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觅书屋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姑臧虽是河西重镇,但驿宿条件,显然是不如内地的,完全可以用简陋来形容。不过,对于入住的曹元恭等人而言,却根本没有挑剔的道理,一路的顶风冒寒,又经生死磨难,能有处容身保暖的下榻之处,已然十分满足了。

当然,最让他们感到心安的,还是河西布政使吴使君的亲**劳。翌日清晨,风寒加剧,隔着门窗都能感受到室外肆掠的寒风,不得不说,此番入朝,当真选错了季节。

经过一夜的休息,身体的疲惫,精神的压力都得到了缓解释放,当享用着宾驿内奉上的清粥小菜,感受到暖洋洋的腹内,曹元恭心情方才真正平和下来。

“使君,布政使吴公再度亲临馆驿,前来访问!”一名下属匆匆入内禀道。

曹元恭方吞下一颗鸡蛋,闻言赶忙嚼碎咽下,又连吞几口粥,而后匆匆起身,吩咐道:“快快出迎!”

“奔该下官前往谒见,何劳吴公再至?”见到吴廷祚,曹元恭态度恭敬一如此前。

“使君不辞辛苦,千里远来,在下有幸奉天子之命,牧守一方,自当替朝廷略尽地主之谊!”吴廷祚温和的态度,几乎要把屋外凝结的冰霜给融化了。

“这是大汉西北巡阅使、英国公!闻曹使君东来,特来拜访!”吴廷祚侧过身体,朝曹元恭介绍着同来的柴荣。

闻言,曹元恭脸上的笑意顿时犹如秋菊一般灿烂了,这些年,随着大汉的强大,活跃在大汉政坛上的英杰们也是随之威名远播。

归义军虽然僻处瓜、沙之地,但对朝廷的军政上层,也是有所了解的,而柴荣可谓是其中的明星人物了,乾佑二十四功臣的名声,也被年初出席盛典的使者带回了沙州。

因此,当柴荣亲自登门来访,曹元恭惊讶之余,心中则被一种荣幸感充满了,赶忙道:“原来是大名鼎鼎的英公,某虽然久处西陲,却也久闻公之威名,今日得见,三生有幸......”

接下来,曹元恭嘴里的恭维话,有如连珠炮一般喷涌而出,溢美之词,让柴荣都有些不好意思了。

同时,对于曹元恭的这种卑敬态度,也多有感慨。若非大汉强盛,又岂得来人如此?

“曹使君不必拘礼了!”对归义军曹氏,柴荣伸手,平静地道:“瓜沙之地素为汉土,归义军亦为中原藩篱,你我则同为大汉臣属,不必如此。”

听柴荣此言,曹元恭纵然没有心头一热,但还是有所感触的。比起此前王彦升的强势高傲,还是柴吴二人的态度令人舒服,简直如沐春风。

三者入内叙话,侍者奉茶水瓜果,坐而论事。柴荣也不是那种喜欢绕弯子的人,简单地寒暄两句,便打量着曹元恭,问道:“前者朝廷大典,归义军已然遣使入朝,进贡贺喜,今又前来,一岁两贡,还由曹使君亲至,当有所求,不知是否方便透露?或许在下有帮得上忙的地方!”

“多谢英公美意!”闻问,曹元恭当即表态。

然后顿了一下,抬眼观察着柴荣与吴廷祚,只见二者都是一副翩翩风度。略作沉吟,曹元恭说道:“对英公与吴使君,却也无需有所隐瞒!盖因中原一统,瓜沙二州虽孤悬于外,却也始终心向中原,河西遗民,不欲永为孤魂野鬼,今奉节度元忠之命,意欲献土归朝,请求朝廷,遣师进驻,以复旧地!”

听其言,柴荣与吴廷祚对视一眼,二者都没有什么意外的神色。吴廷祚当即拱手道:“归义军孤守瓜、沙近百年,保延汉土,庇护一方,实有大功于中国,今又主动来归,真高义也!”

“不敢当!”曹元恭摆摆手表示谦虚,叹息道:“我等沦落胡尘久矣,今若能复归朝廷,则上可告慰先祖,下不负于生民!”

“归义军来归,这是喜事,陛下闻之,想必也是欢迎之至!”柴荣说道,想了想,仍旧看着曹元恭:“不过,我稍有疑惑,不知曹使君可能解答?”

“英国公请问!”虽然年岁长不少,但在柴荣面前,曹元恭竟觉自己像个晚辈一般恭敬。

柴荣说:“归义军此番来归,似乎略显操切,不知何故?”

闻问,曹元恭的老脸上露出一抹怅然,应道:“时至如今,也无可遮掩的了!皆因辽军西征,西域大乱,局势动荡,归义军自西平公以下,皆深患之!”

迎着柴吴的目光,曹元恭解释道:“对于归义军的处境,英公与吴使君也当有所知晓,西有高昌,东有甘州,北有契丹,南为吐蕃,除吐蕃分裂之外,皆为强邻。

曹氏执掌五十年来,一直只能选择与周遭势力交好、通婚,方才侥幸得存,即便如此,仍是战战兢兢,时有覆灭之忧。

去岁契丹人西征,破城无数,归义军近在眼前,数十年来的安定局面被打破,西州回鹘已是朝不保夕,而况于归义军?

因此,西平公召集宗族、僚属共议,皆以为单凭区区瓜沙之地,民不过十万,兵不过数千,长久下去,必然难保,莫若归附朝廷。

这也是,数十年来,瓜沙百姓的心声,曹氏此举,也是顺应天时民意......”

归义军自张议潮时算起,立足西北已近百年了,其势盛之时,所辖疆域几乎涵盖整个河西、陇右,不过随着唐朝廷的打压以及内部的纷争,日渐衰落,辖地缩小。

一直到曹议金接掌大权,一改前政,减少与诸部族冲突,避免战争,积极与高昌、甘州这两个最主要的邻居修好,同时始终贡奉中原朝廷,自梁唐晋汉,从无例外。

如此,方才保住了瓜、沙二州,与河西遗民一处容身之地。夹缝中求生存的滋味,并不好受,也就是在这些年大汉逐渐强大,影响力向西扩散,处境这才安全几分。

然而,辽军西征,把西域原本的平衡局面彻底打破,原本称得上强盛,让归义军仰其鼻息的高昌回鹘几乎不堪一击。

这样的结果,也让归义军上下认识到了,瓜沙二州,真算不得什么,不说大汉与辽军,就是东面的甘州回鹘,如果尽全力,都是能灭掉他们的。

听其解释,柴荣若有所思略作回味,微笑应道:“我明白了!看来,辽军西征,进展得很顺利啊!近来也收到了不少关于西域的局势情况,其具体战况如何,还请曹使君赐教!”

曹元恭:“去岁秋冬,契丹人翻越金山南下,跨越沙海,高昌可汗遣军抵御,双方大战于北庭,回鹘人大败。

后契丹趁胜进军,直击高昌城,双方就此鏖兵,契丹又分兵东取了伊州,控制东西通道,两个月后,高昌城破,回鹘可汗率领残兵西撤。后面的情况,因为消息封锁,所知甚微,如今高昌军队仍在国境西部抵御,具体情况如何,英公可问同行的使者仆勒......”

“那高昌使者是怎么回事?”柴荣又问。

曹元恭当即把他知晓的部分给讲述了一遍,临了,又帮忙说了句话:“高昌四面求援,局势堪危,此番入朝,也是希望能够向大汉求得帮助!”

点了点头,柴荣舒了一口气,对曹元恭道:“归义军献土归附之事,还需奏请天子定夺。近来天气恶劣,不便旅途,使君可暂于姑臧休整两日,待天气转好,我派人护送你们入朝!”

闻言,曹元恭顿时大喜,起身拜道:“谢英公!”

“使君昨日受了惊扰,还请多加休息,有什么需要,尽可开口!”柴荣起身,这是打算告辞了。

曹元恭自是恭送,把二人送出馆驿为止,待二者退去后,方才矗立在寒风中,长长地叹息一声。

如非必要,谁愿意献土归附呢,当土霸王不好吗?

寻觅书屋推荐阅读:医秀北洋新军阀再统东汉马超重生大宋朝三国之江山美人退婚当天,我继承了北幽王爵尊贵庶女游戏:女帝天下聊斋志异蕴哲思在异世争霸天下的历程签到,开局我是个废物汉武帝:老五你想收拾谁三国我为皇穿越成废物太子后我崛起了三国之开局召唤樊梨花穿越明末成饿殍我,最强毒士,女帝直呼活阎王穿越皇子,无敌兵王反派的我碰上重生女主大乾九皇子隋唐:融合蚩尤传承,开局诛宇文重生崇祯,魏忠贤没死,挺急的三国之权谋天下大唐:神级皇太子穿越成童生,靠摸鱼抓虾养活全家往返三国之一统天下新唐三国:越世霸主黑铁之堡重生刘宏,打造神圣大汉帝国穿梭异界之我来自现代商途如此多娇,有点费腰都市夜战魔法少男(库洛牌的魔法使)明末永昌满级账号在异界蜀臣夜读全唐诗始皇让我当二世,不小心延续千年三国之袁氏枭雄穿越古代:我靠打猎养活美娇妻!熵定天下大宋武夫布衣:打猎当上土皇帝,不爽就造反皇后请自重,我真不想代替陛下呀!大唐:李承乾,开局自尽吓疯李二明末获得系统,开局暴兵二十万大宋医生沙雕网友援北伐游行在古代奥特格斗传说
寻觅书屋搜藏榜:调教大宋我家世显赫,躺平不过分吧!汉末新三国逍遥初唐三国:鼓动曹操去抢宫殿澜沧行红楼襄王凤逆天下北月篇高贵汉末毒士特种兵之特别有种五代十国之铁马骝捡个王爷去种田朕要把江山折腾黄了大明:带重八刷副本,大明成仙国英雄问鼎梦回大长安大明开着战舰做生意红楼锦绣重生为奴,调教小邪妃灭元1399大明英雄之征战四海红楼梦之庶子贾环满门忠烈,不如我咸鱼败家开局老婆送上门,从卖肾宝开始发家致富初唐夜行我有一颗仙人球超神狂兵星辰恋三千愁三国之霸王孙策魏虎开局戍边送死?我转身打回京城!殿下有疾谋晋残卷大唐静等李二杀兄逍遥秀才你跟本皇子提分手,取消婚约你哭啥?假太监:开局撞破皇帝女儿身宋朝玩主三国:羊奶肉包,我竟黄袍加身了大国无疆唐朝地主爷野蛮娇妻:残王的特工宠妃浮世烟云续命大明朝我在秦朝当二世皇帝大唐:对马吹个口哨咋被抓天牢浪公昆哥的新书,袖珍国先婚厚爱
寻觅书屋最新小说:大秦:从醉花楼开始签到陨石榜无限烽火:坦克大玩家麦城悲歌与武圣传奇乱世:整活小砖家大明:开局被徐家退婚,我炼化十万铁骑太子西上和亲,三年后挥师擒龙招个赘婿冲喜,开局就想给小姐打针?笑谈两晋南北朝:三百年乱炖一锅红楼之庶子风流明1914土豆与均田令:我在大唐当地主男穿女:纯爷们后宫杀到头皮发麻大明:开局炸毁宁远城!穿越大宋:逆转靖康战火燎原:吞丹!灭天狼!风流小医仙,穿越北宋封宰相大谋谋天下嘉庆变法:数据治国重生悍卒:从强制发老婆开始战神:龙族人族混得开手搓大炮养娇妻,怎么就黄袍加身了?皇朝:挟我以令诸侯?朕直接屠你满门!穿越千年的时空之旅饥荒年,我喂养了一个大玄女帝大舜西游记燕山血旗:开局千户所暴杀天下大乾贵公子大胤商枭开局于谦典韦?这反我造定了!医冠权宦穿越古代,我靠仓库养老婆荒年神医:开局揭榜娶绝色病妻左传游记直播大明:打仗全靠后世企业赞助人在冷宫,带着三千犯妇权倾朝野陛下就是躺赢狗爱搞钱搞事三公子大漠群英传苏定方演义风雪战火哈哈哈,大明太子无敌夺我王位?那我可要称帝了!抗日:我有一艘鱼雷艇爱你老妈,玄武门见十七世纪富二代穿越大景:我靠打猎养活肺痨妻女大唐:灵魂互换,两个李承乾大明:无敌杀神,震惊朱棣汴京风云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