学社才称得上科学社!”

李谕说:“按道理应该由教育部或者政府组织,不过看样子他们几年甚至十几年内都不会有此种想法,只能我们亲自来。”

金邦正说:“有您这面大旗,不仅美国的留学生会加入,用不了多久,日本乃至欧洲都会有人加入!”

李谕说:“总之团结一切力量,咱们的宗旨定为‘联络同志,共图中国科学之发达’。加入进来的人肯定都明白,祖国之所以孱弱,莫过于科学不发达。”

这是一步大棋。

历史上的中国科学社1918年才迁回国,确确实实为我国科技发展做了极大贡献。此后各专门学会诸如中国地质学会、中国气象学会、中国生理学会、中国物理学会、中国化学会、中国地理学会、中国数学会等都是在中国科学社的带动下诞生。

而且科学社迁回国时,就在大同大学有办事处。李谕感觉可以把总社搬到大同大学,反正他兴建了许多屋舍,还有十分先进的设施、器材。

“不用说,您是我们中国科学社的第一位院士,”金邦正说,然后憧憬道,“将来如果能与英国的皇家学会相提并论就好了。”

李谕淡淡道:“其他领域我拿不准,但至少在物理领域,我一定会让中国科学社的院士成为含金量最高的头衔。”

(本章完)

abczwabcxs26xsw53xsw

71xsw89xsixiaoshuoxkp

xssmyqmdpqhkx

寻觅书屋推荐阅读:医秀北洋新军阀再统东汉马超重生大宋朝三国之江山美人退婚当天,我继承了北幽王爵尊贵庶女游戏:女帝天下聊斋志异蕴哲思在异世争霸天下的历程签到,开局我是个废物汉武帝:老五你想收拾谁三国我为皇穿越成废物太子后我崛起了三国之开局召唤樊梨花穿越明末成饿殍我,最强毒士,女帝直呼活阎王穿越皇子,无敌兵王反派的我碰上重生女主朱雄英:爷爷,我真的不想当皇帝大乾九皇子隋唐:融合蚩尤传承,开局诛宇文重生崇祯,魏忠贤没死,挺急的万界交易,朱家老祖们求我保大明三国之权谋天下大唐:神级皇太子穿越成童生,靠摸鱼抓虾养活全家往返三国之一统天下新唐三国:越世霸主黑铁之堡重生刘宏,打造神圣大汉帝国穿梭异界之我来自现代商途如此多娇,有点费腰都市夜战魔法少男(库洛牌的魔法使)明末永昌满级账号在异界蜀臣夜读全唐诗始皇让我当二世,不小心延续千年三国之袁氏枭雄鱼龙舞花豹突击队大明:我想摆烂,你却让我当皇帝?穿越古代:我靠打猎养活美娇妻!熵定天下大宋武夫布衣:打猎当上土皇帝,不爽就造反皇后请自重,我真不想代替陛下呀!大唐:李承乾,开局自尽吓疯李二
寻觅书屋搜藏榜:调教大宋我家世显赫,躺平不过分吧!汉末新三国逍遥初唐三国:鼓动曹操去抢宫殿澜沧行红楼襄王凤逆天下北月篇高贵汉末毒士特种兵之特别有种五代十国之铁马骝捡个王爷去种田朕要把江山折腾黄了大明:带重八刷副本,大明成仙国英雄问鼎梦回大长安大明开着战舰做生意红楼锦绣重生为奴,调教小邪妃灭元1399大明英雄之征战四海红楼梦之庶子贾环满门忠烈,不如我咸鱼败家开局老婆送上门,从卖肾宝开始发家致富初唐夜行我有一颗仙人球超神狂兵星辰恋三千愁三国之霸王孙策魏虎开局戍边送死?我转身打回京城!殿下有疾谋晋残卷大唐静等李二杀兄逍遥秀才你跟本皇子提分手,取消婚约你哭啥?假太监:开局撞破皇帝女儿身宋朝玩主三国:羊奶肉包,我竟黄袍加身了大国无疆唐朝地主爷野蛮娇妻:残王的特工宠妃浮世烟云续命大明朝我在秦朝当二世皇帝大唐:对马吹个口哨咋被抓天牢浪公昆哥的新书,袖珍国先婚厚爱
寻觅书屋最新小说:直播大明:打仗全靠后世企业赞助人在冷宫,带着三千犯妇权倾朝野陛下就是躺赢狗爱搞钱搞事三公子大漠群英传苏定方演义风雪战火哈哈哈,大明太子无敌夺我王位?那我可要称帝了!抗日:我有一艘鱼雷艇爱你老妈,玄武门见十七世纪富二代穿越大景:我靠打猎养活肺痨妻女大唐:灵魂互换,两个李承乾大明:无敌杀神,震惊朱棣汴京风云录那年那景那些人如果君主去世后加入聊天群大明:我朱允熥,请爷爷退位禅让朱雄英:爷爷,我真的不想当皇帝皇孙雄途大明朱雄英天幕:我规划了秦皇汉武的死法!1853用炮火检验真理梗王饶命穿越净事房,咱家可是有系统的男人带着武库回明末爱情江山朕都要穿越古代:我靠打猎养活美娇妻!大明:朱棣求我登基,我保老朱家长存算鼎三国:玄镜红颜录大宁疯王:我让未婚妻亲爹跪碎膝盖骨大禹逍遥王爷万界交易,朱家老祖们求我保大明红楼之阅尽十二钗嫂嫂借我五百两,我当个锦衣卫魂穿林冲:开局带娘子杀出东京人在古代,每天直播整活大唐太子李承乾之宿世轮回拆现代快递玩转古代人生奋斗在嘉靖年间开局假世子,我反手称帝你慌什么?三国:修改词条,曹操命运崩了大秦:生存法则,谁先造反谁输正德变法:捡到历史学生的书包开局夺嫡:从捡了个母老虎老婆开始乱世饥荒:开局发媳妇,打猎喂饱姐妹花开局退婚后女帝要我做夫君让你当赘婿,谁让你统治朝堂了?隋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