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觅书屋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季春的东京,万花烂漫,牡丹芍药盛开,春花的芬芳隐隐弥漫全城。近两月以来,汉帝以及朝廷的工作重心,仍在川蜀三道安治上。

大批行政、监察官吏从中央及地方调入蜀中,广布政制。蜀民的外迁,持续进行中,到三月为至,已有蜀士人、贫民户迁入湖南。参与了叛乱的蜀地方豪强、俘虏,也随同北调的军队,向西北地区迁徙,落实移民实边的政令,主要以陇西地区的渗透为主。

按照政事堂的计划,将北迁蜀民二十万,以裹乱的叛贼俘虏为主,辅以一部分贫苦农民,再加上原蜀卒。待到计划完成,别的不说,大汉朝廷对川蜀的统治隐患,将大幅度减小。

北迁之民,一律实行半军事化组织管理,均田垦殖,筑堡团聚,不设乡村,以百户为团,从属于遍地各军使,置耆长三员管理,基本由平蜀的有功低级军官担任。

仔细想想,这似乎又子开历史的“倒车”,如此安排,等于变相了给了军使们一定的行政权力。但是,边地情况复杂,想要加强对那薄弱地区的掌控,不得不因地因情而制宜权变。

当了这么多年皇帝,刘承佑对于许多统治制度的认识也有了更深的认识,就唐朝那为人所诟病的藩镇节度制度来讲,设立之初,初衷绝对是好的,便于边地的管理,边患的扼制,军政命令的通达,只是缺少了制衡、监察,并逐渐失控,以导致遗祸无穷。

刘承佑对于西北故地的野心与欲望,已经可以用昭然若揭来形容了,而如欲开拓西进,收复故土,巩固边地,对于西陲州县的军政,他就不得不松一松束缚。

把边州像腹地州县那样搞,同样会出问题的,另一个时空的大宋在时刻警醒着刘承佑。而为了减小抑或压制隐患,他能做的,只能在监察以及财税上多费心思了。

事实上,只要朝廷权威足够,拥有着强大的实力,一切都不是问题。然只要皇帝昏庸了,朝政混乱了,没有藩镇之祸,边军之害,也会有其他乱事。

是故,刘承佑并不怕开“倒车”。

时间是最好的镇定剂,经过了长达半年的了波折,朝廷对蜀地的统治,可以说基本稳固了。二月的时候,以全师雄、王中孚、句中正为代表的一干蜀国旧僚来到京城,刘承佑亲自接见他们,这些都是有一定名望及治才的人,得到刘承佑褒奖,后迅速遣归川蜀三道,任道州大吏。治蜀,仍需蜀中人才的帮助。

包括当年在汉军进取汉中时,在西县被俘的蜀军主帅李廷珪,也被刘承佑记起。此君当年兵败之时,持剑悬而不决,终未能狠下心自刎,竟成一时笑柄。不过自古艰难唯一死,倒也不是不能理解。

作为统领蜀国大军北抗大汉多时的主帅,被押赴东京后,倒也没有受到折辱。刘承佑了解过此人,实则不算庸碌,官声也还不算不错,比起成都一干奢侈享受的官僚勋贵,可算一股清流。

似降将韩继勋,在蜀连战连败,在汉则屡建战功,是故,不能片面地去看一个人的才干如何。李廷珪亦然,通盘其在北面抵御汉军的表现,除了王昭远的一些遥控指挥外,他所做的对敌决策,并没有太多疏漏。但是,很多时候,正确也只是相对正确,大势所趋,不论如何挣扎,最后还是一败涂地。

当年受到刘承佑接见时,李廷珪的态度还算恭顺,但当刘承佑问他愿不愿意为大汉效力之时,沉默以对。后来回道,孟氏父子对他有恩,他率大军丧师失地,不能死节,已是惭愧无地,岂敢再受大汉俸禄。

对其回答,刘承佑呵呵一笑,却也没有为难他,赏了他一些钱帛,让他在东京住下,不许离开开封范围。到去岁汉师灭蜀,孟昶投降,举族来归,刘承佑又接见李廷珪,这下,都不加多言,此人便主动识趣地表示愿意为大汉效力,刘承佑即以他知渝州府。

另外一人,就是王昭远了,对于这个“大名鼎鼎”蜀中小诸葛,在押赴东京后,刘承佑抱有极大的兴趣接见他,并与他重新推演汉军平蜀之役。

这王昭远也算是一妙人,还真有些不服气,一直觉得自己非战之罪,在刘承佑面前也能放得开,谈其兵略,也是滔滔不绝。

接触下来就发现了,这王昭远果非凡人,对国家战略、军事战术、用兵之法,说得是头头是道,理论知识十分深厚扎实。然而问题就是,太过于想当然,很多事情,都是不察细况,就凭着主观想象,张口便来。总得来说,理论与实际,严重脱节,太夸夸而谈。

综合王昭远在利州的指挥表现,再从他的角度听他描述,可以发现,他的很多判断与决定,都有他的理由,并且挺有说服力,只是战场形势的变化,并不以他的意志为转移,以致他做什么,错什么。

战机瞬息万变,于将帅而言,对于战场形势的判断与对战机的捕捉能力,比那些记在书册上的兵法要重要的多。名将都是历练出来的,王昭远一无治军威望,二无作战经验,凡事自我自负,哪里能是身经百战的汉军将帅们的对手。

不过,平心而论,王昭远也能算得上是一人才,以当下之时代,这天下,有多少人可以就军国战略,侃侃而谈,并自圆其说,即便脱离实际,也分属难得了。

刘承佑兴致**,有种变废为宝的冲动,干脆将他留在了崇政殿,参赞军务。听听他高谈阔论,纸上谈兵,嘴上治国,他也会,偶尔还能碰撞出些思想的火花......

就在这几月间,王昭远已向刘承佑进献了《平南策》、《平辽策》、《西北战略条奏》三篇,都是立足天下,纵观全局,其中不乏可取之处。

拿他的《平辽策》来讲,王昭远建议,发展骑兵,加强汉军的机动能力,多备弓弩,勤练方阵,提升汉军对抗骑兵的能力,还有遣使联络分化塞外部族,联合高丽等一系列想法。

不过,刘承佑只是问起具体如何分化,该联络那些部族等具体执行问题的时候,王昭远讷口了。还有契丹军政制度,兵力布防,部族分布,实力强弱,矛盾关系,这些情况,王昭远也是一概不知。

当然,一盆冷水并没有打击到王昭远的热情,他开始去收集信息,研究、了解辽国的具体情况,并请命出使辽国,对此,刘承佑表示鼓励,并大开方便之门,没准,将来大汉能多一位对辽事务专家呢?

......

季春中旬,在蜀地征战、镇守、平乱近八个月的汉军,终告凯旋,班师回朝,在主帅向训的率领下,回到东京。进京的军队,除了禁军之外,都是平蜀的有功将士,包括关中籍的西南大军在内共计两万余人。其中,大多数人,都是没有入过京城的。

刘承佑下诏,为归来的得胜之师,举行了一场入城仪式,宰相范质率众相迎,以表重视,东京百姓,争相往视,观者如堵。

而随着平蜀将帅及大军的回归,一道议题也提上了日程,那便是对平蜀将士的功过赏罚。

寻觅书屋推荐阅读:医秀北洋新军阀再统东汉马超重生大宋朝三国之江山美人退婚当天,我继承了北幽王爵尊贵庶女游戏:女帝天下聊斋志异蕴哲思在异世争霸天下的历程签到,开局我是个废物汉武帝:老五你想收拾谁三国我为皇穿越成废物太子后我崛起了三国之开局召唤樊梨花穿越明末成饿殍我,最强毒士,女帝直呼活阎王穿越皇子,无敌兵王反派的我碰上重生女主大乾九皇子隋唐:融合蚩尤传承,开局诛宇文重生崇祯,魏忠贤没死,挺急的三国之权谋天下大唐:神级皇太子穿越成童生,靠摸鱼抓虾养活全家往返三国之一统天下新唐三国:越世霸主黑铁之堡重生刘宏,打造神圣大汉帝国穿梭异界之我来自现代商途如此多娇,有点费腰都市夜战魔法少男(库洛牌的魔法使)明末永昌满级账号在异界蜀臣夜读全唐诗始皇让我当二世,不小心延续千年三国之袁氏枭雄穿越古代:我靠打猎养活美娇妻!熵定天下大宋武夫布衣:打猎当上土皇帝,不爽就造反皇后请自重,我真不想代替陛下呀!大唐:李承乾,开局自尽吓疯李二明末获得系统,开局暴兵二十万大宋医生沙雕网友援北伐游行在古代奥特格斗传说
寻觅书屋搜藏榜:调教大宋我家世显赫,躺平不过分吧!汉末新三国逍遥初唐三国:鼓动曹操去抢宫殿澜沧行红楼襄王凤逆天下北月篇高贵汉末毒士特种兵之特别有种五代十国之铁马骝捡个王爷去种田朕要把江山折腾黄了大明:带重八刷副本,大明成仙国英雄问鼎梦回大长安大明开着战舰做生意红楼锦绣重生为奴,调教小邪妃灭元1399大明英雄之征战四海红楼梦之庶子贾环满门忠烈,不如我咸鱼败家开局老婆送上门,从卖肾宝开始发家致富初唐夜行我有一颗仙人球超神狂兵星辰恋三千愁三国之霸王孙策魏虎开局戍边送死?我转身打回京城!殿下有疾谋晋残卷大唐静等李二杀兄逍遥秀才你跟本皇子提分手,取消婚约你哭啥?假太监:开局撞破皇帝女儿身宋朝玩主三国:羊奶肉包,我竟黄袍加身了大国无疆唐朝地主爷野蛮娇妻:残王的特工宠妃浮世烟云续命大明朝我在秦朝当二世皇帝大唐:对马吹个口哨咋被抓天牢浪公昆哥的新书,袖珍国先婚厚爱
寻觅书屋最新小说:军工:开局打造神级战机,鹰酱麻了!荒年啃树皮?呸,肉吃着不香吗?权香枭婿毒士无双:女帝求我当权臣大秦:从醉花楼开始签到陨石榜无限烽火:坦克大玩家麦城悲歌与武圣传奇乱世:整活小砖家大明:开局被徐家退婚,我炼化十万铁骑太子西上和亲,三年后挥师擒龙招个赘婿冲喜,开局就想给小姐打针?笑谈两晋南北朝:三百年乱炖一锅红楼之庶子风流明1914土豆与均田令:我在大唐当地主男穿女:纯爷们后宫杀到头皮发麻大明:开局炸毁宁远城!穿越大宋:逆转靖康战火燎原:吞丹!灭天狼!风流小医仙,穿越北宋封宰相大谋谋天下嘉庆变法:数据治国重生悍卒:从强制发老婆开始战神:龙族人族混得开手搓大炮养娇妻,怎么就黄袍加身了?皇朝:挟我以令诸侯?朕直接屠你满门!穿越千年的时空之旅饥荒年,我喂养了一个大玄女帝大舜西游记燕山血旗:开局千户所暴杀天下大乾贵公子大胤商枭开局于谦典韦?这反我造定了!医冠权宦穿越古代,我靠仓库养老婆荒年神医:开局揭榜娶绝色病妻左传游记直播大明:打仗全靠后世企业赞助人在冷宫,带着三千犯妇权倾朝野陛下就是躺赢狗爱搞钱搞事三公子大漠群英传苏定方演义风雪战火哈哈哈,大明太子无敌夺我王位?那我可要称帝了!抗日:我有一艘鱼雷艇爱你老妈,玄武门见十七世纪富二代